内蒙古白乃庙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2016-04-14 20:54:58王玮财张志学马廷广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乌兰察布0000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成都60000
地球 2016年1期
关键词:花岗闪金属矿床斑岩

■王玮财 张志学 马廷广(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乌兰察布0000;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成都60000)

内蒙古白乃庙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王玮财1张志学2马廷广1
(1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乌兰察布012000;2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成都6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白乃庙铜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温都尔庙加里东期增生带内,该地区曾经历陆壳裂解、洋壳扩张、陆壳增生、板内构造活动等构造演化阶段。虽然该区铜矿已开采了几十年,但其矿床成因争议较大,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且尚存其他诸多问题。本文就针对内蒙古白乃庙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也探讨了该地区的矿床成因,旨在为该区铜矿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内蒙古白乃庙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分析

1 区域地质背景

白乃庙铜矿区产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金铜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区内已经发现了铜多金属、金等矿床,矿床受岩体、构造和围岩岩性的共同控制。而铜多金属矿床产于遭受了韧性变形的白乃庙群变质火山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中,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除了赋矿围岩不同外,南、北两矿带中的其他地质特征基本一致,成矿流体具有深源特点,韧性剪切对成矿有叠加改造作用,连续发生的斑岩成矿作用和韧性剪切成矿作用产生于加里东期。

2 区域地质特征

2.1区域地层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白银都西群和白乃庙组、中志留统徐尼乌苏组、下二叠统三面井组以及上侏罗统大青山组等。其中以白乃庙组地层分布最广,也是白乃庙铜矿的容矿地层。白乃庙组由一套中浅变质的绿片岩、长英片岩组成,共划分为五个岩性段,在矿区呈近EW向分布。第一、三、五岩段以绿片岩为主;第二、四岩段以长英片岩为主,局部夹薄层含铁石英岩。白乃庙组原岩为海底喷发的基性-中酸性火山熔岩、凝灰岩夹正常沉积的碎屑岩和碳酸盐。

2.2区域构造

本区位于阴山EW向复杂构造带中段,东界被大兴安岭新华夏系隆起所截。在白乃庙及其以东地区,新华夏系斜接在东西带上,表现出NE向的隆起和拗陷等距排列,形成了白乃庙-多伦的多字型构造。EW向构造和新华夏系是区内发育的主要构造体系,其中以加里东期和海西期构造运动表现最为强烈,表现为区域在SN向应力的挤压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EW的褶皱、挤压破碎带、逆冲断层、片理化带等。这是本区的主要控岩、控矿构造。新华夏系构造是EW向构造的配套扭裂发育起来的NE向压性及压扭性断裂构造,多生成于晚侏罗世之前,对矿带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2.3区域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主要为加里东期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和海西期斜长花岗岩。另外还有一些较晚形成的花岗斑岩、闪长玢岩等中酸性脉岩出露。(1)花岗闪长斑岩。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及北部,岩体侵入于白乃庙群下岩段,受矿区主体构造控制,呈小岩株、岩枝、岩脉等形态近EW向断续出露。花岗闪长斑岩是矿区北带的赋矿岩石之一,对铜钼的成矿具有控制作用。(2)石英闪长岩。分布于矿区铜矿北带以北的区域,侵入到白乃庙群绿片岩中,后被斜长花岗岩侵入。(3)斜长花岗岩。

3 矿床特征

3.1矿体地质

白乃庙铜矿床是一个以铜为主,兼含金、钼、银、硫的多金属矿床,矿区主要分布在东西长约10km,南北宽1km左右的狭长地带内,现以查明白乃庙铜矿主要由12个矿段组成,能够单独圈定的铜、钼矿体共有724个。铜矿体449个,其中以绿泥斜长片岩为容矿围岩的铜矿体有339个,占铜矿体总数的76%,而以花岗闪长斑岩为容矿围岩铜矿体有110个,占铜矿体总数的24%。EW向断裂是矿区的主要构造,NE向和近SN向断层也较发育并对矿体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尤其是贯穿本区的NE向白乃庙断层将连续的分布的EW向铜矿带分为SE和NW两个部分,不仅破坏了矿带的连续性,而且使Ⅳ、Ⅴ、Ⅵ矿段走向偏离主矿带延伸方向,成NW向分布,靠近断层的Ⅶ矿段变为近SN向。

3.2矿石特征

白乃庙铜矿床与其它同类硫化物矿床相比,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组成简单,结构构造复杂。根据矿石所赋存的围岩不同,把矿石分为花岗闪长斑岩型铜矿石(钼矿石)和绿片岩型铜矿石(钼矿石),南矿带主要以绿片岩型矿石为主,有少量花岗闪长斑岩型矿石,北矿带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绿片岩次之。因为矿石中有用金属元素变化较大,所以把铜含量达到工业品位的划为铜矿石,钼含量达到工业品位的划为钼矿石,两者都达到工业品位,看哪个所占的比重大,如果铜含量多称为铜矿石,反之称为钼矿石。

3.3围岩蚀变

铜矿化带的围岩蚀变发育,且有较明显的分带现象。围岩蚀变的类型有钾化(包括钾长石化和黑云母化)、硅化、绢云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等。由中心向两侧可以分为:钾长石化(黑云母化)带→硅化带→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带。南、北矿带因原岩成分的差异造成蚀变的不同之处:北矿带的钾化主表现为钾长石化,次为黑云母化,且在斑岩体中有绢云母化出现;而南矿带的钾化主要为黑云母化,次为钾长石化,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明显较北带发育。硅化在南、北两带均有广泛分布,且是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蚀变。

4 矿床成因分析

白乃庙铜多金属矿床是产于中元古界白乃庙群变质变形火山岩(绿片岩)和变形的花岗闪长斑岩中的岩浆热液型矿床。在岩浆热液成矿的过程中发生了大规模的韧性剪切作用,对先期形成的金属矿化产生叠加改造,矿化最终定位于稍晚的脆性破裂阶段。

5 结束语

白乃庙铜矿区处于中亚造山带,其经历了复杂的造山过程。本区矿床围岩蚀变较发育,尤其是范围较大的青盘岩化可以作为间接的找矿标志。黑云母化、石英-绢云母化可作为矿体的直接找矿标志,蚀变分带不明显,但蚀变强烈地段,往往矿化好。地表矿化普遍氧化,经常残留一些散染状的褐铁矿、孔雀石等氧化矿物,成为明显的找矿标志。

[1]钟日晨,李文博.内蒙古白乃庙矿田十四万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岩石学报, 2009,11:2973-2982.

[2]冯聪.内蒙古白乃庙地区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及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P61[文献码]B

1000-405X(2016)-1-7-1

猜你喜欢
花岗闪金属矿床斑岩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
矿产勘查(2020年3期)2020-12-28 00:26:40
湖南仁里铌钽稀有多金属矿床经济价值及其找矿启示
矿产勘查(2020年9期)2020-12-25 02:53:16
湘南长城岭锑铅锌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矿产勘查(2020年9期)2020-12-25 02:53:04
斑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吉林白山新路花岗闪长斑岩LA
--ICP--MS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世界地质(2019年1期)2019-04-09 02:38:30
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新疆博乐科克赛铜钼矿与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
鲁西徂徕山南部花岗闪长斑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煌斑岩的研究进展
沙特阿拉伯AL Masane VMS型多金属矿床的研究进展及认识
河北地质(2016年2期)2016-03-20 13: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