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环境与经济间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2016-04-14 20:54:58蚌埠学院2012级环境科学专业安徽蚌埠233000
地球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类资源环境

■项 莹(蚌埠学院2012级环境科学专业安徽蚌埠233000)

基于资源、环境与经济间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项莹
(蚌埠学院2012级环境科学专业安徽蚌埠23300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并且随着近些年,自然资源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资源过度消耗,也使得我国面临着资源短缺问题。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破坏十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这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经济、环境、资源间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处理好经济、资源、环境三者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本文将针对环境、资源与经济间可持续发展关系展开研究和分析。

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经济发展中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在所难免,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都要面临的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回避。以日本为例,二十世界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日本为了发展工业,一度成为世界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由污染问题引发的骨痛病、水俣病、哮喘病严重影响着人们健康。由此可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冲突。近些年,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污染问题、能耗问题随之而来。随着人类干预自然规模的不断扩大,片面追求经济,造成的破坏环境、资源破坏,将使人类自身陷入生存困境。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才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

1 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的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急于工业化发展,经济发展中不计污染后果,严重破坏着生态环境。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损失上亿美元,大量人口因环境污染问题患病、死亡。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期间,各区域在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近五十年来,我国发展中追求国民经济的增长,却造成了大规模的生态破坏,所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使得人们陷入生存困境。为了使我国更好的发展下去,一九九七年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定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建设战略[1]。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国家发展战略中多次强调资源、环境、经济的持续发展,不难看出这三者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若资源和环境方面存在问题,必然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人类通过劳动获取加工自然资源,使之成为商品,创造价值,转化为经济。但人类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时,将有价值物质转化为经济商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废物,造成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导致环境污染。可以说人类就是资源、环境破坏的元凶。但人类必须要通过获取自然资源维持生命,满足生活所需。所以商品并不会消失,人类的破坏也会持续。只有将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人类离开自然资源和环境便无法生存,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 资源、环境与经济间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资源是自然环境中可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有价值物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同人类、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本身也是环境的产物。因此,人类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会产生深刻影响,更会加速资源、环境系统的演进。相对而言,资源和环境变化也会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过程[2]。经济活动过程中需以自然环境为场所,以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作为物质基础和对象。所以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活动过程中除了会产生人类需要的有价值产品外,同时还会产生无价值的废物。环境对废物具有一定自净能力和容纳能力,但如果废物量超过环境承受限度,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系统破坏,资源耗尽、环境污染。如果人类无法获取自然资源,便无法进行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将无法实现。环境、资源破坏的负面影响是直接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环境和资源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所以想要使环境、资源处于良好循环状态,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在经济活动中就必须要考虑环境和能源承受能力,把破坏程度控制在自然承受范围内[3]。由此可见,环境、经济、资源处于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统一发展的整体中。经济活动以人为主体,资源是对人有用的环境要素,环境是人类活动的空间。资源、环境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决定性因素。环境、资源有着自身运行规律,经济活动应遵循这些规律。如果违背这些规律,将造成相互间的对立和抵毁,使之走向恶性循环,形成三者的逆向作用关系。恩格斯曾经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战胜了自然,要时刻警惕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在过去的历史中人类为了经济发展,无度的向自然界索取,不顾环境、资源保护,只顾短期经济效益。经济虽然实现了增长,但却造成了环境与资源的严重破坏。雾霾就是人类自然环境破坏的真实写照,是自然界的“反击”。近些年,我国雾霾灾害日益严重,二零一三年,一月份里北京仅五天不是雾霾天。因雾霾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超过万亿,已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想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环境、资源,三者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污染问题不能忽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日益突出。想要实现经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将低碳、环保、绿色、节能、低污染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目标。

[1]刘金朋.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中国能源供需格局发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3,13(11):119-124.

[2]黄海峰.珠三角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及GIS技术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4,19(14):132-136.

[3]张秀梅.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3,13(11):119-124.

X3[文献码]B

1000-405X(2016)-1-289-1

项莹(1995~),女,现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大气处理及水污染控制工程。

猜你喜欢
人类资源环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人类第一杀手
好孩子画报(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环境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