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学遇上疾病
——浅谈医生的作家身份

2016-04-14 17:19:39王坤坤
参花(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灵魂作家

◎王坤坤



当文学遇上疾病
——浅谈医生的作家身份

◎王坤坤

疾病与文学有着种种的联系。在中外文学史上,有很多的作家都是医生出身,医学与文学有着种种的联系,都是关于人的学科。文学与医学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文学促进着医学的发展,医学丰富着文学的内涵。从文学创作的材料因、形式因、创造因、目的因来讲,医生职业的特殊性,他们集理智、冷静和敏感于一身,更容易成为作家,写出具有震撼力的作品。

医学 文学 文学创作

疾病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学作品中以疾病为主题的不乏其篇,深受疾病折磨的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亦是数不胜数。而更有意思的是,有好多医生涉足文学,创造出许多不朽名篇。

“弃医从文”的文学大师鲁迅,一边在小说中塑造了狂人、孔乙己、祥林嫂、九斤老太等具有疯癫性格的众多人物,一边在《药》和《明天》等众多作品中表现生理疾病;契诃夫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在行医生涯中,创作出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品;英国作家柯南道尔毕业于爱丁堡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船医,随船往返于英国和西非之间,后来回国定居行医,写出享誉世界的福尔摩斯系列推理小说;渡边淳是日本著名作家,曾是一名外科医生,他的小说《光和影》获日本大众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郭沫若、池莉、余华、毕淑敏……这些在文坛上蜚声的作家,最初从事的都是医生职业。

一、医学与文学的共通之处

医学和文学都是“人学”——关于人的学问。文学叙述内容与精神内涵都来自于人的内心世界,而医学的临床资料也同样来自于人的身心内里。文学和医学的意义都在于拯救,医学拯救的是人的生理和心理,而文学拯救的是人的意念、心理和灵魂。一个人拥有了健康的灵魂、强大的意念,对一个人的心理生理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医学、文学,都是关涉肉身、灵魂、苦难和死亡这些与人类同样古老的主题。文学的终极关注就是人的灵魂,但医学却是既关心躯体又关心灵魂的。文以载道,医以济世。医学和文学都是人道主义事业,弘扬至善、承载大道,引领人们向光明的地方中去。

此外,医学和文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互为补充。医学在文学的影响之下,开拓出了新的治疗途径——文学治疗。“文学能够给灵魂带来欢乐,因为它通过虚构和幻想足以唤起对抗精神疾患的力量。”[1]许许多多的作家深受病痛折磨,用文学找到了解脱的钥匙。荷尔德林、卡夫卡、陆游……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长期的郁结在心中酝酿成灵感,酝酿成艺术,并通过文学或者其他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对于作者而言是一种心灵的释放与寄托。

其实,不光是作者从创作中得到治疗,同样的,写出的作品也可能影响到他人,使在疾病中的人得到振奋的力量,促进病情的痊愈。弗洛伊德因此提出“精神疗法”。“精神疗法的首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意识到潜意识中引起焦虑的情感和记忆,即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而阅读文学作品就恰恰为病人提供了这个途径。文学透过文字背后所代表的力量给人以启示、启迪和鼓舞,与读者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共鸣。

总之,医学与文学的关系是错综复杂、密不可分的。而医生作为作家,会有更深刻的体验,写出更震撼的作品来。

二、医生职业特殊的体验与认识

从文学创作的材料因来讲,医生作家拥有着非常丰富的创作源泉。客观源泉首先是社会生活。医院中,总是上演着一幕幕的人生百态。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在医院这个地方奇妙地汇聚起来。而医生,会近距离地体验到一幕幕的人间悲喜剧,而在这里是人性表现得最彻底的时候。因此,医生的文学创作有着丰富的现实材料。

从文学创作的形式因来讲,医生作家的思维很细密、很客观,用这样的基调来做文章、写小说,就会从纷繁复杂的无序中解脱出来,冷静面对自己要写的对象,用手术刀般犀利的笔解剖病态世界。就像余华,作为出身于医生世家的牙医,其作品都充郁着冷峻甚至于冷漠,甚至描写暴力时都异常冷静。

从文学创作的创造因来讲,行医使医生广泛接触社会,扩展对人生感受的广度和对生命感受的深度。同时,医生需要对病人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心理变化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一旦有了对文学兴趣和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医生就比较容易过渡为作家。我们可以发现,医生作家的作品都有这样的一些特点:剖析人性鞭辟入里,分析事实冷静客观,叙述视角意味深长。医生职业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气质和个性表现在创作中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创作个性,形成了他们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他们有着生理学病理学基础,在刻画人物的时候自然、细腻、逼真。

人生这漫长而又短促的过程,生老病死只在转瞬之间,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充满了神秘,难以预测。而医生们却再熟悉不过,他们可以理智冷静地直面痛苦、直面死亡,而我们也可以透过文字背后的力量有勇气从容客观地去面对人生,将更多的希望与热情倾注于未来。

[1]叶舒宪.文学的治疗原理及实践[J].文艺研究,1998(06).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王坤坤,女,山东大学2013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灵魂作家
作家的画
文学自由谈(2022年5期)2022-09-28 11:29:44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小说月报(2022年2期)2022-04-02 03:10:32
梅卓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2期)2022-01-18 05:35:30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当代作家(2018年11期)2018-11-27 05:00:00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06
灵魂树 等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