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利江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无产阶级政党加强理论建设的现实逻辑
——读列宁的《怎么办?》
陶利江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在《怎么办?》一书中,列宁系统批判了经济派,把理论作用提到了首位,提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等英明论断,这些论断凸显了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列宁关于理论作用重要性的论述贯穿着深刻的现实逻辑,是以解决当时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导向的。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即同国内外机会主义思潮论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克服自发盲目倾向,正确引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批判组织建设上的狭隘性,建立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关键词:无产阶级政党;经济派;理论建设;现实逻辑
《怎么办?》一书是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理论体系中的一本极为重要的著作,该书写于1901年底至1902年初,同年3月出版。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对当时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经济派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从思想上彻底粉碎了经济派。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把理论作用提到了首位,反复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列宁关于理论重要性的论述贯穿着深刻的现实逻辑,有着鲜明的现实指向。
1898年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了俄国社会民主党的成立。事实上,俄国社会民主党一大以后,俄国社会民主党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从思想上看,当时各种社会思潮充斥在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党内思想处于一片混乱状态;从组织上看,当时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各个地方委员会、小组和团体并没有统一起来,党的组织严重涣散。因此,建立坚强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当时俄国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重大任务。
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等修正主义者篡夺了第二国际的领导权。1899年伯恩施坦抛出《社会主义的前景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后,立即博得了资产阶级的喝彩,也得到了第二国际各国党内机会主义者的响应并形成了一种颇具影响力的国际思潮。伯恩施坦等修正主义者借口时代环境的变化,极力攻击马克思主义,污蔑马克思主义是过时的言论和僵化的教条,他们所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企图腐蚀社会主义意识和宣传社会阶级矛盾缓和论,最终把革命的党改造成为改良的党、和平的党和议会的党。
俄国经济派是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在俄国的变种,俄国社会民主党一大以后,经济派在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占优势,他们在党内鼓吹伯恩施坦的观点,打着“反对正统”“批评自由万岁”[1]305的口号攻击马克思主义,为伯恩施坦主义做辩护。列宁清醒地认识到反对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经济派同反对国际上的机会主义思潮是一致的,为了反对国际机会主义思潮,必须从反对国内的经济派开始。列宁认为,俄国党内的机会主义思潮十分顽固,同经济派的对立是根本的对立,与经济派作坚决的斗争,“已经是绝对必要的事情了”[1]291。为此,列宁对经济派抨击和歪解马克思主义的做法进行了有力回击。
首先,列宁指明了经济派的虚伪性。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批评自由”这一口号的虚伪性,他提出所谓的“批评自由”就是机会主义派所主张的社会改良自由和向社会主义运动灌输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这种自由“并不是用一种理论来代替另一种理论,而是自由地抛弃任何完整的和周密的理论,是折衷主义和无原则性”[1]311。俄国经济派抛出的批评自由口号的实质是用资产阶级的观点,以反对正统为借口进而全面否定马克思主义,最终抛弃马克思主义。其次,列宁指出了经济派的愚昧无知。经济派在其主办的杂志《工人事业》照搬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1]311,企图假借马克思的名义来贬低理论的意义。实际上,马克思这一观点是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忽略工人运动的实质而提出来的,而经济派是在不明白其提出背景的情况下直接照搬。列宁指出,当时俄国社会民主党内思想混乱而经济派重提马克思这句话,是非常不合时宜的,这充分暴露了经济派的愚昧无知。当时俄国处于思想混乱的年代,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亟需正确的理论来引领,列宁对理论作用有着深刻地认识,他从错误思潮清算、革命运动性质、革命任务等三个方面做了充分说明,最后得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311的著名论断。最后,列宁强调要恢复和加强理论工作,积极同腐蚀社会主义意识的言论作斗争,对实际工作中的混乱和动摇进行揭穿和批驳。
经济派的另一错误是盲目崇拜工人自发性,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可以自发地从工人运动本身产生并且在工人运动中传播。他们责难俄国社会民主党“夸大意识形态的作用”[1]307,“轻视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因素或自发因素的意义”[1]316以及“夸大自觉因素的作用”[1]325,他们认为“纯粹工人运动本身就能够创造出而且一定会创造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1]325。经济派强调工人自发性,企图把工人同资本家的斗争引向工联主义的道路上去,并不认可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意识的灌输和教育的做法,这一切必将把革命运动引向歧途。列宁对此有着深刻认识,他认为工联主义被资产阶级思想所奴役和驱使,“任何把社会民主主义政治降低为工联主义政治的行为,都是为使工人运动变为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工具准备基础”[1]378。为了正确引领革命运动,克服盲目自发倾向,列宁同经济派做了坚决斗争。首先,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学说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从知识分子创造出来的理论发生和演变而来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学说亦是如此。当然,列宁的这一论述并不意味着工人不能参加理论创造工作或者说理论创造工作与工人运动毫不相干。恰恰相反,社会主义学说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达到一定阶段才被创造出来的,无产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学说的实践渊源,社会主义学说是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表现。其次,列宁提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必须从工厂外面灌输进去。然而,经济派提出可以从工人阶级斗争内部发展工人的阶级意识,不需要从外部灌输。列宁指出了经济派的错误所在,他提出,虽然俄国的工人运动较之过去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仅仅表现出的是阶级斗争的萌芽,没有意识到阶级对立不可调和的本质,工人的运动“仍然是纯粹自发的运动”[1]317。因此,列宁指出工人的自发运动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工人的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从而赋予自发的工人以自觉性质。关于如何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列宁认为,“应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1]363。再次,列宁提出,正确引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必须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作坚决的斗争。在列宁看来,只存在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两种思想体系,不存在超阶级的意识形态,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历史久远,宣传工具也较为强大,因此,“某一个国家中的社会主义运动愈年轻,也就应当愈积极地同一切巩固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企图作斗争”[1]328。最后,列宁指出,俄国社会民主党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自身理论建设要紧跟革命形势的发展,表现出巨大的理论自觉。列宁分析了俄国的革命形势,指出群众的自发高潮在连续不断地增长和扩大,席卷了新的地区和居民阶层,然而“革命家无论在自己的‘理论’或自己的活动中,都落后于这个高潮”[1]339。列宁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觉性、首创精神和毅力,起先锋队的作用。这种自觉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自觉,如列宁所说,“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锋战士的作用”[1]312。
列宁清醒地认识到,党内在组织建设上的思想分歧也是相当严重的。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党必须是统一的、集中的战斗组织。从发展速度上看,当时俄国革命运动发展迅速,但是,运动仍然处于自发状态,缺少坚强统一的领导。经济派不仅不了解俄国社会民主党的政治任务,在组织问题上的见解也极其狭隘和荒谬。经济派极力赞美当时盛行的组织涣散、小组习气和手工业方式,反对建立职业革命组织,经济派提出,“为了同厂主和政府作斗争,完全不需要有一个全俄的集中的组织”[1]381。在列宁看来,经济派这一提法企图把组织工作的狭隘性神圣化和合法化。组织工作的狭隘性是俄国当时革命运动中的真正病症,列宁提出必须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下最大的决心抛弃它”[1]382。
首先,列宁强调,建立职业革命家组织是摆在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首要的迫切任务。关于手工业方式,列宁有个形象的比喻,“在很多场合,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装备,没有丝毫训练,他们像种地的庄稼汉那样,只操起一根木棒就去作战”[1]382。列宁分析了经济派所犯错误的原因,他提出经济派既缺乏理论修养,还崇拜革命运动中的自发性,并且为这种狭隘性辩护。列宁进一步分析了手工业方式的的两大弊端:一方面,手工业方式使得革命力量和革命组织容易遭到反动势力的捕杀和破坏,革命工作的继承性和工作性无法建立;另一方面,手工业方式下的革命活动异常分散,小组成员也变化无常。这种手工业方式病症是当时妨碍俄国社会民主党统一起来的最大障碍,因此,列宁强调“首要的最迫切的实际任务是要建立一个能使政治斗争具有力量、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的革命家组织”[1]386。其次,列宁提出,俄国社会民主党必须实行严格的集中制和保持高度的秘密性。当时,俄国社会民主党处于非法状态,在沙皇专制统治下,人民没有任何自由。列宁强调,俄国革命运动需要加强统一领导,要有一个全俄范围统一的革命政党来领导。列宁进一步指出,职业革命家领导可以按照工作特点和专门化实行分工,而这种分工也必须以集中化为前提。为此,列宁批判了经济派所谓的广泛民主原则,列宁说,“谁想在专制制度下建立一个实行选举制、报告制和全体表决制等等的广泛的工人组织,那他简直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空想家”[1]399-400。另外,列宁反复告诫社会民主党人,要学会做秘密工作,注意活动的方式和提高活动的技巧。最后,列宁提出,从创办全俄政治报入手,创建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列宁强调创办全俄政治报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性,他说,“这种报纸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鼓风机的一部分,这个鼓风机能够使阶级斗争和人民义愤的每一点星星之火,燃成熊熊大火”[1]447。不仅如此,创建全俄政治报还是组织建党的重要步骤,列宁认为,创办全俄政治报是建立坚强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全俄政治报发行网络来广泛联系各地党组织。
在《怎么办?》一书中,基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现实考量,列宁把理论作用提到了首位,反复强调理论的重要性。无疑,列宁对理论作用的科学阐释对当前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仍具有重大的现实启迪和借鉴意义。第一,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理论建设是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建设的基础,对保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提高党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建设的顺利推进要求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理论上成熟政治上才能清醒。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理论学习应作为党的建设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理论建设也应从全面提高党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着手。第二,坚决开展对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正确开展反对错误倾向的斗争,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朝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和交锋,社会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和多变,影响党的领导和国家健康发展的错误倾向并没有完全消除。为了防止和反对各种“左”和右的思潮的影响和干预,必须树立长期防“左”反右的观念,这也是理论建设的客观要求。第三,坚持理论创新。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引领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前进。现在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新的建设和改革实践向我们党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比如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以及如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更需要在理论层面上作出回应。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坚持理论创新,用创新的理论来破解中国发展道路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姜卉]
中图分类号:A8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83(2016)06-0021-04
收稿日期:2016-05-13
作者简介:陶利江(1987-),男,河南郑州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党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