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教育是这样的
——在“非常规故事”中成长

2016-04-14 10:06:01朱爱华
江苏教育 2016年58期
关键词:启迪美丽孩子

朱爱华

原来教育是这样的
——在“非常规故事”中成长

朱爱华

常规教育之外存在“非常规的教育”,美丽班级的建设启迪了我的教育情怀观,教材主题的整合启迪了我的课程统整观,少年出书的成功启迪了我的学生功课观,教育角色的换整启迪了我的资源整合观,“另类故事”促使我不断成长。

教育;非常规故事;成长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如同树木一样离不开阳光、土壤、营养,甚至风霜雨雪。回眸我一路走来的情景,亦是如此。恩师们、导师们、朋友们给予的指导帮助,那是常态的宝贵的融入骨髓的营养,成为我曾经和永远前进的动力。同时,我发现每一次教育行走中,随时诞生的故事也会给予我们一些或深或浅的启迪,成为我们教育成长的自我方式。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视角“非常规故事”来说说“另类故事”给予我的成长启迪。

一、美丽班级:孩子原来是可以那么 “美丽”的——启迪我的教育情怀观

那一年,我在另一所学校工作,上级通知有省里四年级学业水平测试,老师们纷纷准备起来。然而第一次质量分析时,竟然有一位老师黯然泪下,坦言实在教不了这些孩子。的确,因为学校地处城郊,生源驳杂,更多的是农民工子弟或者留守子弟,孩子们检测结果并不理想也有客观原因。但苏霍姆林斯基“蓝天下的学校”,尼尔的《夏山学校》,雷夫的“56号教室”遇到的学生不是更为驳杂吗?于是,我提出一个令人迟疑的想法:请将全年级所有被认为教育有困难的学生、质量检测不及格的孩子一起交给我吧——时任该校的校长。

在众多惊讶的目光中,一共有28名学困生来到我的身边,每天中午12:00-13:10是我们相遇的时刻。

美丽班级。第一节课,我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大的美术字——“美丽班级”,这个名字我认为是富有深意的。首先,我们一起完成黑板的布置,我写字,你配画,配什么?添些各种小花儿吧,那是美好的象征,再添些气球吧,那是放飞梦想的象征。于是28名学生瞬间因为合作布置黑板,很快成了伙伴共同体——我们是“美丽班级”的“美丽学生”。拍照瞬间,我看到的是更多闪烁的晶亮的眼睛以及种种害羞与欣喜,也许平日里,他们没有这样的舞台。

美丽指甲。既然是美丽学生,手指甲定然不能不洁净,有谁需要我帮剪指甲的请举手,哗啦啦,全举起了手。瞬间静谧,一个细小的声音响起来——你还要校长帮剪指甲,好意思的?手一下子全都放下去了。第二天,同样的问题依然再次响起,只剩下3名学生没有剪过,红着脸举起了手,我微笑着给他们剪去了指甲。虽然只是剪指甲,但是再没有发现有哪一个指甲黑乎乎,耳后根黑乎乎,大家看到的是他们离开教室时自觉的身影:弯腰将凳子轻轻塞进桌肚。

美丽课堂。课堂上遇到困难那是常有的事。我们一起读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日日积淀是每天的一个固定环节,也是大家非常乐意的事:日日绘本阅读,每天两首古诗视频观赏,每日10个汉字的演变故事观看。他们在诧异与惊喜中享受着这一美好时光。

有一次,带着他们观赏桃花,路过自动感应门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他们曾经错过的数学概念“平移”与“旋转”,于是趁机问道:“孩子们,感应门是平移还是旋转呢?”“平移”,“那么那边用力向外推的是什么呢?”“旋转”,“原来,平移和旋转就是这样啊!”孩子们一边说,一边做着动作。数学这么学多好!

从我们的美丽教室到桃花林有一段路程,“孩子们,我们踩着节奏一起来背背诗好不好?”“好!春眠不觉晓……天苍苍,野茫茫……竹外桃花三两枝……”一会儿工夫,10首古诗已经和着节奏朗朗诵过。眨眼,美丽的桃花林就在眼前。我们该如何观赏这美丽的桃花呢?远远看、走近看、摸一摸、闻一闻……各自应声四面响起。“远望像一片粉红的云!”那棵树好像围了条粉色围巾!“花瓣落在地上也蛮漂亮的呀!”“摸起来很光滑哎!”一旁的我只需笑盈盈地欣赏了。回到美丽教室,课桌上摆放着一叠有关桃花的主题阅读材料,最后一页纸上面留有一份填空式主题写作。最终所有的孩子都交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有的情不自禁地配上了插图。

美丽学生。很快,中午70分钟成了这拨孩子非常向往的时光,大老远时分明还在三五成群叽叽喳喳,眼睛瞧见我了,立即微红着脸瞬间整好队伍激动地高喊:美丽老师美丽老师!这下该红脸的是我了!很快几个月时间匆匆而过,只是那年期末质量检测有点奇怪——整个三年级没有一名学生出现不及格!也许,美丽班级的存在早已让他们自我定格为美丽学生,也许,他们从那一刻起已经为自己的美好而坚持努力吧!

只是,这个美丽班级的存在意义更多给我启迪和坚信:任何孩子都是可以美丽的,要看为师者是否有足够的情怀!教学在教学之外,教育在教育之外,学习在学习之外,孩子的生长拔节不是在教室里的哪几堂课,大德大爱下才会有大智大行、大美大成!如是,我的教育情怀观更为笃实。

二、主题整合:教材原来是可以这样融通整合的——启迪我的课程统整观

打开一个年级的所有课本,我发现不同学科的内容安排都有不少惊人的相似,它们就像同一样事物的各个不同侧面散见于不同学科之间。比如 “国旗”这个主题,各门学科皆有安排。虽然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和本身的学科特点,但不容忽视的是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整体关系。这为开展语文主题综合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

据此,以“国旗”为主题,我尝试让一年级学生在一天里这样学习——第一课:语文《升国旗》;第二课:音乐《国旗国旗真美丽》;第三课:美术《画国旗》;第四课:劳动《做国旗》;第五课:班会《国旗的故事》。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孩子五指并拢里对国旗的敬畏。可见整体教育力量之深厚。

后来,我们由三位兼教不同学科的老师在校园内的大成殿月台上(同一课堂)组织学生进行类似统整学习活动,并且加入其他年级的书画作品、诵读演绎,最终形成巨大的磁场,让与会的几百名来宾称赞不已。实践证明,这种整体性教育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教育时间,提高了教育(不仅是教学)效能。这种教育的强度和密度正以最大的可能启发着儿童,引导着儿童,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情感与思维的王国里(李吉林语)。

鲁洁先生说:人本身是人的最高价值,成为一个人,就是人之最高的价值追求,是人存在的根本目的。因而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的指归是“成人”——使人得以做成一个人。师傅许友兰女士、南通名师导师团团长朱嘉耀先生、张华博士、成尚荣先生、陆志平先生等很多导师给予多次指导,还有市县各位专家型教研领导老师、各位同行伙伴纷纷交流帮助,甚至小威廉·多尔先生也提醒我:它的上位理论是“混沌学”,正是这些指导帮助让我逐步开悟:儿童是完整的人,生活是不分科的,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整体思维、整合意识、融通能力、创新精神。

正是沐浴着大家的指导,专著《大语文:主题整合下的微课程》出版。“主题整合”成了我十八年来蹒跚的教育追求:从“小学语文主题整合教学”走向“主题整合课程”。

三、少年出书:小学原来是可以不用布置作业的——启迪我的学生功课观

2014年10月1日上午,南通书城三楼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原来,长篇奇幻小说《花朵奇奇谷》正在这里举行首发签售仪式。其作者赵梓淳,年仅13岁,却已是省作家协会会员,并且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称号。《花朵奇奇谷》出版之后,媒体纷至沓来,甚至有学校和会议邀请她去作报告谈创作体会,还有广播台将她的作品改编为广播剧先后获得各级大奖。袁鹰、汪政、杨鹏等著名大家给予推荐。

也许,人们会问,孩子何时何能写出这样的长篇?答曰:解放了她小学的所有课外功课。孩子小学由我亲自任教,因为语文老师兼母亲的身份,让我有些许思考:我是否可以尝试免除她的家庭作业。一试六年。

正因为如此,5岁上一年级的她能读报了,6岁发表作品于《扬子晚报》,8岁读完《巴黎圣母院》《哈利波特》……大把的时间让她可以足够自由地徜徉在阅读之路上。记得她很小的时候最爱的是林格伦的《吵闹村的孩子》,数数看了不止20遍。“走进这部书,就像是瑞士乡村的感觉,特别美好,而且富有哲理。”自由安排,自主阅读让她拥有了一双特别爱观察的眼睛和一对特别爱幻想的“翅膀”。星月相皎、天籁和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书相伴、演讲演奏、习作绘画、岁月芬芳,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滋养着她拔节开花,甚至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观察人间疾苦。

小学三年级时,赵梓淳看到电视新闻里云南旱情严重、土地龟裂的场景,泪流满面。她告诉妈妈,自己要通过写故事,帮那里的人们寻找“水源”。于是,《花朵奇奇谷》的故事开始了。故事中盛满了亲情友情、纯洁善良、勇气智慧以及家国情怀。

如同小说中四个小伙伴的征途一样,赵梓淳的创作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0年暑假,三年级的赵梓淳每天写一个故事,大约300字左右。2011年暑假,她把之前的故事全都推倒了重新写,每天大约400字。2012年暑假,赵梓淳再次否定了自己的书稿,选择了重新出发。她换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左边创作插图,右边写作,每天写一个故事画一幅插图。2013年暑假,她再次选择了重新来过,她的小说突飞猛进,每天能写到3000到5000字,这部长达18万字的奇幻小说终于完成了。这一年,她小学毕业。

全书蘸满奇幻旨趣,情节跌宕起伏,加之充满稚气而又不失智慧的图画,更让这部奇幻小说平添了不少唯美的点缀。2013年10月,小说交由江苏少儿出版社作家编辑章红女士正式出版。

一个小学生,出版了一部18万字的长篇小说,应该与她的课外功课免去不无关系,那么我们日日完成的苦不堪言的“家作”存在是否需要重新定义和价值追寻?

四、角色多元:教育主体原来是可以这样转换交互的——启迪我的资源整合观

小鬼当家——学生自主管理。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够交给学生管理,这样的学校教育是多么令人神往。然而,这种纳于课程改革的一种管理模式,却是充满着极大的挑战。于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周由一个班级全程参与学校一日常规等全方位的管理与评价——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训练周诞生了,随之而来的是一张特殊的训练周课程表。

很快“六化并举”成了大家的共识:参与管理全员化、课程设置特色化、管理人员自主化、管理范围(时间、内容、对象)覆盖化、问题纠正及时化、能力培养全面化。学生真正成了学校的主人:目标我来定、问题我来剖、效果我来说、总结我来写、课堂我来巡、卫生我来做,宾客我来迎、任务我来派、难事我来解……昔日的值导老师早已挪位或退位,学生已然成了学校管理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校管理同时也减少了一些盲点。

从当初的质疑声不断到支持称赞声一片,“让管”的过程给孩子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实现角色转换,充分整合了校园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求“管理一周,影响一生”。

家长登堂——“来自家长的综合素养课程”。家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居于一个怎样的角色?在与老师们多次碰撞以后,我们推出一个重要的校本课程——来自家长的综合素养课,每周三下午第一节课由一二年级家长到各班上课,第二节课由三四年级家长执教,依此类推,旨在让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的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譬如医生父母的 《我的牙齿我来护》,蛋糕师父母的 《做蛋糕喽》,法官先生的《观摩庭审》,以及《认识邮票》《有趣的摄影》《军事课程》《花语各不同》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

该课程分为六大类,按不同年级有序推进六大方面:儿童与自己,儿童与生活,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科技,儿童与世界。执教者每周不同,但出发点和旨归点一致:以儿童为本,为生长而来。实践证明,周三下午是大家都非常期待的时光,家长们往往为了这一堂课提前一个月准备,老师们在一旁见识和参与家长课堂的学习,客观上也是弥补了教师素养学校资源的不足,在这里,家长和教师互为导师和伙伴,是教育的同盟力量。如此,教育主体变革,教育资源重整是否在提醒我们,还有哪些资源可以统整?

原来,教育是这样的,我在这些“非常规故事”里行走,风雨阳光,听到了骨子里拔节的声响,看到了一片片明媚的春天。

G451.6

B

1005-6009(2016)53-0076-03

朱爱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江苏如皋,226500)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启迪美丽孩子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16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2: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