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高花兰
牙痛或为心肌梗死的前兆
■ 文 高花兰
年近古稀的万老师,平时尽管有一点烂牙,却没有牙痛的毛病。前两天,他牙痛了四五个小时后仍然不见好转,就到医院口腔科就医。老人家不停嚷痛,却说不出究竟是哪一颗牙在痛,随后,口腔科医生将他直接送到了心脏中心……
年近古稀的万老师,平时尽管有一点烂牙,却没有牙痛的毛病。前两天,他牙痛了四五个小时后仍然不见好转,就到医院口腔科就医。老人家不停嚷痛,却说不出究竟是哪一颗牙在痛,随后,口腔科医生将他直接送到了心脏中心。医生经过检查后告诉万老师,他患了心肌梗死。尽管这时他已经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但他还是无法相信:“牙疼跟心脏有什么关系?”
其实,心肌梗死发生前,绝大多数患者通常有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急性而剧烈的疼痛,但也有少数心梗发生前并无心绞痛。医学上称这种情况为“不典型胸痛”。
心脏本身是没有感觉的,所谓的“心痛”,其实是由于支配心脏的神经将疼痛传到大脑,大脑再传到脊柱,进而传递给胸部、背部、肩部等。在这一过程中,疼痛通过与支配心脏神经平行的其他神经传达给患者。如果碰到的这根神经恰巧是支配口腔的,便表现为牙痛。急性心梗通过“心痛”表现出来的占了七成左右,通过身体其他部位疼痛体现出来的占了三成左右,其中又以消化道症状居多,表现为腹部胀气、呃逆、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常被误认为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下降,造成肺部淤血,易并发支气管感染,引发咳嗽、气喘,如原有慢性支气管炎,易误诊为慢支肺心病。有的只有胸闷、气憋或伴有喘不过气来,自认为气不够用。急性心梗时血排出量急剧下降,脑供血不足,则易发生脑循环障碍,有的表现为突然言语不清、一侧肢体瘫痪、意识不清。还有的与咽炎、牙病、颈椎病、肩周炎、血管性头痛等症状类似。这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时酸性代谢产物刺激交感神经传入纤维产生痛觉,痛觉可向颈、胸脊神经支配的任何部位放射。
患者感到不适后,一般不去心脏科,而是先到消化科、外科,甚至口腔科就诊。尤其是表现为牙痛的患者,起初是忍,继而在牙痛得难以忍受,甚至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如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症状时,才意识到情况不妙,到医院就诊。这时却已耽误了抢救时间。
心肌梗死并非“一梗就死”。最严重的可致猝死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严重心律失常,表现为失颤、传导阻滞。二是“泵衰竭”,也就是心脏无力再发挥全身血液循环的“水泵”作用,表现为心肺功能急剧下降,广泛面积心梗和心脏破裂。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心肌梗死的治疗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但是即使治疗后经过有效康复,患者的心脏功能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原则是把已经梗死的血管重新开通,也就是“再灌注”。而在抢救过程极为强调时间。抢救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用药物紧急溶栓。二是送到心脏中心做介入手术,放支架。
不过,心梗治疗强调早期诊断,治疗的“黄金时间”是发病3小时以内。在此期间使用药物溶栓和介入手术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别。一旦等到心肌梗死发病超过12小时后,患者生命指征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使用药物溶栓和介入手术两种紧急处理方法治疗效果都不会很理想,医生更倾向于采取保守治疗。
有门诊统计资料分析,前来就诊的心梗患者平均发病4个小时后才到医院就诊,医院对病人检查和确认的时间视病情复杂程度不同,一般需要一到两个小时,也就是说,患者要在发病6个小时后才接受治疗。如果把来院前的这段时间“压缩”得越短,病人心脏功能的受损程度就能降到越低。而这就取决于病人及其家属及时发现、辨明心梗的明暗“报警”信号。
目前,预防急性心梗的重点“盯防”人群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受“麻木”神经蒙蔽,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在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晕倒的情况下才送到医院。糖尿病患者一般都伴有高脂血病和高血压,因此,应该降血压和胆固醇,控制血糖,尤其要加强锻炼,挖掘侧支循环血管的“救命潜力”。
侧支循环血管每个人都是生来就有,它是加强冠状动脉各条血管联系的一种潜在血管网,但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并不开放,只是在心脏出现缺血和梗死后才会开放。当心脏病变时,诱发侧支循环血管开放,实现病理生理功能。在身体锻炼时,心脏的氧耗量增加到平时的七八倍,从而“强迫”心脏侧支血管打开。
患者可以进行慢跑、游泳、爬山、太极拳等运动量不算太大、不激烈的项目。此外,预防心肌梗死还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饮食注意清淡,不要吃过多高脂肪食品。同样重要也是常被人忽视的是要保持心态平衡,缓解精神压力,不要让情感和心理经常剧烈波动。
(编辑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