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探索

2016-04-14 08:35:28浙江农林大学郭碧玮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微信政治思想

浙江农林大学 郭碧玮



微信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探索

浙江农林大学郭碧玮

摘要:微信作为新兴网络媒体己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流、自我教育的平台。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更是为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上发挥作用提供了契机。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运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成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微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一、微信定义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即时通信服务应用程序,人们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精准、快捷地发送通讯社交服务。

二、微信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微信与其他媒体相比有独特的优势:教育对象的精准性、速度的快捷性、方式的互动性及内容的共享性。微信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优势深受大学生喜爱,据调查显示,约92%的大学生有微信账号,约86%的大学生有经常登录使用微信的习惯,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

1.微信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限制,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即时传递,不再受到传统工作时间和场所的限制。

2.微信可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微信的实名认证制容易促使大学生表达真实的想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并且借助微信数据分析从个例中找出学生共性,为有针对性地设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奠定基础。高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微信公众号和思想政治教育微信群,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共享和交流反馈,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3.微信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微信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沟通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微信与学生实现平等交流与沟通,这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外,微信的多媒体功能可以为学生打造内容多样、形式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增加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微信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大学生价值观引导难度大。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多,内容良莠不齐,而大学生缺乏信息鉴别能力,这就加大了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难度。

2.网络舆情监控难以把握。微信网状传播模式使信息发布后迅速传播,参与成员“去个性化”心理加强,加大了舆情监控难度。

2.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出挑战。微信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从权威者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如何转变观念,与学生平等沟通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难点。

3.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挑战。微信内容必须针对学生所思所想和当下热点,形式丰富多样有亲和力,利用微信网络的新媒体特质真正吸引学生互动参与。

四、使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1.运用微信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和内容。首先,关注学生微信动态,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并且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利用微信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教育。其次,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群,对时政热点、学生共性问题进行群体教育。再次,创建微信思想政治特色专栏,将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相关的文件、案例等做成固定板块,使学生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最后,设立微信公共账号。微信公众号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开设多种特色板块,如“微党课”“微思潮”“微名师”“微榜样”等,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养。高校可以通过专题培训会、高校间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理论素养、微信操作技术以及网络舆情引导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微信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养。

3.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高校可通过讲座、演讲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以下引导:一是培养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鉴别不实不良信息;二是加大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微信防骗意识;三是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不发表过激言论,做合格网民;四是提升大学生微信操作技术,培养其通过微信获取各方面信息的能力。

4.健全微信监督机制。首先,高校各微信平台均应实行登记制,确保高校有关部门掌握微信平台开通、运行、监管等情况。其次,高校应制定微信平台管理制度,设立管理机构,确保微信平台有法可依,平稳运营。第三,高校应设置网络舆情监察队伍,以便对高校各微信平台发布的消息、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监控和适当引导。最后,各微信平台应实行教师负责制,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前均交负责老师进行预览审查,以便把控发布信息方向和内容,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帆.浅论微信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青春岁月,2012

[2]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11

[3]常明.高校班主任微信管理模式的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1

[4]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5]赵昕.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

(此文系“浙江农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3-0276

作者简介:郭碧玮,女,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浙江农林大学助教

猜你喜欢
微信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