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俊
中小学生涯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
赵世俊
生涯教育;课程;资源
开展生涯教育工作,需要科学系统的生涯教育课程作支撑;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要实施生涯教育的中小学来说,在研究、开发、设计、构建适宜的生涯教育课程的同时,需要依据课程思路或架构,进行生涯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以保障生涯教育的实施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教师即课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教师的人格、学识、思想、经验、能力、行为习惯等对课程的丰富和创造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
1.专职生涯教育教师培训。整体实施生涯教育,必须要有较为专业的生涯教育或生涯咨询辅导教师。没有条件引进专职生涯教育教师的学校,可以选择能力强、对生涯教育有研究或兴趣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培养,使教师掌握生涯发展教育的理论、内容和技能技巧。
2.班主任生涯教育培训。班主任在引领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生涯管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对班主任进行生涯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培训,使班主任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涯规划辅导,解决本班学生的生涯发展困惑及学习动力、发展方向等问题。
3.学科教师生涯教育技能培训。学校的所有学科都有丰富的生涯教育资源,应发掘本学科中的生涯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不同学科在学生兴趣、特长培养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明了与本学科相关的专业、职业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对本学科价值的认同,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习品质。
对学科教师进行生涯教育知识、技能的培训,激发学科教师参与的热情,将生涯教育融入学科课堂中,是生涯教育全员化的必要手段。有学科教师参与或承担的生涯教育融入性课程或渗透性课程,将使学生的生涯视角更加开阔,也更容易找到与自己兴趣、特长相匹配的发展方向。
1.开发校本教材、学材或选用现有的教学材料。
2.选用教学用参考书籍或其他资料。包括生涯教育所需的各种报纸杂志、生涯教育理论与实操书籍、各地各校生涯教育经验介绍和文献资料等。
3.制作、收集、购置相关音像视频资料。
4.梳理、使用、建设互联网资源。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对有关生涯教育、生涯规划测评、高校专业、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网站、网页进行搜寻整理,建成学校的生涯教育互联网资源库。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自己的生涯教育网页或网站,作为生涯教育课和学生生涯规划辅导的辅助平台。
1.已有活动的整合或利用。每所学校都有一些传统的、有特色的教育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如常州高级中学,高二80里徒步、高三心理拓展训练活动、模拟政协等均是经典的生涯教育资源;浙江省高中生做的研究性学习:《新高考,你准备好了吗?》《2015年新高考政策下温州市区高一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浙江高考新政下我们的喜与忧》《选好课,圆好梦——关于如何科学应对新高考》等具有极高的生涯指导现实意义。
每个地区也有富有地域特色的各种活动,如果将这些活动赋予生涯教育的意义,指导学生带着生涯探索或训练的目的参与活动,必将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设计专门的生涯教育活动。生涯教育的许多内容需要借助专门的课外活动来完成。学校生涯教育工作者需确定适宜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时间,设计新颖且方便操作的活动形式,设计正式方案,统一安排到学校工作计划中,使其具备可靠的实施保障。
许多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进行职业体验活动,如安排学生做职业影随(跟随特定的职场人士,观察相关工作,获得直观具体的体验),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观访问,在学校进行模拟创业、模拟招聘活动,进行职业访谈等等,都能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认知和经验。
3.学校社团、兴趣小组等活动的整合利用。学生社团活动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专业化的社团和学生的职业选择、学科兴趣、专业爱好互相联系,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职业技能。
中小学均可通过成立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或生涯教育中心来具体负责实施学校的此项工作,由生涯教育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指导团体,总体设计、组织和开展生涯教育工作,并提供生涯规划咨询服务。
有条件的学校通过建设专门的生涯发展指导场所,如生涯探索馆、生涯辅导专用教室等,进行有创意的设计,配备一些专业的设施设备,来满足生涯教育的一些特别需要,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体验或发现。其他学校可以考虑寻找适合的位置,设计“生涯角”,放置相应设备或书籍等,供学生在需要的时候使用。
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生涯教育的理念和元素,以此营造生涯教育的氛围。传统的专栏橱窗增设生涯教育版块;高中年级在固定的地方设置“专业墙”或者“高校墙”,让学生接受相关信息;教室布置体现激励性、引领性,增强学生的生涯意识和管理能力;校园墙面布置优秀校友语录或介绍等。这些都将构成生涯教育的隐性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
1.校友资源的建设与使用。
校友对学校和学生有着强烈的亲切感和独特的心理认同感,从校友资源中开发出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来说更具亲和力,能够发挥很大的影响力。对校友资源的使用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利用校友经历故事,为学生提供鲜活榜样。一位校友就是一个可亲可学的榜样、一本可读可用的教材,校友走向社会的创新之路、拼搏足迹、成功之道、肺腑之言等,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育内容,校友中的优秀典型更是在校学生最为亲近的学习典范。二是校友的工作资源,为在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场所支持。比如医生校友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跟岗的机会,让学生更真实地了解医生职业的实质内容、工作形态等。三是校友宣讲,挖掘校友的专业、职业资源,开拓生涯规划视野。每年寒暑假放假之前,都会有在各大名校就读的校友回母校开设互动式信息咨询类讲座,为学弟学妹们介绍各重点大学的学校文化、专业设置、优势学科、重要科研成果等,有效帮助在校高中生们提前做好生涯规划,更加清晰自己的生涯目标。
2.家长生涯教育资源。
一是家庭的生涯教育。家长可利用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向孩子传递有关生活、社会、行业、职业发展等信息,以身作则地展现职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能力、生活能力,与孩子探讨人生发展问题,给孩子在家庭中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机会,这些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涯教育内容。
学校可开展“家长学校”等活动,对家长进行生涯教育理念和技能方面的培训,让家长认同生涯教育的意义,从而能够有意识地、尽早地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对孩子进行生涯指导和生涯能力训练。
二是家长的专业、职业资源和生涯经历。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因其职业背景和经历的差异,能够为学校生涯教育工作或学生发展提供多样的素材和支持。学校在调查了解家长的专长、职业的基础之上,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部分生涯教育活动,组成生涯教育家长志愿者团队,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为学生宣讲相关经验,提供专业的职业体验机会。如一些学校开展的“家长进课堂”职业分享活动,由近百位家长分享自己的生涯经历,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职业资讯和人生感悟。
G441
B
1005-6009(2016)59-0068-02
赵世俊,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0)教师,高级教师,常州市中小学生涯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心理辅导与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