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姝
基于儿童语言表达力培育的班本课程实践*
江姝
表达力是一种综合的语用素养,培养儿童优质表达力可以尝试从班本课程这条途径出发,发挥班本课程的独特优势,促进个体个性表达力的迭代成长。通过视觉文学阅读、表达主题统整、言语主体博读精思和灵悟妙识探索班本课程生成优质表达力的策略,实现母语教育促进儿童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班本课程;表达力;语用素养
特级教师李旭东指出:“表达力是运用语言文字在思维驱动下表情达意的语用素养。表达力是学习的基础素养,是思维参与下的言语能力。表达力不仅是语言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智慧产物,还是人的情感和思想借助言语为媒介而作用于思维的精神产物。所以,表达力既是一种言语行为,又是一种言语思维,还是一种言语智慧,更是一种言语文化。”
优质表达力是个体独立思考经历高阶思维过程之后的智慧表达,是体现个体的主体象征和主体价值的言语能力。优质表达力的根本是个体自身的心灵自由和高阶思维,是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发展学生高水平语言理解和高品质思维是优质表达力的发展目标。
笔者于2013年开发的适合中高年级的班本课程,是以“自由表达”为核心的言语训练实践模式,它顺应儿童语言学习特点,将学生的社会生活、课外阅读、思维发展和自由表达串联在一起,互相渗透,整体推进。班本课程注重激发学生表达愿望,开拓表达视野,丰富表达资源,变化表达形式,营造表达氛围,以“表达自由”滋养个体的“精神自由”。从而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丰富了语文教与学的方式。班本课程的开展让儿童优质表达力的生成具有无限可能性。
1.师生是班本课程的创生者,儿童“说话的权利”得以充分保护。
班本课程着眼班级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班级文化情境性,也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学生要表达的内容是师生主体自主选择设计的,超越学科和教材,这样的课程使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愉悦的安全感让个体得以独立展现,无教师权威和替代,无学习等级划分,对个体充分尊重,展示成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儿童“说话的权利”得到充分保护。
2.无边界的流程再造,儿童“个体表达力”得以迭代成长。
班本课程的教与学实现从有限的教学时段转向无边界的流程再造。学生因为达成共识的表达主题而进行大量的课外学习,跨越时空和学科。班本课程为学生提供表达的“场”,让每一个表达者成为“注意的焦点”。这样的课堂使得语言形式与内容更加亲近儿童自我意识的张扬,儿童不拘形式、场所自主探求,大量的“非正式学习”“伙伴混养式学习”对于儿童优质表达力的生成形成迭代刺激,不断超越。
3.高阶思维与心灵自由融合,儿童“个性表达力”得以高水准表现。
班本课程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经历主题确定、资料搜集、框架拟定、分类对比、筛选提炼;进行组合重构、假设创造;最后形成独立的主体判断。课程为学生提供充分和自由的表达契机,思维和时间的充分自主让学生生活阅历丰富化、思维品质深刻化。班本课程以激励为主的积极评价亦有利于引导学生表达能量的充分释放,实现高阶思维与心灵自由的融合,使儿童个体“个性表达力”得以高水准实现。
班本课程结构由静态模式转向开放模型,将催生优质表达力的要素提炼组合,组成多种言语训练形式。课堂立意围绕优质表达力生成,创生学习内容,灵活表达形式,课堂开放程度更广,思维层次更高,文化意味更浓,主体言语价值更受重视。
1.表达力萌发:视觉文学→言语自觉→语言生长。
班本课程通过视觉文学阅读激发学生言语主体意识的觉醒,刺激学生产生自觉表达的强烈动机,在图文滋养中,个体语言得以自然生长,优质表达力悄然萌发。
(1)慧眼读图,留白“观察想象”
视觉文学主要的载体是图像,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让学生经历从浅层次认知到深层次分析的思维再深化、文本再处理过程。班本课程让学生从观察单幅图开始,从色彩、图形、大小、线条、主题、作者的心思等角度去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与猜想,没有固定答案,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怎样看一幅图,看出自己的发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因为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了不同内容的阅读与分享,但没有常规式的语文提问,更没有标准化答案,一切让学生处于自然放松、但又高度关注和深深吸引的情境之中。
(2)图文联结,补位“理解分析”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杨振宇教授在西宁举行的“为中国未来而读——2014阅读论坛”演讲中指出:“心灵的创造物里面有两样东西是最关键的——文字和图像。伴随着文字和图像会有新的东西建立起来,这是很神秘的事情。”带领学生看绘本能不断锻炼学生“发现”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图和文字,融入自己的想象、分析和判断,“心灵的创造物会”不断涌现。在“读图时代”和“创意时代”的21世纪,利用视觉文学助力表达力生成成为一条有效新途径,言语与视觉元素的有效结合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独立判断能力,个体综合能力表达出来也终将是优质表达力。
2.表达力生长:主题统整→言语理性→思维发展。
在自觉表达驱动下,学生进行大量观察、阅读,寻找为表达主题服务的资源,在主题创生、资源统整过程中,不断比较综合、评价判断,形成了个体言语理性训练,为言语思维的发展提供可能,为优质表达力生长助力。
(1)主题创生,历练“比较综合”
除了操作性学习,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意向的是有整体感的主题学习。班本课程中,师生是学习主题的创生者,主题创生于对生活的敏锐体察,对学习活动的个体感悟,对阅读资源的提炼整合,对未知问题的积极探索。因此,在主题创生过程中,学生要反复比较占有的信息和资源,分类整合,综合个体意愿与经验,历练形成主题的能力,主题的确定过程亦是优质表达力思维历练的过程。在四年级《小脚走天下》系列课中,视角延伸带来个性创新,学生围绕自己去过的城市向同学介绍。一名学生在《走进南京》的介绍中包括以下六个部分内容:南京简介、南京资源介绍、南京历史演变、舌尖上的南京美食、镜头中的南京、诗歌中的南京。当资源以境域化的方式存在,能力形成就有可能是动态化的而具有生命活力的。
同样的主题,不一样的内容和不一样的个体体验,让学生在确立自己表达主张的同时分享他人的表达智慧,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占有的资源的综合运用,让表达绽放精彩。紧接着推出《中国四大名都》《中国四大菜系》的主题,进一步在自创的主题中,历练“比较综合”。
(2)资源统整,补缺“评价判断”
资源统整体现了综合视野,没有综合的视野,我们获得的认识是支离破碎的,对能力的提升也是蜻蜓点水的。柏拉图认为综合性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表达训练“孤化”现象常见,教师如若从整体性出发,从语文素养出发,围绕优质表达力的形成,就能寻觅到相应的破解策略。苏教版五下第二单元的主题和科技有关,学生设计了《探索科技奥秘》系列主题课程。课堂由两名学生主持,其他学生自由组合,学生商量确定将课文内容、重要知识点、写法要点、与之相关的拓展内容、同主题的知识、相关主题的热门话题作为交流重点,由主持人调控节奏,用讲述、知识竞赛和辩论赛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教师作为学习伙伴及时了解学生准备思路、流程关键点,给予适当提醒。
积极语用教育观强调,学习主体的评论力是表达力的最高象征,评论所承载的思想力更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学生自由地围绕“科技”主题表达对现实生活中人、事或现象的一己见解,形成自己的表达观点和对表达事实的判断,伴以同伴间互相点评,让思维的碰撞和表达的氛围高潮迭起。经历这样一节节生动的、富有特色的表达展示课,学生的优质表达力怎能不逐渐形成?
3.表达力深化:主体语言→言语创意→精神成长。
学生围绕自选的表达主题,在表达任务驱动下,博读精思,将学到的表达知识灵活运用,逻辑理性在反复练习中得到重视,有利于形成具有个性的主体语言。心的体验、无尽的思量必产生表达的灵悟妙识,当逻辑理性和情感体验二者结合时,必将超越原有的表达,生成优质表达力。
(1)博读精思,演绎“言语主体象征”
“教学内容和人的生命成长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久被忽略的问题。班本课程尤为注重教材内容的深度融合与开放。建构新的语文知识观,设计合理的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博读精思”,主体表达体现“言语主体象征”。五年级《小小新闻发布会》的新闻主题提炼中,学生先交流讨论:新闻的特点是什么?新闻发言人的身份有什么特点?要做好一次新闻发布你认为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怎样选择有价值,同学们又感兴趣的新闻?搜集到的新闻应该怎样表达?带着这些问题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去准备。新闻发布前,教师营造的气氛很重要,要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并再次对新闻发言人明确目标,对听众给予引导,提醒大家善于倾听和做好提问准备。结束要针对发言人的讲话内容,引导学生讨论点评,及时抓住闪光点。
对于一名成长中的社会人,让学生拥有关注社会的眼光和视野,便于学生进一步融入生活,凸显言语表达主体,独立驾驭自己的社会生活。在富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班本课程中,通过理性陶冶、形式训练形成优质表达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灵悟妙识,凸显“言语主体价值”
班本课程中儿童化的自然学习丰盈了精神生活,柔软的“育”远胜过生硬的“教”,生动缓慢的“习”远胜过枯燥快速的“学”。学生的言语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学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阅读过程就不仅仅是感知文本内容、语言知识,更多的是感受文字背后的观点传递、事实论证,以及怎样“为我所用”。“能用得起来的知识”成为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这些被活用了的知识往往能促发学生生成“自己的知识”。苏教版五上《黄果树瀑布》一课的教学,学生围绕“美景—美文—美言”主题自读感悟,选择以“我的发现”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个主题的个人理解,建立在言语理解和鉴赏之上的表达力让我们看到了表达魅力。抓细节,聚焦具有表现力和穿透力的语言,让优质表达富含言语审美意蕴。请看学生表达感悟实录:
生1:“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让我想到了这千万架织布机像是一个交响乐团,它们发出的合奏像是一首美妙的音乐,而这就是瀑布的声响,所以让人觉得瀑布的声音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充满美感,富有节奏感。
生2:“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瀑布像一个充满活力的运动员,健康向上,时刻处于向前奔跑的状态。
生3:“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中的“存”强调了什么?是存进吗?不是。是存在吗?不是。在这里,是“仅仅”,是“只有”,是“仅存”。
学生的语言积累在班本课程的学习中被激活,促成了学生表达兴趣、表达层次、评价能力及听力品质的提高,“灵悟妙识”在班本课程的学习中时有发生,给优质表达力提供心灵的能力,用优质表达力凸显自我存在,凸显“言语主体价值”。
班本课程的实施,为源于心灵的表达提供更多平台和资源,让每一位儿童学会凭借母语来表达自己,并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评价判断来体现自身的独特个性和生命价值。
[1]李旭东.语文教育表达力的理论构建与实践[J].教研天地,2015(2).
[2]江姝.小学语文“微型班本开放课”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语文教与学,2014(8).
[3]潘涌.祛蔽当前“读经热”:表达为本——由“读经热”引发的对古今母语教育的建设性反思[J].教育研究,2015(1).
G623.2
A
1005-6009(2016)52-0028-03
江姝,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教育集团龙河校区(江苏连云港,222006)副校长,高级教师,连云港市名教师。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重点课题“小学语文微型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JK11-Z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