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波
回乡记
肖良波
时间:现代
人物:王阿娣,女,60多岁,退休上海支青(简称王)
李阿根,70岁,男,退休回上海支青(简称李)
张塔河,男,45岁,某团干部
舞台布置:一栋楼房模型和树木
张:(东张西望上)今天,王阿姨和李叔叔从上海回团场探亲,我开车来接他们。他们退休回上海十多年了,团场变化太大了,我不来接他们,他们肯定找不到路。
(幕后广播声响:各位旅客,请注意,阿克苏站到了,请你们作好下车准备,王、李提着行李上)
王:坐了几天车,好不容易到终点站了,阿根,你看看,阿克苏的变化很大呀!
李:是呀,我们刚离开时,哪有这么多楼房。咱们第二故乡,肯定变化也不小。我们联系好张连长,他说他派他儿子来接我们(东张西望)怎么不见人呢?
王:不要着急,咱们出站再说吧,说不一定,他在外面等我们呢!(俩人带着行李下)
张:(作开车门状)刚赶到,列车就进站了,我得赶快接从上海来的王阿姨和李叔叔,他们肯定不认识我了,我得举个牌子,上面写上他们的名字,他们看见后就会知道是来接他们的。(举着牌子。俩人上看到牌子直奔过去)
王:你是小塔河吧?
张:是,阿姨,我是塔河,你是王阿姨和李叔叔吧,我是来接你们的,走,上车吧。(作坐车样)
张:阿姨,叔叔,你们离开后,咱们团的变化可大了,如果没有人陪你们,你们可能找不到路。
王:(惊讶)哎哟,那要是没有你陪伴,我们还真找不到路。
张:这就是新修的阿塔公路,一踩油门就能跑120公里。
李:路况比以前好多了,那时的路坑坑洼洼,车行驶在上面颠簸不已,现在这路修得多好呀。
王:这和高速公路差不多。
张:这就是按高速公路修的。你们看,我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到咱们团部了,叔叔阿姨下车吧,我陪你们好好逛逛。
王:(万分惊讶)哎哟,变化太大了,让我都认不出来了。以前只有团部机关办公大楼,没有其它楼房。十多年不见,团部全是楼房了。
李:以前,团部只有一条柏油路,现在有这么多条柏油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难相信啊。
王:这就像18岁的姑娘——越变越漂亮了。
李:这是咱们团部的一条主街道吗?路宽有20多米吧,以前这还是条土路,没有这么宽。以前团部平房多,现在一栋都没有了,全变成楼房了。
张:这几年,咱们团抓住阿拉尔建市的机遇,投资上亿元对团部进行小城镇建设,打造阿拉尔市后花园,一栋栋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一座塞外江南小城在沙漠深处矗立。
王、李:(惊讶万分)噢,哪咱俩要用手中的DVD拍下来,拿到上海去播放给在十团工作过的上海支青看,让他们也看看咱们第二故乡的变化。
张:阿姨,叔叔,你们过去工作的八连,职工居住的都是小别墅,咱们到哪去看,怎样?
王、李:好,咱们去看看。(作上车状)
张:(作停车状)阿姨,叔叔,八连到了,下车吧。
王、李:(四处张望)哎哟,八连的职工真有福气,住上了这么高级的别墅,让咱们都羡慕。
张:哪咱们找一家进去看看?
王:好。哎哟哟,这小别墅,蛮漂亮的。
李:这么宽敞,一家有100多平方米吧?
张:一家130平方米呢,只掏3万多元就能住上这个小别墅。
王:这里的住房条件比咱们上海好多了,咱们全家人才住50多平方米,光买房就花了80多万元。
李:咱们买房还借了不少钱,哎,早知道发展这么快,咱们就不回上海了。
张:叔叔,阿姨,只要你们愿意回来,咱们团场一定欢迎你们。
王:老头子,咱们第二故乡建设得成为了塞外江南了,哪咱们迁回来怎样?
李:当然可以,在这里生活了多年,这里的一草一木,咱们都熟悉,这里还有咱们洒下的汗水,现在虽然退休了,咱们也要为第二故乡建设奉献余热。
张:对,对,你们当初支边进疆时,为团场开发建设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这片土地上也有你们流下的汗水。
王:真没想到,十多年光景变化这么大,如果不是小塔河陪着我们逛,我真以为到了江南水乡呢。
张:咱们不坐车了,走路逛,边走边给你们介绍怎样?
王、李:(异口同声)好呀。
张:这是翠湖雅居小区,这儿过去是农田,今日变成了住宅区,设计的是徽派建筑风格。
王、李:(四周张望,十分惊讶)好漂亮,中间有条人工湖,湖畔又是绿树和凉亭,真像人间仙境。
张:叔叔阿姨,现在我们到了屯垦文化公园,这里是人们早晨和傍晚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地方。
李:(掏出DVD机)嗯,我要拍摄来,回上海播放给他们看。
张:叔叔阿姨,这里看完了,我带你们到蓝泊湾商业步行街看看。这就是蓝泊湾商业步行街,设计也的是徽派建筑风格。
王、李:(抬头东张西望)真的不错,建得很漂亮。
张:那你们想不想回来定居呀?
王、李:想啊,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安享晚年生活。
张:(抬腕看看表)叔叔阿姨,那咱们去吃饭,饭后好好休息,明天我再带你们把咱们团场看个遍。
王、李:好咧!(三人下,幕落)
栏目责编: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