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声权
发展性阅读,儿童的阅读秘钥
文/程声权
语文教学的关键便在于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实践的指导,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在于其课堂教学技艺的高超,更应该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领路人。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对阅读教学进行扎实有效的研究,“日有所诵”“海量阅读”“整本书的阅读”等阅读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就整体而言,当下学生的阅读状况却没有得到根本性提升,就其原因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
教师自身的阅读贫瘠 教师作为文化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担着学生阅读“点灯人”的重任,但其读书质态也令人堪忧。一本教参、一本教材,成为了很多教师唯一的读物,不仅不阅读专业书籍,对于童书更是缺乏应然的了解,加之指导学生阅读的基本策略缺乏,难以掌握与学生难以形成有效交流的密码。学生阅读状态堪忧也就在所难免了。
家庭阅读的观念错位 当下社会中,很多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存在严重功利主义思想,仍旧有很多家长存在着阅读浪费时间的错误认知,即便支持阅读也都让学生进行作文选等快餐式阅读,希望借此来提升学业成绩,根本无法对学生生命进行有效滋养。学生的阅读也就停滞不前,毫无发展可言。
儿童作品的全面缺失 当下语文教材过度看重了文本的教育功能,适切学生天性认知的学生优秀作品在教材中几乎难以觅见,各种与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相匹配儿童文学作品即便能够入选也都已经被修改得面目全非,而专业儿童作家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已经难以真正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
其实,学生的阅读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在阅读教学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其实已经开启了阅读之旅,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理应伸向课外的阅读触角就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很多学者就提出了学生阅读的新概念:发展性阅读。
建立全面优质的阅读资源 优质的阅读资源是学生进行发展性阅读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优秀经典的阅读书目自身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紧扣学生的认知心理,深深抓住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其优质的文本内容对于学生的滋养浸润效果,会持续更长的阅读时间。因此教师可以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甚至是社会的力量,为学生构建一条关涉学生生活这三大维度,从而避免了学生由于认知能力限制造成的选择困难的现象。
而在针对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将新课标中规定必背的75首和经典的国学内容,诸如《三字经》《千字文》《论语》《中庸》等进行合理化地整合、调整、划分,将其作为学生早晨诵读的必备内容;其次,教师可以从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主题和写作方式给出发,为学生编排一套与之相匹配的阅读资源,形成与教材互补之势。
其实,对于学生阅读篇目,很多的阅读推广机构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教师可以充分考量多种推荐篇目体系,结合自身学校和班级学生实际,灵活机动地帮助学生进行调整与推荐,从而将更好的阅读资源介绍给孩子。
形成盼望阅读的自然心境 俗话说: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作为语文教师,切不可将自身工作的职责局限在固有的课堂之内,而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激发课外阅读的动力,在自身心理意识中形成渴望阅读的内心境界。
一是教师引读,为发展性阅读的开启奠定基础。学生阅读愿景的形成很多时候在于教师对书籍的介绍和推荐程度。作为学生阅读的推荐人和引领人,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专门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引领性的示范阅读,愿意与学生在短暂的时间中或分享书本中的精华,或抓住书籍的悬疑之处,利用戛然而止的效益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内外阅读的链接推荐时,必须要对推介的书目有一定的了解,懂其要义,知其要点,并能为学生亲口诵读其中的典型精彩片段,唤醒学生内在的沉睡意识,为学生正式走进课文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家长参与,为发展性阅读的持续增添动力。在当下很多家长缺乏亲子共读意义的了解,他们常常错误地认为阅读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充其量与学校教育有关。事实上,孩子的家长与学生血脉相通,情意相投,有着与生俱来的生命匹配因子,这些正是引领学生踏上有效阅读之旅的重要推动价值。在家长力量的干预与引导下,学生才能从澄明的心境出发,真正感受书籍的力量和营养,有效地感知社会,促进其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而在亲子共读之后,学生的阅读过程、学生的阅读成果才会拥有可感的分享对象,他们在书本中的感动和乐趣,才能在第一时间与人进行交流,这样的阅读才拥有意义。
三是同伴伴随,为发展性阅读的交流提供保障。发展性阅读除了要关注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家长的陪伴力量之外,同样不可小觑同伴的帮扶阅读。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学校里的每一个边角时间,让学生在同伴的彼此合作中进行阅读。首先,教师可以在固定周期中选择一节课作为学生自主交流时间,以全班整体碰撞的方式营造出良好适切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内驱力量;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在学校与学生相处的每个空闲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以书会友”,提升学生关于阅读的交流密度,促进学生阅读过程的良性循环,真正感受到阅读的真谛所在。
构建指向发展的评价体系 阅读过程的发展性除了在学生阅读的引领环节和指导版块外,另外一个关键的视角就是评价。朱永新曾经说过:“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学生到底发展了没有,我们需要作出转变的是我们的评价问题……”在整个学生的阅读体系建设中,评价方式和策略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发展性阅读中的评价其职能千万不可窄化为对学生阅读成果的考核与评判,而更多的是一种导向,一种视角。这种导向和视角都指向了学生阅读的发展质态。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习惯”等维度设置促进学生发展的抓手。
例如在“阅读能力”评价中设置有以下项目:记忆能力——阅读后能记住文中一些词语;阅读后能够回忆文中的基本事实。概括能力——阅读后能够分析文章的主要特点;阅读时能够给阅读材料编写提纲;阅读后能够复述文中的主要观点。评判能力——阅读时能够产生一些自己的主要观点;阅读时能够用自己的话指出阅读材料的优点或不足。
“阅读习惯”评价中的设置项目:要素调查分析——你在默读的时候会发出声音吗?你坚持每天阅读吗?你阅读时走神吗?你在阅读的时候会主动查阅工具书吗?你喜欢抄录名篇佳句吗?你喜欢在阅读以后写一些随感吗?你喜欢在阅读以后做出自己的评价吗?
纵观以上量表不难发现其内容甚至仅仅围绕新课标中提出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三个维度,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些只是进行评价的一个维度,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学校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着从另外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学生阅读质态的诊断、阶段性阅读成果的辨析等方面引领学生在整个阅读阶段不断走向科学化范畴,提升学生的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推进学生发展性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适应节奏——自愿学习”的模式,从而让学生借助发展性评价,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中不断的完善自我,真正培养具有人格魅力的当代公民。
语文教学的关键便在于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实践的指导,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在于其课堂教学技艺的高超,更应该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领路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周楼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