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文学

2016-04-13 22:36:10
同学少年 2016年8期
关键词:笔端废墟战争

废墟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德国作家创作发表的描述战争灾难给人们留下的一片瓦砾和心灵创伤的文学作品,被称为“废墟文学”。

人们的语言在战争中僵化,因此,战后的“废墟文学”也是寻找语言的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明显生硬,缺乏活力,人们在努力找寻流失的语言特色,然而,作品中的语言依然显得呆滞刻板。很明显,这一时期的文学,内容重于文字,遭受战争痛苦的人们勇敢地将他们内心的苦闷和压抑付诸笔端,用有些生硬的语言把这“失落的一代人”繁复的内心世界表现得特殊而特别,如博歇尔特的 《面包》(1946)、约翰孙的 《对雅阔布的种种揣测》 (1956)、伯尔的 《9点半钟的台球》 (1959)、格拉斯的 《铁皮鼓》(1959)和瓦尔瑟的 《间歇》 (1960)等。这些长篇小说或清算本民族最近那段悲剧的历史,或揭示资本主义商业经销机制对人的压抑,或描写民族分裂的不幸,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废墟文学”在叙事方式和手段上也有相当大的拓展,普遍采用了梦幻、怪诞、象征、意识流、蒙太奇、内心独白、时空倒错等手法。

猜你喜欢
笔端废墟战争
“废墟”
环球时报(2022-08-12)2022-08-12 14:58:06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心声歌刊(2021年4期)2021-10-13 08:31:40
废墟里的救赎
小读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00
被风吹“偏”的战争
学生天地(2019年32期)2019-08-25 08:55:12
山游
让人物栩栩如生地闪现在笔端
他们的战争
废墟(外一章)
散文诗(2017年19期)2018-01-31 02:47:12
街头的废墟
象生笔端,形造笔下——论中国画的观照方式
公关世界(2016年20期)2016-02-27 11: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