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为保持原貌,本栏目所选考场作文中,对于漏字、错别字、错词、病句等采取如下形式处理:漏字(含标点)的补正,在“( )”内用楷体字标出;错别字(含标点)、错词、病句的更正,在“〔 〕”内用楷体字标出。
——编者
提升语文素养,关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更关乎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提升语文素养,需“内”“外”兼修。
所谓“内”,指的是课内的学习,就是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曾几何时,为了识记一个生字,我们把它抄写几十遍、上百遍;为了弄清一个词语的含义,我们翻遍了字典、词典,问遍了师友、同学。曾几何时,为了理清一篇文章的脉络,我们忽视了下课铃声;为了体会作者的意图,我们争得面红耳赤……简单地说,学不好语文,我们很难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读书看报和听别人说话时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能为学好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一个调动语文学习内需力的过程,也体现着我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自律。
所谓“外”,既包括课外的大量阅读,也包括课外生活中的社会实践。有道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是如此。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同时也是一个语文素养极高的人。他的 《优选学》 《统筹方法》 等著作,语言朴实、深入浅出,具有很好的普及性;他的名联“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令多少人拍案叫绝。习近平总书记博览群书,读过的中外名著可以列出长长一串。他的讲话,旁征博引,生动幽默,“平语近人”。古今中外文学大家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功夫在诗外”。不是吗?哪位作家是另一位作家手把手教出来的?谁不是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沿着“由学到仿、由仿到创”的道路一步步走过来的?
就个人经历而言,我之所以对“碧波荡漾”一词记忆深刻,源自一次春游的感受;我之所以对作文情有独钟,是因为我不但喜欢观察生活,还有写日记的习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也让我受益匪浅。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诚哉斯言!只要我们“内”“外”兼修,肯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语文,使自己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点评:
由材料自然引出论点。
结合实际,论述课内学习的重要性。
表达生动,说理自然。
举例典型,说服力强。
反问引人深思。
由人及己,论述充分。
结尾点题。
作文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整体评价:
这是一篇立意鲜明、说理充分、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的考场佳作。考生没有简单将“三条途径”作为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而是将其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思考。文中既有名人事例分析,又有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语言简洁,内容充实,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是一篇出色的议论文。
(阎永锋 评价)
“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这话说得够经典,够深刻;“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话说得很清楚,很实在。我也想就语文素养提升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提升语文素养既是必须的,也是刻不容缓的。为什么呢?请大家算一笔账: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中,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现在的我们,正是未来所需的年富力强的建设者。因为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完成的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所以要求参与其中的建设者具有非常高的素养,这其中当然就包含了语文素养。有道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做为当代中学生,既要认清形势、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更要努力把以语文素养为代表的各方面素养提升到一定高度,否则将难当重任。
提升语文素养,语文老师责无旁贷。老师不但要教好每一个字,解释好每一个词,分析好每一篇文章,批改好每一篇作文,还要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我说这话是有原因的,因为不少老师会偏爱自己所教学科成绩优秀的学生。别忘了本文开头我引用的那句话,我们需要的是“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的提升,而不只是部分人语文素养的提升。
提升语文素养,出版机构以及作家也责无旁贷。作为“文化使者”,可千万不能一头扎进钱眼儿里,只考虑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社会效益啊!当前的图书出版市场不够理想,真的希望有关人士把心放正些、再放正些,认真些、再认真些。
提升语文素养,社会各界人士都责无旁贷。仅仅我们中学生拥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是不够的:我们向您“道谢”“致敬”,您却冷脸以对,甚至说些“少整没用的”这样的风凉话,您说我们会怎么想?我们告诉您“您商店的牌匾上有错字,应该改正”,您两手叉腰、怒目圆睁,指责我们“多管闲事”,威胁我们“找抽”,您说我们会怎么想?
综上所述,提升语文素养,人人有份,人人有责。这就是我的观点。
点评:
开篇不够简洁。
内容过于空泛,将“语文素养”等同于“个人综合素养”,偏离了材料内涵。
观点流于肤浅。
泛泛而谈,不着边际。
事例不够恰当,扩大话题,概念不清。
结尾流于形式。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关注现实、贴近考生生活的材料作文题。材料给出了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要求考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对“三条途径”进行比较,做出自己的选择,并阐述理由。“课堂有效学习”引导考生关注教科书,走出“为考而学”的认识误区;“课外大量阅读”强调广泛阅读、深厚积累的重要性;“社会生活实践”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这部大书,贴近自然,走进社会,亲身体验,知行结合。“三条途径”无高下之分,互为补充,都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篇幅所限,具体立意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到底是“三选一”“三选二”还是“三选三”,应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选择感触较深的那些方面。
如,从综合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三条途径’一个也不能少”“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须并重”等观点;从课堂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发表“课堂是积淀素养的地方”“语文素养提升离不开高效课堂”等见解;从课外大量阅读的角度出发,可以阐述“善借‘外力’提升素养”“课外阅读让语文素养更深厚”等观点;从社会生活实践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课堂之外,天地更宽”“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纸上得来终觉浅,提升素养靠实践”等看法。
这一文题,适合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写作时可以选择书信、发言稿、辩论会纪实等灵活的形式,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整体评价:
这篇考场作文的优点有两个:一是主题明确,考生围绕“提升语文素养,人人有份,人人有责”这一论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二是语言流畅、生动,且不乏幽默。文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空泛、思路散乱,偏离了文题的含意,既没有说清“提升语文素养”的必要性,也没有针对具体的途径写出自己的体会。认识肤浅也是文章失分的重要原因。
(阎永锋 评价)
(责任编辑 张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