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城乡道路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2016-04-13 14:24:02裴振华
山西农经 2016年11期
关键词:城乡道路农村

□裴振华

(山西省河津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山西河津043300)

探究城乡道路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裴振华

(山西省河津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山西河津043300)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条简单又十分正确的真理。可是从我国目前的城乡道路建设情况来看,道路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发展的需求,所以道路的建设需要更加完善。相关部门应该将建设城乡道路放在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县、乡镇的道路建设问题,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应给予大力的支持。本文提出了关于城乡道路建设的一些问题及相应对策。

城乡道路;问题;对策

1 城乡道路建设的意义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提高城乡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城乡道路的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石。城乡道路建设的好,交通便利之后才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使生产的产品销路更广,提高乡镇企业等的经济效益。对于居民来说可以提高经济水平,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人们可以自主创业减少外出,更有利于城乡家庭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其家庭生活水平的质量和幸福感。

2 当前城乡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县乡公路在建设过程中不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农村道路建设过程的逐步深入,许多村庄从泥路变成了水泥路。但在道路修建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很多植被遭到破坏,且没有后续的环境保护恢复工作,致使很多耕地因道路建设而被破坏。目前,农村由于经济条件和环保意识的薄弱,也使这一现象更加严重。

2.2一些乡镇公路修建质量不过关

一些乡镇道路建设受地形、技术、资金、建设范围大、监督不到位等因素影响,致使很多道路在建设过程中求量不求质,部分道路在建成后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在遇到自然灾害后损害严重。此外在建设前期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规划不到位,大车,多车同行比较困难。

2.3道路失养

城乡道路在建成后因修缮保养经费有限,群众养护的意识薄弱,技术相对落后,建养关系不协调等原因导致部分公路建成后没有了后续的养护工作。过往车辆一旦对路面造成影响和破坏,又没有业务专业人员的修缮,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这样也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对人民生命财产反而造成损害,达不到原本要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初衷。

2.4资金不足

我国乡镇农村数量多,经济相对落后,青壮年大都选择外出打工,到最后资金和劳动力筹集困难,仅仅依靠农村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道路建设的。这就要依靠国家补助,但我国农村基数大,靠国家补助是远远不够的。乡镇道路自然条件恶劣建设难度大,人口稀疏里程长等原因造成道路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与现有资金困难的现实形成矛盾。

2.5缺乏管理

道路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有效的道路建设监管部门,进行人力,资金,路线等各方面的统筹规划。而我国大部分的道路建设并没有一个有力的机制进行管理,这就造成了道路建设前期准备不足,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力,资金进行支持,建设过程中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而后期也没有相应的道路养护,最终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降低工作效率和道路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

3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的相应对策

3.1建立健全道路施工管理制度

(1)加强道路施工的安全性,就要规范管理体系,从而严谨的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人的生命安全是应该放在首位的。

(2)道路施工的企业要有专业的部门,专业的领导,专业的团队。培养专门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负责监督道路的施工安全,这样在遇到施工问题和事故时可以及时科学有效的应对。同时应该做到每天进行检查,才能防患于未然。

(3)要注意抓细节,工作分配到人,分工明确才会系统化合理化。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环节都要把好关,部分优秀的总和比整体的成效还要大。

(4)建立约束领导部门的管理机制。将道路实施的安全性与领导的提升和奖罚挂钩,遇到事故直接追究领导人,这样从头严格到尾,层层严格才能避免偷工减料。领导清醒清廉,对待问题严肃认真,下级实施便能更清晰明确,形成良性循环。

3.2资金的筹集

城乡道路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资金问题。资金供应是前提,之后道路施工才能安心进行。首先政府要大力支持合理的道路修建项目,领导班子进行实地考察,给出合理的财政支出。政府对于一些应该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进行主动的决策。其次,城乡居民要形成自己的组织,加强与政府的联系,这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建设过程中有所欺瞒,否则政府不能切实了解到人民的需求,导致国家拨下来的补助资金比实际收到的多,甚至形成不当得利。

成立居民自己的组织,真诚的团结起来,不互相欺骗,向国家如实上报,拟定真实的资金补助方案。这样一来,有了政府支持,上下合力问题才好解决。用最合理的经费解决现实的修建问题才是双赢。

3.3在质量上就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把关

城乡道路建设是基础性工程,并不是短期的需求,所以要把眼光放长远。长期的使用就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包括前期的工料购买质量,中间的修建质量还有完成后的检查质量。各级政府都要层层监督,防止偷工减料酿成大祸。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影响社会的发展,它的质量必须由政府来监管,制度化、规范化。

3.4明确道路养护主体,增加护养人员和设备

这是解决后期修缮的问题。政府成立道路护养领导小组,这些小组专门负责道路养护。对于后期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有了专门的人员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交流经验,收集保养信息,同时增加适当的保养所需的设备,科学的团体才有更长久的发展,避免道路问题无人问津或后期浪费经费。

[1]李伯兴.农村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域思考[J].公路桥梁,2012,16.

[2]贺晓东.浅析农村道路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J].企业技术开发,2013,5.

[3]马香娟.城乡结合部交通问题与规划重点[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5.

1004-7026(2016)11-0037-02中国图书分类号:F299.2

A

本文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1.025

猜你喜欢
城乡道路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0
道听途说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青年歌声(2020年12期)2020-12-23 06:30:00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4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8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