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海燕 朱俊玲
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对新生职涯课程设计的启示
文/贾海燕朱俊玲
职业生涯(Career,以下简称职涯)理论及实践相关研究指出:职涯是个体经历的人生过程,包含了一个人在工作、家庭以及社区中的各种角色,而非以获得某个职业为最终目的。因此,决定了职涯教育是过程性、开放性、综合性的持续教育。高校开展此类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处在人生职涯重要探索时期的学生形成职涯规划理念并自觉开展相关实践。
对于步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众多研究表明,他们在面临环境转换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迷惘等消极情绪,对在新的环境中如何学习、处理人际关系、进行自我规划等问题存在困惑。而职涯教育的理念与手段恰恰可以部分应对这些新生环境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助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因而,在此阶段开展有效的职涯教育十分必要。
近年来,国内高校逐渐开始关注新生阶段的引导教育,北京市教委连续几年发出“新生引航”的倡议,倡导高校对新生开展积极、有效的适应性教育。但是,就目前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形式及效果来看,大多还是集中在传统的方式。如“大拨轰”式的安全教育、学籍管理讲座、新生班会、军训等等,深入的、精细化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需要一线教育者继续探索和尝试。在新生职业生涯教育方面,很多引导与教育和新生专业概论混同,即认为专业概论中涉及了专业内涵、行业情况,就被认为对学生进行了职业发展教育。这样的教育,显然与我们上文探讨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以及新生的需要缺乏根本性契合。
反观当下新生阶段的职涯教育,针对新生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正在被逐步重视,除了开展一系列的生涯人物访谈活动(如外请优质校友的交流与讲座等)、朋辈活动(如高年级学生交流经验、引航活动等),也逐步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然而,课程开设是否达成了我们的预期?对课程的设计与预期是否契合现状?这些,都是摆在每一位职涯教育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2014-2015-1学期,我校针对经管、理学、文法、测绘四个学院开设了新生职涯必修课程。结课阶段,从学工部门组织的学风座谈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代表对于新生阶段开设职涯类必修课表示认同,认为通过参与课程,让自己对如何有意义地度过大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信息无疑可以带给一线职涯教育者极大的鼓励与信心,同时,也应正视当下职涯必修课所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师资数量紧张,授课力不从心 2014年职涯课程作为必修进入培养计划后,开课量激增。为保障开课质量,职涯教研室坚持小班授课(40≤),学期均需求师资量25人左右。师资主体为校内兼职师资,主要为一线学生辅导员。从精力层面来看,除了课程,他们还需承担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很难兼顾课程研究与讲授;从技能水平层面来说,95%的师资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未在授课前接受过相对系统的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对课程设计与组织技能缺乏。这些问题制约了对职涯课程的研究与探索,限制了课程的良性发展。
课堂组织形式相对单一,学生参与程度不一 比之于传统课程的讲授模式,职涯课程在组织与设计方面会更加注重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这些相对新颖的课程设计方式得到了学生较为普遍的认可。但是,不同的教师在驾驭课程方面的能力与经验有所不同,对同一个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引导也会效果迥异。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脱胎于北森TTT职涯课程模式(国内开设职涯课程的高校大多接受此类培训)对现有职涯课程架构与设计,需要被重新审视和梳理。其设计是否有效服务于课程目标?是否有助于引导学生参与课程?都需要职涯教育工作者探索和思考。
通用职涯教材与授课实践、学生需求之间缺乏深刻的内在联系 从教材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主要指向传统的通用职涯规划类教材内容单一、与学校学生实际需求脱节。当前市面通行的职涯类教材过于偏重理论化和理想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尤其是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发展缺乏必要的联系。因而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也很难参照讲解。虽然职涯教研室目前组织团队参与了全国高校就业特色教材的撰写工作,但教材的撰写与最终成书尚需时日。编撰一本契合本校特色、满足中低年级学生专业认知与个人职涯发展需求的教材是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新生研讨课是一种“在学生向大学转型过程中,在学术和社会发展方面帮助学生”的课程。这种课程是一种小型的基于讨论的课程,教师和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来交流信息和观点。
该课程发端于美国,就其发展历程来看,为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发展出了不同类型模式的课程。目前主要有两种:适应性转换课程和学术性转换课程。前者旨在引导新生认识大学生活,熟悉学校环境、学习资源,学会具体的学习方法;后者则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学习阶段的特点,初步体验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机,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实现学习阶段的顺利转换。美国相关教育调查显示:不同层次高校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各具特点。在美国的新生研讨课实践中,适应性转换主要应用于普通大学,学术性转换则主要应用于研究型大学。该课程模式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普及率高 目前该课程在美国高校普及推广,2009年的资源中心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报告显示,87.3%的美国大学开设了新生研讨课;
课程类型不断丰富发展 目前在“适应性研讨课”和“学术转换型研讨课”两大类型之下,各自发展出了不同的课程类型分支。适应性新生研讨课分为2种——扩展性新生教育课程和基础学习技能研讨课;学术性新生研讨课分为3种——单一主题研讨课、多主题研讨课和专业研讨课。
鼓励课程多元化发展 美国从未制定新生研讨课统一的目标和标准,全国调查的目的也是重在分享经验。美国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内容、课程属性、学分设置、教授主体等一直是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界承认各个高校的教师、学生、教学条件的差异性。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教学除了教授、教师,大量实践及研究显示:朋辈也是新生研讨课教学十分重要的资源。约翰·加德纳(1997)认为:同辈群体(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合作教学是新生研讨课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辈群体在新生研讨课中扮演了新生模范的作用,他们是教师与新生联系的重要纽带。
注重社会实践,拓展课堂,丰富资源 1999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将服务学习定义为以课程为基础的社区服务,整合了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活动,目的在于培养社会责任感。2003年,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开始关注新生研讨课与“服务学习”的结合。对学生来说,服务学习与新生研讨课有机结合,为其提供了实践机会,在服务方案的讨论和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而增进了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回溯新生研讨课的产生与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该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协助大学生应对环境转换,尽早适应新情境下的学习与生活,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动力,促动其投身专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新生研讨课”可以带给当下高校新生阶段的职涯教育诸多启示。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课程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美国的实践与研究表明,将学术性与适应性新生研讨课有机结合对新生的效果比较显著。而就职涯教育本身来说,亦需要探索实现两种类型模式的结合。刘秋颖、苏彦捷(2012年)对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本科生职涯教育研讨课模式进行了总结与梳理,指出:职业生涯教育,既可以融入学科教育中,又可以专门研发主题职业生涯课程。进一步的探讨将集中在两个方面,即融合职业认同发展教育与学科教育,以及建设“变革环境中的职业认同发展”新生研讨课。无论表现为何种形态,帮助本科新生科学认识现在完成学习任务与未来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都是多样化主题职业生涯课程的目标所在。这些,都为我们探讨职涯教育导向新生研讨课的多元化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课程教材编撰逐步规范化 目前,国内开设新生研讨课的高校陆续编撰了一些配合课程使用的教材,如南京大学的新生研讨课系列教材已经正式出版发行。但是职涯教育类新生研讨课教材的探索尚属空白,需要广大职涯教育工作者予以关注和研究。在已有素材和课程实践基础上,编撰契合新生研讨课需要的教材、读本:如渗透融合职涯教育导向的新生适应性教材、手册,或是编撰单行本职涯教育类教材等。
课程开设主体需要多元化 开课教师应由单一的教授群体拓展到职涯、心理、辅导员等学生事务管理群体,逐步遴选优秀朋辈典范,甚至可以尝试外请校友、企业HR或者直线经理人员参与研讨的组织与交流等,将多元化师资纳入新生职涯研讨课。
注重课程的评价与研究 在这方面,美国全国大一学生经历与转型资源中心做了很好的典范,然而目前国内对于某项课程的研究囿于资源、体制等原因还不能做到如此精细和广泛。职涯导向的新生研讨课更需关注学生的反馈与评价,着眼于课程是否带给学生职涯理念的改善、实践的促动,学生期待课程给予和探讨什么样的职涯主题和互动方式等。
注重课程管理机制的灵活与弹性 新生研讨课对开课教师技能水平,课程设计、组织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而,在课程管理层面,也需有新的考量。如对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工作量核算、课酬、课程建设经费、教学质量考核等应考虑采取更为灵活的管理方式,为课程建设营造更为宽松、接纳的氛围,调动开课教师积极性,扶持其良性发展。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项)资助成果 项目号14JDSZ3002 ]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招就处职涯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