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2016-04-13 17:58:01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6年11期
关键词:黄山文本教材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陈 静

读写结合,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陈 静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又是相辅相成的结合体。本文立足阅读课堂,探索如何优化读写训练策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鉴赏力,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语文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使用的教材和课表中阅读课与作文课是分开的,这样的教学设置人为的将“读”与“写”割裂开来,再加上一些教师对读写结合的不重视,导致课堂阅读“高耗”,而学生写作“低效”,读写呈现两张皮。本文针对于这一教学现状,探索有效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立足文本着眼点,搭建读写桥梁

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鲜明的着眼点和生发点,而训练学生“写”的能力,除了从宏观上引导学生选择素材,构建框架之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文本特点,深入挖掘文本中那些着眼点,不断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产生“写”的灵感,激发写作欲望,搭建一座读写之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这篇文字语言生动,用词细腻传神,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写花之佳作。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这一特点,师:每次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就觉得“冒”字用得特别好。生:怎么好呢?师:对啊!“冒”字好在哪里呢?不如我们读一读吧!只见孩子们捧起书,认真读起来。有的把“冒”字重读,有的干脆边读边从课桌下“冒”出来,看到孩子们愉快的神情,教师趁机激发孩子们语言的运用能力,师:如果让你写,你准备用哪个字呢?“冲”“顶”“钻”……教师对孩子们的回答充分的肯定,师:是啊,这么多的荷花从荷叶间冲出来,顶出来,钻出来,他们这是要去干什么啊?赶紧写一写吧!孩子们爱极了荷花,也爱极了这课堂,纷纷拿起笔,在纸上写起来……

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激发情绪,唤醒热情,让学生围绕“冒”字品读,在读中领悟作者用词的细腻、传神,进而紧扣文本着眼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创造能力,为学生接下来欣赏荷花的“盛装登场”奠定了感情基础。

二、紧扣文本迁移处,连接读写纽带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可见,阅读教学必须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现在入选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文章,教师可以针对文本情节进行延伸,让学生发挥想象,构建读写之间的纽带。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一课,文章以童话的形式,形象的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师引导孩子们练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描写土地变沙漠的词语,“黄沙漫天”“乱砍乱伐”,教师同时辅助于多媒体音画,当孩子们看到黄沙漫天的场景,听到呼呼的风声,他们深深地领悟到了“埋怨”“心疼”这些词里蕴含的深意,教师趁热打铁,安排了写作训练。师: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有人乱砍乱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情感积聚在心,自然流淌于笔端,学生们纷纷写起来,有的同学写:你们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们的土地都会变成沙漠,你们就会饿死。有的同学写:你们要是再乱砍森林,就会被洪水淹死。还有同学写:森林是个大水库,是空调器,它给我们人类带来这么多好处,我们应该感谢它……

当情感聚集在胸中,不得不吐,不得不发的时候,才能真正唤起了写作欲望。如上述案例中,教师借助于读为孩子们创设表达的氛围,让学生沉浸文本之中,围绕主题,拨动孩子们的心弦,从而引起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以读促写,最终实现读写共赢。

三、激活文本训练点,铺设读写轨道

每一篇文章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尤其在语言的运用和行文的结构上,或生动形象,或平实质朴,或整齐对称,或并列前行。怎样才能让小学生掌握文章语言美、结构美得方法呢?直接的传输未尝不可,但如果想让学生“悟其神,摹其貌”,还是要从“读”上下功夫,教师要善于找准读写训练点,在读写之间敷设轨道,让学生在“读”中发现,在“写”中提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一课,生动传神的描写三大奇松之“奇”,写实与联想结合的手法用得淋漓尽致,教师决定以此为训练点,实现由读到写的过渡。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作者把迎客松想象成好客的主人?作者又为什么把陪客松想象成绿色的巨人?这些描写中哪些是写实?哪些是联想?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黄山奇石”,要求学生以写“松”的方法写“石”。师:当我们深深陶醉于黄山奇松之中时,殊不知黄山的“石”也是奇异独特,为了让人们全方位的感受黄山,同学们不妨写一写黄山的怪石……练笔反馈后,学生笔下“石”不是很美,甚至表达不是很到位,但是,学生所写的片段中可以看到虚实结合的写法,从这个角度讲,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成功。

实现有效的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挖掘教材,找准训练点。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抓住“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以教材为梯,深入感悟,继而引导学生仿写,孩子们读了松的“奇”之后拾级而上,尽己所能,写出了石的“怪”,读写结合,相辅相成,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总之,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保证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顺利实施,教师必须有效挖掘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点,关注课堂动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读就读的透彻,写就写的愉快,真正抓住语文课堂的根,留住语文教学的魂,让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1】汪敏.读写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历练写作【J】.教师,2016(22)

【2】吴丽华.精工打造“读写结合”【J】.小学教学研究,2016(26)

猜你喜欢
黄山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黄山日落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登江阴黄山要塞》
中华诗词(2020年1期)2020-09-21 09:24:24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黄山冬之恋
金桥(2019年2期)2019-09-18 13:03:17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