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创造思想品德课堂的环境美

2016-04-13 17:43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区高新实验学校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9期
关键词:用语思想品德评价

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区高新实验学校 张 倩

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创造思想品德课堂的环境美

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区高新实验学校 张 倩

语言 艺术 评价 环境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初中思想品德有别于数学、物理等学科,它需要用大量的语言叙述实现教学目标,而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对象正处于凭借兴趣学习、情绪复杂多变的年龄。若教师一味的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必然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反之,若精心设计语言,变苍白为意韵,一定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熠熠生辉。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运用语言艺术,营造思想品德课优美的环境。

一、导入用语——会当凌绝顶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节课的开篇环节,课前导入承担着多重责任:既要新颖又要短小;既要简洁明快的引出话题,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精心设计导入用语:恰如其分的设计定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苍白无味的语言可能换来难以预知的“恶果”。例如:在一节“人生难免有挫折”的课堂上,教师选取了一段残疾人战胜挫折的视频,作为新课导入。播放一结束,教师便“直奔主题”:“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教室里突然变得鸦雀无声,课堂气氛也十分尴尬,无奈之下教师只好生硬的引出主题。由此可见,教师若不精修导入用语,只把学生当作服务于教学的感应器,最终只能是“投资大、成效低”。同时,这种模式也是与当今“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相背离的,长期使用这种模式,会让学生觉得“观看视频”不是老师的初衷,“谈感受”才是老师的真正目的,进而产生抵触情绪。

经过反思与总结,教师重新设计了本节课的导入语:“同学们,主人翁能否预知这场灾难的来临?你认为主人翁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设问抛出后,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例可举。通过讨论,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并能初步认识到勇气、坚强对于战胜挫折的重大意义,这又让本节课的难点(“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得以轻松突破。由此可见,针对性强、贴近实际的导入语更能引领学生达到预设的高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营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课堂情境。

二、转承用语——润物细无声

无数次的备课经验和课堂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课前导入到正文教学、还是重点把握到难点突破,教学中每个环节的过渡都离不开转承语。如果需要一个类比,那么转承语对于每个环节的意义就好比鱼线对于珍珠的意义:散乱的珍珠只有被鱼线完美串联,才能华丽转身,实现自身价值。例如: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为了从“自信的重要性”过渡到“唱响自信之歌”,设计了如下转承语:“既然大家都有了自信的意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走向自信的方法吧。”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疑惑与不解。不难发现:学生是因为不理解什么是“有了意识再找方法”才产生畏难情绪,实际是授课教师混淆了教学思路和转承用语,才让环节之间的过渡变的牵强附会、生硬苍白。

那么转承语对各个教学环节到底有多少意义,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案例总结出来。因为需要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反复“切换”,所以在设计“世界文化之旅”这一内容时,教师采用了如下策略:当学生从端午节联想到了屈原时,他随机加上一句陈述语—“屈原和哥白尼、但丁、莎士比亚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当学生引经据典,讨论黄鹤楼的历史典故时,他又随机加上一句设问语—— “你们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闻名遐迩的瞭望塔呢?”问题一提出,各小组之间便你抢我答,各抒己见,也使得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讨论中得以各个击破。

品味之余,我们可以感受到:转承语的精心研磨,能让环节之间的衔接顺滑流畅,也能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犹如春风拂面、春雨润物般清新、自然。

三、设问用语——犹抱琵琶半遮面

关于课堂设问语,曾被被做过无数次的研究,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节课中,每位老师的提问次数高达二十次以上。值得探讨的是:这些提问是自问自答还是有问有答;问题的设置是有价值的还是毫无意义的;提问的次数是否与教学效率呈正比关系。众所周知:无论是新课标还是新课改,都不同程度的强调要实现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转变,着力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想要实现如此大变革的课堂,就要要将教师的自问自答模式转变成有问必答模式,那么如何让一直没有机会“说话”又不敢“说话”的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呢?想要真正的突破这个瓶颈,教师就要充分的运用语言艺术引导学生放下包袱、畅所欲言。曾经观察过一位教师设问用语:他试图通过提问,让学生讲述人格尊严被侵犯的事例,却发现没有一个学生举手。为了打破沉寂,便连抛了几个问句:你们的自信呢?你们的激情呢?你们的乐于助人呢?当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如此赤裸裸的激将法只能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凝重。相比之下,另一位老师的方法确是略胜一筹:由于是借班上课,授课教师无意间请起一位调皮任性的学生回答自己预设的问题,然后该生只字未答,满脸不屑。本以为教师会尴尬无措,但他确是异常的镇定且满脸微笑:”抱歉,我打扰了你的思路,请你坐下来继续思考”。可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分钟,授课教师仍在“苦苦”的找寻接近答案的学生,忽然间,那位调皮的学生信誓旦旦的站起来,准确的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许和掌声。当然,这节课的出彩之处给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过于直白的设问会让学生感到拘谨,尤其是关联到学生个人经历的设问则更需要精心雕琢;对于异地授课的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能会一波三折,但是半推半就、半清醒半迷糊的语言设计无疑是最佳策略,因为美丽的课堂乐章往往都需要需要千呼万唤、千锤百炼。

四、评价用语——横看成岭侧成峰

课堂评价是教师依据学生性格和答题内容做出的及时反馈,是“即兴创作”,也是“课堂中的实时评语”,是实现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的重要形式。曾有人云:课堂中,充满魅力的评价,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因此,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评价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曾经设计过两组活动并给予了不同的课堂评价。第一组活动是教师出示辨析题:“依赖就是依靠,以后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忙”。学生A回答:“老师,我觉得这个观点不正确,目前我们的能力有限,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比如我要学会洗衣做饭就需要父母的帮助;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就需要老师的帮助,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依靠和依赖混为一谈。”伴随着同学们欣赏与钦佩的眼光,教师随机送上一句评价:“你用具体的事例帮助老师解决了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非常了不起。”之后的课堂上这位学生一直保持着积极兴奋的状态,甚至来不及举手,他就直接坐在位子上抢答。第二组活动是教师请B学生朗读教材案例。由于缺乏自信、加之方言较重,B学生的表现欠佳,教师也只是一句简单的评价:“平时注意多读多练,请坐。”在后续的课堂中,B学生再也没有抬过头、举过手。

虽然是刻意设计的活动,却可以真实的感受到课堂评价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从本质上讲,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渴望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所以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表现给予具体的、针对性的评价。费尽心思设计课程,“强迫”学生自尊自信与借用课堂情境、巧用评价艺术引导学生自尊自信,后者的效果要好很多。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以讲授为主的学科,它需要用形象、风趣的语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用语思想品德评价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礼貌用语大家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