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威名
黄玉斌,中国体操的传奇教练
◎文/杨威名
板块邮箱:chenlei04@126.com
老年体育版主编:马雨桑
参加完了2015格拉斯哥世锦赛,面对记者采访,黄玉斌随口说了一句“这是我最后一届世锦赛了”。看着他这段时间因为吃不好睡不好而熬得有些憔悴的脸,记者们不免有些伤感。
很多人看到的是他严厉、霸气、精力十足的一面,然而事实上,每一次大赛对于黄玉斌来说,都是一次煎熬。越是紧张的时刻,他越不愿意说话。除了训练场和赛场,他几乎不出门,也不去食堂吃饭,实在饿极了就在房间里泡一碗面。睡眠也不是很好,有时候甚至需要借助酒精的力量才能睡上一会儿,脑子里想的都是比赛,人员配置、上场顺序、难度运用、对手情况……一遍又一遍地琢磨,耗尽了心神。头上的白发、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时常报警的胃,都是一次次煎熬留下的印记。而这一次,只是他人生中几十次煎熬中的一次,倒数的一次。
从1985年走上工作岗位至今,黄玉斌在中国体操队教练员的岗位上已奋战了整整31个春秋,他的业务水平在国家队中绝对首屈一指。体操规则不仅十分复杂,而且经常会出现一些新的修订,即使是在国家队中也没有多少人能完全讲清楚,但是黄玉斌能,他总能在第一时间读懂规则,并很快付诸实践,这也是他屡次打造出奇兵的关键。当年他的首批世界冠军弟子樊迪、李小双都曾受益于此。对于中国体操来说,黄玉斌所取得的成功可谓空前绝后,这样一位功勋教练的卸任,难免令人感慨万千。
体操中心内部人事复杂,派系之间暗流涌动,黄玉斌在中国体操队的几十年里也是几经沉浮。北京奥运会以后,一度也曾有黄玉斌卸任体操队总教练的谣言,让他在中国体操队的境况一度很尴尬。面对媒体,黄玉斌解释说,“我现在只是不直接带队了,而是从事宏观管理,但我依然是总教练,从未卸任。”为了说清楚他的工作性质,他甚至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他现在的角色,“就比如说是个老师,我以前要亲自给学生上课,现在我不直接给学生上课了,而是给老师上课,然后让这些老师再去教学生。”
听了黄玉斌的解释,记者们明白了,其实此前媒体说他“卸任”并非完全是错的,如今他在队中扮演的角色与以往相比,确实有很大的不同:以前他是手把手带队员训练,如今更多地是从事行政和管理工作。角色的转换似乎也暗示着,黄玉斌在中国体操界的身份和地位正悄然发生变化。
北京奥运会之后,原体操中心主任高健面临退休,而继任者最大热门自然是黄玉斌。论职位,身为副主任的黄玉斌是体操中心除高健之外职位最高者;论业务,黄玉斌手下走出的世界冠军之多无人可比,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更是一次不可复制的辉煌;论传统,从张健到高健,体操中心的主任一直都是体操队的功臣,是内行专家,而黄玉斌绝对能够将这一惯例延续下去……种种理由也使得外界几乎一致看好黄玉斌升任体操中心主任一职。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出乎包括黄玉斌在内的很多人的预料,原田管中心主任罗超毅平调到体操中心,这次体育总局的“轮岗”调动让黄玉斌多少有些失望。当时,体操中心内部也有一部分人替黄玉斌鸣不平。但是让记者们意外的是,黄玉斌很快就平静下来,在谈到罗超毅时总是显得颇为大度,并给予这位新上级高度评价。他说,罗超毅是体育博士,对体育、对管理有较高造诣,同时他还否认了所谓的“外行领导内行”之说,他说只要热爱这个项目,中心分工明确,沟通融洽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中国体育历来有“教而优则仕”的传统,像袁伟民、蔡振华他们就是中国教头的成功楷模。在北京奥运会上,记者采访黄玉斌时就曾问过他一个这样的问题:不出意外,北京奥运会后一大批金牌教练都急流勇退了,你有没有想过“弃教从政”?当时的黄玉斌笑了,欲言又止。
其实,体育圈内的人都知道,体操中心内部人事关系非常复杂,黄玉斌早已心生倦意,这样一个只善于用成绩说话,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老好人,做不到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雅典奥运会惨败后,总教练黄玉斌成为众矢之的。在雅典奥运会结束后两个月,国家体操管理中心就迫不及待地召开了党委会小组会议,决定中国体操队将采取队委会领导下的主教练责任制,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将不再负责教练小组的工作,这也意味着黄玉斌将不再亲自带队训练。
黄玉斌不会忘记,悉尼奥运会上打了大胜仗之后,国家体操中心曾宣布继续任命他为国家队总教练,并且将原来的领队负责制改成了总教练负责制,而且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体操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如今在体操队遭遇挫折时,他却成了“替罪羊”。当时,很少有人知道,黄玉斌实际上就是用“下课”承担了雅典失败的主要责任,他被安排到党校去学习,一学就是一年半。在他离开的那段日子里,国家体操中心相关领导将李月久从美国请了回来,并在媒体上宣传,李月久回来后将用欧美最先进的训练理念重塑中国体操……
然而,在黄玉斌暂别体操队期间,队里的气氛却发生了复杂的变化。黄玉斌曾透露,他偶尔会进体操馆看看,“我被当时的场面惊呆了,队员们都萎靡不振地坐着,完全动不起来。体操馆里的气氛也特别压抑……”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体操凭什么东山再起?
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层领导得知此事后,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还是让黄玉斌回来。可是,让中心领导尴尬的是,当时他们已经把李月久从美国请回来了,一心想报效祖国的李月久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记者还清楚地记得,2006年在天坛公寓采访李月久的场景:久居国外的李月久很有风度,对人客气,谈吐得体,可是当记者追问他在体操队到底是什么职务时,他给记者讲了半天,也没有说清楚具体的职务……后来,记者得知也正是在那个时候,黄玉斌又回到了国家体操队,当时距离丹麦奥尔胡斯世锦赛还有三个月时间。
黄玉斌曾回忆道:“回来后,我发现队伍变化太大了,可以说是支离破碎,队员们普遍信心不足,原本能做的动作都已经不成套了。”为了队员,为了一口气,黄玉斌硬着头皮干,“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我就开始想,明天该怎么办,要解决什么问题……队员们把那段时间称为魔鬼式训练。我说,我们一起咬牙吧,这一年我们肯定艰苦,但我们必须要渡过这个难关。”当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那次世锦赛是黄玉斌证明自己的最后机会,如果体操队能取得好成绩,那么他会干到2008年;如果成绩不好,他将彻底“下课”!而且据黄玉斌透露,当时,包括很多人都并不看好他翻身的机会,为了让他承揽责任,出征时甚至还让他担任中国体操代表团的团长。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虽然中国体操队困难重重,可是在那届世锦赛上,国际体联修改了规则,给中国队带来转机。业内人士都知道,每一次规则的修改都会带来一些队伍的崛起或者一些队伍的落后。尽管雅典失败,尽管留给黄玉斌备战世锦赛的时间有限,但是这位执著的东北汉子凭借自己扎实的业务能力,带领教练组的成员积极地学习研究新规则,探讨对策,吃透规则精髓。那段时间,他把自己的一切都赌在了中国体操上。
面对着CCTV和全国各大媒体的记者,他语出惊人:“如果中国体操队这次不得金牌的话,我就去跳楼。”听似赌气的话,或者里面应该掺杂着玩笑因素,但是他一脸格外认真的表情,让大家猜测连连,又担心到时候说出来的话圆不回来。
在黄玉斌的不懈努力下,中国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男子团体冠军,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全能冠军……那一次中国体操队一共获得了8枚金牌,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而且每一枚金牌基本上都是凭借压倒性的优势获得的。在那一刻,黄玉斌的能力征服了奥尔胡斯、征服了对手,同时也深深地打动了总局领导的心,赢得了足够的信任,他终于可以和自己的弟子们携手征战北京奥运会了……
这几年,中国体操面临着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很多人对体操的印象基本停留在了“训练苦又累”、“抑制运动员生长发育”的层面。黄玉斌也知道,北京奥运会之前十年的体操人才状况远远好于现在,如今,愿意让孩子练体操的家庭大幅萎缩,人才选拔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2015年,第4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英国格拉斯哥落幕,这是黄玉斌的最后一次世锦赛,也是一届在国内没有受到重视的体操世锦赛,中国队在这一届世锦赛中共获两金两银四铜,创下近几届世锦赛的最差战绩。可以说,中国体操正面临着竞技成绩下滑、项目发展不力的“双重隐忧”。李宁、李小双、李大双、陈一冰、杨威、杨云、刘璇、程菲……曾经的中国体操,辉煌无限,涌现明星无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子体操队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团体金牌,引起国人一片沸腾。可见,当时的中国体操是如何受到国人瞩目。
时过境迁,如今的中国体操面临的却是战绩与关注度的双重打击。从某种意义上说,成绩下滑还好办,大不了苦练本领、努力提高就是了。但是,如果没人关注了,那么项目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在1994年至2014年举行的几届世锦赛上,中国体操男队曾十次夺得分量最重的男团冠军。然而,这支“梦之队”现在已经悄悄走下了王座。2015世锦赛,由于队员年轻、临场发挥欠佳等原因,中国体操队的小伙子们在男团决赛中仅获季军。中国体操男队21年来首度“落马”,按理说是不小的新闻,但赛后在国内却未掀起太大波澜。体操这个中国传统优势项目,已经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
在没有受到过多关注的时候,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只能无奈用“艰难险阻”“顶住压力”来形容中国体操参加本届世锦赛的全过程。对于这位为体操奉献一生的老人来说,这也许是他执教的最后一届世锦赛。他最希望的是,中国体操能够在里约奥运会看到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