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视角下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路径探析

2016-04-13 14:15张天伟杨泽国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理念发展

张天伟,杨泽国

(1.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2.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 广州 511053)

民本视角下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路径探析

张天伟1,杨泽国2

(1.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2.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 广州 51105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把共享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和归宿,这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现阶段,以“民本”视角建立健全的兜底机制、重点机制、制度机制、预期机制,对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民本思想;共享发展理念;实现路径

民本,顾名思义,以“民”为本。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里,“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治国之道中,“民本思想”倍受拥戴;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上,“民本思想”众望所依。“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政治演变进程中蕴含丰富的内容,现存最早的文籍《尚书》有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由此“民本思想”的胚胎出现并孕育于儒家思想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理念中,此后无数先贤都大力宣扬“民本思想”。历史实践证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能拥君亦能推君,“民本思想”的治国理念对国家政治上的长治久安、经济上的和谐发展、文化上的共同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国内外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事业创新和继续进步的思想资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表示:“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1]共享发展理念已被提升到治国的战略思想中,是“民本思想”理念在治国方针政策上的阶段性体现,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卓绝独步。

1 民本视角下共享发展理念的相关论述

1.1 民本思想的历史审视

发端于商周、胎息于《尚书·五子之歌》、孕育于孔子、发展于先贤大力宣传的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的治国理念中,一向被视为徳化君、制约权、安定邦的思想武器。[2]主要主张“以民为本”,其中“民”是相对于“君”的普天之下之“民众”,“本”是“根本”,“以民为本”则是以普天之下之民众为根本,体现“贵民、恤民、安民”的治国之道。儒家思想声称:“重民、爱民、利民”;范仲淹有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黄宗曦亦云:“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诸如此类的文人墨士所言使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并反复对此实施一系列的论证、诠释、传播,或是从不同角度进行补充。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民本思想正是实现封建君主专制的长治久安和政治追求而被继承和发展的,其最终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以求得政治稳定、天下太平。

1.2 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共享发展理念,即关于共享发展的观点、认识和思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指引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发展战略写入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规划中,并明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共享,历史唯物主义也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因此,发展的过程已然依靠了人民群众,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群众,发展的成果也理应要由人民共同享有。共享发展理念要求各级部门要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在实施过程中,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1]

1.3 民本视角下共享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蓝图的关键一笔,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和创造力。回望改革开放至今的历程,在政治上,社会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并日臻完善;在经济上,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业生产实现了历史性和现代化跨越,工业生产水平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生产技术落后的状况,“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进一步推动了win-win战略;在文化上,全民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倡导人的思想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也正是由于如是迅速发展,各个方面矛盾日渐突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区域间、人际间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发展的天枰愈显不平衡性。正如刘易斯所述:“发展必然是不平等的,因为它不会同时开始于经济的各个角落”。[3]千百年来的“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患寡而患不均”等民本思想渗入到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价值理念中,从民本视角探析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路径颇具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处在一个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中,并且这个整体和系统内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历史观的高度强调和重视了人的发展,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共产党宣言》中,马、恩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阐明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有人才能进行实践,人只有也唯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超过其他哲学流派,关键在于它以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来获取和显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科学路径,进而真正实现了“以人文本”。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者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呼吁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强调和重视人的历史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表述:“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点,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差距”;[4]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党的十五大指出,“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实现人的共享发展思路逐步成熟,2015年10月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把共享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地论述,标志着共享发展理念的最终成熟。基于治国理念的信仰脉络,重视人的发展,从民本的视角探析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路径颇具历史和现实意义的重要性。

2 民本视角下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内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做了深刻的表述,主要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大对革、民、边、贫地区的转移支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八个方面进行阐释。[1]准确理解民本视角下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内容,需要把握好这八个方面的本质意义。

第一,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增加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要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着手,切实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增加社会服务供给要把握好共建、共享、共富的关系。[5]

第二,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改革开放至今,国家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大力提高,同时,人际之间、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革、民、边、贫地区的经济水平大大落后于改革开放试验区。实现共享发展,就是要加大对这部分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扶贫脱贫扶持制度,建立健全扶贫体系。

第三,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性无庸赘述,百年大计当教育为本;教育是强国之路、兴国之要、立国之本;今天的教育才有明天的科技和后天的经济。现阶段,国家正在试行的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教育,逐步推进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免除学杂费的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民本思想的内涵。

第四,促进就业创业。受读书就是出路的传统理念的影响,随着受教育的机会逐渐公平,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包分配”的就业观已经不适宜现阶段如此庞大的大学生群体。鼓励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实行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成为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焦点。

第五,缩小收入差距。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工资水平普遍提高,日常生活消费也越来越高。但是,一些地区或一些行业的劳动者收入和经济增长不协调,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呈现负相关。民本视角下的共享发展理念强调要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共享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对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有所裨益。

第六,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民”是国家之根本,“民”有保障国家才有保障,实施全民参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民统筹是民生诉求。

第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国阳光体育运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映衬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作为社会个体的个人一方面要注意身体锻炼,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制定完备的医疗设施作保障。十三五规划中的共享发展理念提出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规范药品价格,解决城乡居民“看病”的现实困境,同时也强调食品安全战略问题,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提供不可或缺的保障。

第八,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满足农业经济所需的体力劳动,国家鼓励“人多力量大”,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脑力劳动者创造的生产效率提高,国家根据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与时俱进提出“少生优生,幸福一生”。而今中国的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问题趋势严重,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共享发展理念倡导全民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全面实施二胎政策。

3 民本视角下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对策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谈到,“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真正分流到众人手中的行为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6]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共享发展理念为经济发展成果分流到大众手中提供了高度可能性,要把这块正在做得更大的大蛋糕合理而可能地分到大众手中,必须建立健全合理的实现机制,使共享发展理念变为现实。

3.1 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兜底机制

兜底,指为使某一概念得到周延而设置的一种条件或规范的最低限度。共享发展理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民生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要实现这些目的的前提就是要建立健全的兜底机制,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坚守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和社会保障安全的底线,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硬任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7]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和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过程中,要清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做到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考核。按照中央统筹完善扶贫责任制,不能触碰“红线”、“底线”、“高压线”,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贫有吃穿。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在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引进工作单位和扶持创业,提供就业机会,降低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现实可能性。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时要结合当地消费水平,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3.2 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重点机制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做事情看问题要做到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号召党和人民要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将具体措施落实到实处的过程中,要抓住共享发展理念中的重点问题。当前,我国的重点问题就是民生问题,就是教育、就业、社保、医保、环保、低保、扶贫等问题。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宜勇指出,民生问题不仅事关民众的基本生活质量,而且事关社会公正、社会安全以及经济内需拉动等重大事项,民生问题在“五年规划”中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十三五”规划会将民生问题的关注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未来五年民生面临的突出问题应该得到极大改善。习近平同志也特别强调,要保障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因此,在增加社会服务供给时,要正确处理共建和共享的关系,切实提高二者的效率,强化政府职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标尺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重点机制。

3.3 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制度机制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游戏有一定的规则,一纸合同有一定的条款。同样,一个国家的发展理念战略,也要制定一定的制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一是要完善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下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机制。做到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各级政府要明确分工和责任,把反映共享发展理念的工作一层一层分解下去,同时也要强调创新方法和控制过程,保证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二是要完善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监督制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中对未来蓝图和通向未来蓝图的道路做了详尽描绘,党和各级政府在领导人民群众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贯彻落实监督制度,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实施战术进行监督控制保障达到战略目的。[5]“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时而制”,在实施监督制度过程中,对阶段性取得的成就进行可能性科学性地评价,适时调整不符合发展路径的战术计划,为实现共享发展理念成为现实提供可能。

3.4 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预期机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实现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邓小平同志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各项任务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大局,党的各项工作都要配合和顾全这个大局”。正是有这样的战略思想,党和各级政府在贯彻落实战术分工时,有明确的预期作为标杆,以此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历史和实践证明,引导预期在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确立保障基本民生、注重机会公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战略,也应该有明确的预期作为引导。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要提高到什么程度,教育质量要实现什么目的,就业率要达到多少个百分点,最低工资标准怎么制定,社保医保参保比例多大,人口要达到何种均衡状态,这些问题一定要明确到各级职部门,真正从民本的视角实践共享发展理念。

4 总结

民本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都具有深厚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渊源,人都是求发展的。以民本的视角探析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路径,建立健全的兜底机制、重点机制、制度机制、预期机制,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共享发展理念是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创新之举,也是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更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理念,顺应了大众的期盼,把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作为战略目标,反映出我们党与时俱进,根据我国发展规律提出新的认识和新的发展理念,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保障。

[1]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10-31(1).

[2]胡波.20世纪中国民本思想研究述评[J].学术月刊, 2001,05:85-90.

[3]叶南客.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创新与终极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2016,(01):4-7.

[4]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

[5]刘武根,艾四林.论共享发展理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1):91-95.

[6]韩喜平,孙贺.共享发展理念的民生价值[J].红旗文稿, 2016,(02):15-18.

[7]赵满华.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实现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6,(03):7-13+66.

责任编辑:邓荣华

D03

A

1672-2094(2016)05-0008-04

2016-08-15

张天伟(1992-),女,贵州桐梓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15级硕士研究生。

杨泽国(1990-),男,河南安阳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

猜你喜欢
理念发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凸显理念,学也张扬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