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日山
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科研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浅谈新闻中的人名翻译
乌日山
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科研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摘要】媒体新闻六要素是指何人、何地、何时、何事、何故、怎么样,概括起来就是5个W和1 个H,作为六要素之一的who(何人),翻译起来相对很简单,但是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笔者结合一些新闻事件简单的谈谈对于新闻中人名翻译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人名翻译约定俗成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新闻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新闻工作者面对很多新闻事件即使不亲临现场也能整理出一条新闻。而对于外国新闻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翻译,但是由于存在文化差异,同时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用法,让人名翻译或多或少会有一点难度。
作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者主要参与者,对其人名进行准确的翻译能够帮助受众很好地记忆新闻事件。2011年5月,策划“911事件”的恐怖分子头目被击毙,一时间关于击毙行动的报道铺天盖地,但是笔者发现有些报道将人们印象中的“本·拉登”(Bin Laden)翻成了“本·拉丹”,而且一些权威媒体也采用了“拉丹”这一译法。据新华社相关负责人解释,Bin Laden译为“本·拉丹”更恰当,“拉登”最早是广播电视媒体根据英语或者汉语拼音的发音,“望文生音”而产生的读音,而Bin Laden这个名字来自阿拉伯语,在阿拉伯语系中根本没有“登”这个音节,“丹”才是正确的发音。可“本·拉丹”的译法没有被大众完全接受,后来包括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的时候也还是使用“拉登”的发音。
之所以会有这种结果,笔者认为,和新闻本身有很大关系。新闻简单来说就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受众在接受新闻事实的时候也会将事件中具有辨识功能的词一并接受,所以较早的翻译即使存在纰漏也会被受众接受。虽然“拉登”的译法有待商榷,但是如果进行统一修改将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仅报道相关事件的媒体都需要调整译法,而且需要对译名更改进行说明,结果会造成新闻资源的一种浪费,期间还会因为受众误解而影响新闻的传播,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受众认可的“本·拉登(Bin Laden)”翻译会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译法。类似的例子还有法国著名科幻作家Jules Verne的译名,Jules Verne翻译为“儒勒·凡尔纳”,这种译法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但如果按照法语译名,Jules应该译为“朱尔”。但是由于人们普遍接受,所以没有进行修改。虽然有些人名翻译可以靠“约定俗成”,但是译者在翻译一些突发事件或者具有影响力的新闻参与者姓名的时候应该有全面的考虑,不能把“约定俗成”作为一种借口,而忽略新闻报道本身追求的严谨性和真实性。
人们的名字多少都会因为男女有别而有所不同,但是在翻译中如果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进行主观翻译,笔者认为也是不妥的。熟悉英国文学的人对于Watson这个姓氏不会感到陌生,《福尔摩斯探案集》里面华生医生的全名就是John Hamish Watson,译为约翰·哈米什·华生,读者们称呼他为华生医生。英国女演员Emma Watson,凭借出演“哈利·波特”电影系列而名声大噪。2014年,Emma Watson在联合国发表关于女权的演讲,如果要对这条新闻进行翻译,人名是不是应该译为“艾玛·华生”?结果笔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媒体普遍采用的译名是“艾玛·沃特森”或者“艾玛·沃森”。对于这种情况,笔者的理解是:也许有些人不喜欢让一个年轻的女演员和一个中年的男医生同姓吧。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百度搜索确实有“艾玛·华生”的相关信息,搜索结果大概有一千一百多条,而“艾玛·沃特森”或者“艾玛·沃森”的搜索结果超过二百万条,受众更能接受哪种译名已经显而易见了。
为什么同一个姓氏会因为性别不同而有不同的翻译结果?首先,不少姓氏确实具有性别指向,像中国的母、姚、姬、姜等姓氏,都包含了一些母系社会的痕迹,甚至连“姓”这个字本身也是一样的。其次,如果在生活中一个男人姓名偏女性确实会让人感到奇怪。但是笔者认为新闻翻译毕竟不是小说翻译,新闻所传递的真实性要优于新闻的可读性,起码在新闻人物姓名的翻译上应该坚持这一点。如果需要表明新闻人物的性别,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词汇进行表明,比如Mr.(先生)、Miss(小姐)、Ms.(女士)。而且“同姓不同译”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是,当介绍一家人的时候,不断修改汉译姓氏会给受众带来误解。例如,在某次活动中,来了一对姓Hathaway的父女,如果报道中译为,这是海瑟薇(Hathaway)小姐和她的父亲哈撒韦(Hathaway)先生,就会让受众对新闻中的人物关系感到不解,观众的注意力本应该关注活动,但是现在却分散到这对父女的关系上,影响新闻本身要传达的内容。
古代不少东亚国家都受中国的文化影响,所以汉字在东亚文化圈还存在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在日本和韩国。在翻译一些日文姓名的时候,有对应的中文的话应把日文特有的汉字照写转换为中文汉字,如“秀明”应写为“泷泽秀明”。在2016 年3月,一场围棋较量中就出现了类似的失误。当时人工智能程序Alpha Go与韩国棋手进行围棋大战,笔者注意到,有时候报道韩国棋手的名字是“李世石”有时候则是“李世”,根据笔者找到的资料,之所以会出现差异是因为“”是一个朝鲜汉字,大部分韩国人都用汉字取名字,这名棋手登记的汉语名字是“李世”,但是传入中国后却因音译被误写成为“李世石”。事实上,“”和“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在中文里念做shí,在韩国常被用在人名或地名中。因此笔者认为,既然“”能在输入法中找到,就应该使用“李世”的翻译。
还需要提的一点是,这场围棋较量被戏称为“人狗大战”,人是指李世不用说了,那么机器为什么叫做“狗”呢?因为Go跟“狗”谐音,所以就被网民戏称为“阿尔法狗”。其实Go有一个少见的义项就是围棋,所以如果对Alpha Go这个名字进行翻译,Alpha用音译,Go用意译,应该译为“阿尔法围棋”。
要做好新闻翻译,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操作实践,人名翻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也是经常被忽略的一部分。虽然在《新闻翻译教程》中有常见人名英译,翻译人名的时候也有姓名翻译规则,但是相对于其他几个新闻要素,人名的作用要单薄得多。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人名翻译乃至新闻翻译都变得更加戏谑,更加随心所欲,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从人名的发音、拼写以及翻译规则中找到合理的翻译。因为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仅是新闻翻译的要求,也是新闻传播应具有的素质。
责任编辑:孟宪超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751(2016)04-0011-03
作者简介:乌日山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科研所助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