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和途径研究
——以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6-04-13 04:24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安徽桐城231400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601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桐城派桐城黄梅戏

开 健(1.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 安徽 桐城 231400;2.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 安徽 合肥 230601)

桐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和途径研究
——以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开 健1,2
(1.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 安徽 桐城 231400;2.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 安徽 合肥 230601)

桐城文化有着丰富的资源,如桐城文学、民间文艺、文物胜迹、桐城名士、黄梅戏、桐城教育、民俗文化、土特产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桐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让桐城文化进入课堂教学,编写校本教材,开展实践活动,建设校园文化等,初见成效;且具有“示范效应”,既影响到本校的学生(未来的人民教师),又促进了本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为中小学、其他师范院校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提供借鉴作用。

桐城文化;课程资源;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本课程

桐城为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桐城文化借桐城派之名闻名遐迩。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素材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价值。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担负着培养基础教师师资的重任,它没有理由不关注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将桐城文化纳入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视野,是教师教育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最切实的关注,具有“示范效应”。这既影响到本校的学生(未来的人民教师),使他们具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能力;又可以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可以为中小学、其他师范院校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提供借鉴作用。

1.桐城文化课程资源的内容

桐城文化是生活在桐城这块土地上的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所展现出来的是桐城人民“共同的语言习惯、行为方式、价值框架和一种集体的自我形象”[1](p78)。

但本文中的桐城文化特指明清时期在安徽省桐城县境内出现的所有文化的总和。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以儒家学说为精神支柱,以人伦关系为核心关注,尊奉孔孟之道与程朱理学,倡导忠孝节义。其最大亮点是承继唐宋八家文统,尊崇程朱理学。桐城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独特的,典型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桐城文化借桐城派雄踞清代文坛二百余年,波及全国的影响,使得发源于桐城的桐城文化又不局限于桐城,而是具有传统文化范本的价值。

师范教育中,基于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一项工作。“课程资源通常指为保证教育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信息资料。”[2](p24)桐城文化是可以作为课程资源来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桐城文化课程资源的内容主要有:

1.1 桐城文学

桐城文学包括桐城文派、桐城诗派和桐城文论。

有清一代,“今天下古文者必宗桐城”(李鸿章语),桐城文派树帜清代文坛200余年,先后聚集作家1200余人,其声势之大,影响之广,为中国文学史所仅见。桐城亦有“诗派”,明清两代能诗者达1000余人(据徐璈《桐旧集》),女诗人近百家(据《桐城名媛诗钞》),诗人有集的多至600余家。桐城派文论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和总结,戴名世主张“言有物”、“修辞立其诚”、道法辞兼备,方苞提出“义法”主张,刘大櫆提出“神气”说,姚鼐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备”及“神、理、气、味为文之精,格、律、声、色为文之粗”二者合一的创作主张和“阴阳刚柔”的文章风格之说,把古文理论推向高峰。

1.2 民间文艺

桐城民间文艺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包括民间故事和传说、民间歌谣、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谚语、民间工艺美术等。它直接来自桐城人民的创作,反映了桐城民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底蕴深厚,是桐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文物胜迹

桐城历史遗存相当丰富,文物古迹个性突出。全市已发现重点地面文物500余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馆藏文物11000余件。

1.4 桐城名士

灵山秀水孕育了桐城儿女,代有人豪。新编《桐城县志》人物篇收录全县人物达1335人。明清之际群贤辈出,科第贡生以上近1400人,其中进士280人。20世纪以来,桐城人文依然昌盛,精英名流璨若星辰。他们中有美学泰斗朱光潜,东方大哲方东美,史学大师严耕望,音韵学家方孝岳,新月派诗人方令孺、方玮德,将军外交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始人章伯钧,文史大家叶丁易、马茂元,生物学家孙祥钟,计算机之父慈云桂,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另外,清末由吴汝纶先生创办的百年名校桐城中学,被誉为“人才的摇篮”,从该校毕业的钢铁大王孙德和、物理学家吴杭生、大地测量专家宁津生、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分子细胞专家程和平,先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1.5 黄梅戏

黄梅调演化成为黄梅戏,桐城是重要地区之一。严凤英、琚光华、张云风等,都是桐城人,他(她)们为黄梅戏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52年,桐城成立黄梅戏剧团,这是全省最先成立的专业黄梅戏剧团。五十多年来,桐城黄梅戏剧团上演了一百多个大型剧目,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先后获得了省展览演出奖、“田汉戏剧奖”剧本奖、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金黄梅”奖。《胭脂湖》、《桐城六尺巷》还被中央电视台搬上荧屏,走近千家万户。

1.6 桐城教育

桐城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桐城名谚“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妇孺皆知。《桐家育儿经》说:“勤读苦学知书理,学富五车天下行。纵然不把文墨就,也算知书识理人。读得书来无价宝,一事成来百事成。”因此,从明清至今,桐城教育就比周边县市发达。“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清人马其昶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桐城教育的状况。明清两代,桐城出举人900多人,进士280多人,其他县市无法比肩;未入仕途的知识分子多以教书为职业,读书作文,习字绘画,相沿成习,蔚然成风,人才荟萃,景象壮观。

1.7 民俗文化

曾经在中国文坛上独领风骚的桐城文派,以其强大的文化、精神力量深刻影响着这块土地上人民群众的行为和意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徐庶、叶濒主编的《桐城民俗风情》(黄山书社2002年版)从“岁时节日”“婚姻生育”“建筑交通”“生产器用”“饮食特产”“家什服饰”“文化娱乐”“交际信仰”等八个方面对桐城民俗风情做了详尽的介绍,可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参考。

1.8 土特产

“小花茶、大板栗、油桐油茶金六谷,春华秋实满山岗;凤凰鱼、大闸蟹、老鳖黄鳝长臂虾,随波逐流涌江湖。”这首民谣展现了桐城的风物特产。

2.桐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任何种类的资源只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并被看作资源为师生所用时,才能在教学中变得有意义。”[3](p37)因此桐城文化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需要通过筛选机制的过滤才能确定。一是教育哲学,二是学习理论,三是教学理论。[4](p60)遵循价值取向性原则、目的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对桐城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系统地调查,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要求进行资源选择,通过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有效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并融入到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去,这才是桐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方法。桐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具体路径有:

2.1 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桐城师专以培养小学各科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为主体,兼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为此,将桐城文化忠诚务实的报国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谐共处的处世理念、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独树一帜的创新风格等文化特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提出“读桐城散文,写天下文章,成创新人才”的育人目标,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学校特色的培育。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继增加了桐城文化专题教学内容,规定了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要求,为桐城文化进课堂、育人才提供了保障。

2.2 进入课堂教学

桐城派研究专题最先进入初等教育(文)专业课程。2005年,“桐城派研究”被列为必选课,先后出版发行校本教材《桐城派散文学》和《桐城派名家文选》。“桐城派研究”课程的开设,使初等教育(文)专业的学生系统了解了桐城文派的发展历史、艺术特色和创作风格,提升同学们的鉴赏水平,增强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2012年秋,桐城文化研究正式成为小学教育专业(文)的选修课,拓展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2015年秋,桐城文化研究作为选修课程,被全校多个专业列入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这将为拓宽非文科专业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热爱地域文化的情感提供了平台;同时初等教育专业(文)开设“桐城派散文鉴赏”专题课,进一步拓展桐城文化进课堂的深度。

桐城歌和黄梅戏进入了音乐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桐城歌作为地方民歌,明清时曾流行一时,极具地域文化特色,影响广泛。

被称为“黄梅戏艺术大师”的严凤英将名不见经传的黄梅小调“唱”成了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艺术系组织编写了《桐城歌演唱技巧》和《师范生黄梅戏鉴赏教程》等校本教材,在音乐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相关选修课,要求学生学唱桐城歌和黄梅戏,会表演黄梅戏。

美术教师将桐城画派引入课堂教学。明清时期,桐城涌现书画家百余人。如方孟氏、方维仪姐妹以白描“大士”驰名,方以智山水画深得元人淡烟点染之妙,有“笔入三味”之誉。将桐城画派的源头活水引进美术课堂,如一股新鲜空气,会给学生和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桐城师专美术教研室的江虹老师将博物馆的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上美术鉴赏课,讲解到《我国的青铜艺术》一章时,江老师摒弃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而是把学生带到桐城市博物馆的精品文物馆,参观那里展出的本地出土的青铜文物。眼见为实,感受真切,听着教师对我国青铜史及青铜精品的介绍,学生不仅了解到中古青铜器发展的历史,而且对桐城的青铜历史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博物馆的资源,桐城文化的资源,就变成了美术教学的课程资源,大大提高了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将桐城的书法文化引入书法课。书法是师范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桐城书法也有来头。姚鼐的草书、真书被包世臣列为“妙品”和“逸品”;民国时女书法家吴芝瑛取法晋唐名家,结字修长,有高崖幽谷、古木寒泉韵致,为时人推重。教师引进桐城的书法文化,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会对学生起到很到的激励作用。

2.3 编写校本教材

我们在搜集、整理、开发、利用桐城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一些优质的桐城文化课程资源用文字固定下来,深入研究,经过整理加工,编写了几本校本课程教材。《桐城派名家文选》,程根荣主编,2008年8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遴选桐城派25位作家63篇作品,按历史时序分成9章,成为安徽省教育厅推荐的乡土校本教材之一。《戴名世山水游记散文写作技法评析》,程大立著。本书从整体上对戴名世山水游记散文写作技法进行概括分析,力求给读者以宏观认识;选取戴名世的22篇山水游记散文,见证了明末清初的皖籍学者戴名世从留恋旧朝到纵情山水,从“隐而不仕”到及第翰林却因文获罪的人生历程。本书已成为语文科和写作学的辅助教材。这是我校校本教材建设的重大突破,它是由个人独立撰写的著作。《桐城派散文赏析》,程大立主编,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7月出版发行,本书本着可读性、实用性、当代性的原则选取桐城派作家经典散文作品,按文体设置单元,运用桐城派文学创作理论,从实践写作的角度深入赏析桐城派散文作品,与当代大学生文学创作尤其是散文写作紧密相连,力求适应微博、微信、论坛等当下散文写作新的媒介环境。《师范生黄梅戏鉴赏教程》,王雨辰、王雪琴编写。作为校本教材,本书介绍了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黄梅戏的特征,黄梅戏唱腔特点,黄梅戏角色介绍,黄梅戏代表人物、新时期的黄梅戏、黄梅戏唱腔选段等内容。

2.4 举办“惜抱人文讲坛”

以“传承桐城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为宗旨的“惜抱人文讲坛”,是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主办的高规格高水准的文化讲坛,是传播桐城派与桐城文化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从2012年至今,省内外21位著名桐城派和桐城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如吴微、潘务正、宋豪飞、王思豪等都主讲过“惜抱人文讲坛”,3300余名学生参与讲座活动。“惜抱人文讲坛”在普及桐城派与桐城文化知识的同时,提炼传统文化精华,与大学生探讨学习生活、前途理想、就业处世等现实问题。这标志着我校在桐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上的深入开展,在传承和传播桐城文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5 开展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学校以学生社团为依托,以社团活动为平台,经常性的开展“我说桐城文化”演讲比赛、“礼敬桐城诗文”吟诵大赛、新华杯桐城散文读写竞赛、“我眼中的桐城”摄影和绘画比赛等专题活动,开展桐城歌田野调查、桐城派文化遗迹寻踪、桐城古镇文化与红色文化调查等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和建设中来。这样的主题活动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发展的多样化要求,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是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我校与市博物馆是文明共建单位,博物馆也是我校艺术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参观桐城文庙(博物馆所在地),欣赏文庙古建筑群,获得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经验,同时观看馆内各种展览和馆藏文物,拓展了美术欣赏教学的课堂。博物馆每学期都从我校选拔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每逢节假日,我们总能在博物馆的各个展厅看到她们的身影,听到她们准确的解说。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文化的热爱,而且还展示了我校的形象,可谓一举三得。每年新生开学,学校都要安排辅导员带领学生游览文庙、六尺巷等文化景点,感受桐城文化的博大与深厚。

2.6 建立特色文献库

学校倾力建立的“桐城派与桐城文化特色文献资源库”,以桐城派与桐城文化为主题,设立桐城文派、桐城文化、桐城非遗、文化活动和相关资源等五个子库,已上传学术论文1000篇、专著100部、音视频520分钟、图片420幅。一期项目已成功地将地方特色文献数字化并实现互联网自由访问。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将实现文献资源扩充一倍、会员建制和大数据分析和推送等目标,向“互联+文献资源”服务模式发展。该项目的远期目标是建设全国桐城派文化传承与研究的文献资源中心,将极大提升我校特色建设和内涵发展水平。

2.7 建设校园文化

学校将桐城文化纳入校园文化整体建设规划之中,让学生浸润在桐城文化氛围中。略举几例。

文化园。在学生宿舍的中间,利用空地建了个“桐城派精英”的桐城派文化园,展现桐城派代表作家,如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曾国藩、姚莹、姚永朴、马其昶、严复等。雕塑与文字交相辉映,给学生直接与桐城派精英对话的机会。徜徉其中,自能感受桐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文化墙。在靠山的一角,学校建了一个文化墙,青砖黑瓦,颇有古典气质。墙边种植竹子,墙上用黑色大理石雕刻有桐城故事,共四组,图文对照。“茅堰清流”讲的是明万历年间,大学士何如宠在桐城大旱之年,为民新建水利工程茅草堰的故事;“宰相家书”讲的是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用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书信化解与吴家邻里纠纷的故事;“江母裁襟”讲的是江兴汉的母亲苏惠华信守承诺的故事;“守彝劝父”讲的是方守彝劝父亲方宗诚归还枣强父老乡亲赠与的金银的故事。这些励志故事,反映了爱民、礼让、诚信的美好品性和正确的金钱观,对我们的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案例。

楼宇的命名。图书馆被命名为“惜抱楼”,取姚鼐书室“惜抱轩”之名,勉励桐城师范的莘莘学子要勤奋读书,以学富五车的学识当好光荣的人民教师。图书馆门厅内还有四扇紫檀木屏风,上镌刻姚鼐《登泰山记》和《游媚笔泉记》,古色古香,精致典雅。学生进入图书馆,多驻足观看,轻声吟诵,既赏美景,又受桐城文风之熏陶。方以智被称之为“十七世纪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以其名将实验楼命名为“以智楼”,希望学生学习方以智勤于学术的精神,做个知识丰富、见解深刻的人。教学楼取桐城中学堂的创办者吴汝纶百年前所题“勉成国器”之义,被命名为“国器楼”,楼前立有吴汝纶铜像。朝夕相伴,聆听教诲。

总之,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桐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既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提高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力地解决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的缺乏这一制约当前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瓶颈的难题,必将对桐城市、安庆市其他县及邻近的池州市、铜陵市的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1][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M].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78.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4.

[3]〔美〕科恩,罗登布什,保尔.资源、教学与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37.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60.

G122

A

2095-7327(2016)-04-0152-03

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桐城歌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297);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桐城派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项目编号SK2013B523)。

开健(1968—),男,汉族,安徽桐城人,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副教授,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校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桐城派与桐城文化、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桐城派桐城黄梅戏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桐城派的山水书写与文脉传衍
周作人“桐城派”批评之梳理与反思
融通诸体的桐城派文学理论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安徽桐城六尺巷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2016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