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旭洋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公平:中考命题质量的衡量标准——基于考生非学习因素的分析
冯旭洋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推进,公平已成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中考命题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当前,考生身份背景和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越来越成为影响中考公平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非学习因素的特征主要有三个:一是隐性的,而非显性的;二是整体的,而非局部的;三是至关重要,而非可有可无。考生身份背景和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造成了考生的四重差别:阶层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和校际差别。因此,中考命题相关机构与人员应省察考生在身份背景与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在选择中考命题背景材料时,应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基于标准原则、弱干扰原则和启发性原则。
中考命题;非学习因素;身份背景;生活经历;四重差别
中考作为最重要的考试招生制度,关系着千万考生的成长与发展,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希望与寄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因此,中考命题是否能够降低试题中的各种干扰因素,减少或消除试题中的功能偏差,实现中考命题的公平、公正,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中考命题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教育公平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1]。这是因为,它既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在促进整个社会公平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保障人的发展的起点公平[2];又是教育自身改革的基本诉求,在推动教育改革过程中具有指引性作用,有效保障学习者的基本权益。当前,有关教育公平的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是其作为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二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路径。因此,教育公平既是一个价值问题,需要教育者的不断思考和探究;又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教育者在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从根本上而言,教育公平理念的形成需要依靠科学、有效的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公平取决于考试招生制度的公平,也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中考作为最重要的考试招生制度,是每一位考生、每一位家长和整个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公平之意义显而易见。关于中考制度公平,可以首先从教育公平的涵义入手进行理解。对于教育公平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教育公平指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二是认为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3]。前者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考察的,而后者则是以时间为维度加以认识的。然而,二者只是认识的角度不同,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无疑,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教育公平的涵义是具有重要启发的。无论从对教育公平的哪一种涵义的理解来看,中考作为最重要的考试招生制度,既涉及到权利平等、机会均等,也意味着起点公平、结果公平。说到权利平等、机会均等,是指中考既是每一个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的基本权利,也是每一个学生享有的平等机会;说到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是指中考既是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点,也是学生进一步接受教育的起点。因此,中考公平与否至关重要。
公平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中考招生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公平主要通过中考命题体现出来,是中考命题质量的衡量标准。这是因为,我们对于中考命题质量,往往从命题的内容、形式、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维度进行考察。单纯地从命题本身的角度来看,这些无疑是必须加以考虑的。而从考生的角度来看,中考命题如何保障每一道试题是公平的,这意味着不仅仅从学习的角度,对考生的知识与能力方面进行有效区分,而且还需要考虑考生非学习因素的背景。因此,中考命题是否能够考虑考生非学习因素的背景,降低背景因素对考生中考成绩的影响,确保考生学习结果公平,确保对每一位考生公平,这是中考命题质量的衡量标准。从国内外教育公平的发展趋势来看,克服学生背景因素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不仅是国内考试招生过程中衡量教育公平的基本标准,也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衡量教育公平的基本标准[4]。
从当前中考命题来考察,影响中考命题公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是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过小,对学优生不公平;难度过大对中等以下的考生不公平。另一个是考生的身份背景和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本文着重分析考生身份背景和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对中考命题公平的影响。
中考命题时,无论是试题设计阶段、组卷阶段,还是审题阶段,命题者需要省察,每一道试题在面向考生时,不仅仅检测的是考生的知识与能力等学习因素,还涉及到考生的身份背景与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所谓的身份背景主要是指考生来自什么家庭。例如,从经济角度来看,是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还是高收入群体。来自什么地方,比如是农村,还是城市;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来自什么学校,是优质学校、中等学校,还是薄弱学校。所谓的生活经历主要是指考生在自己的身份背景中,一般会有哪些生活经历。比如,来自低收入群体、农村、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的考生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来自高收入群体、城市、发达地区和优质学校的考生又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二者在生活经历上会有怎样的差别,多大的差别。
对于考生而言,身份背景和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隐性的,而不是显性的。考生在非学习因素方面的差别不像他们的性别和容貌一样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而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因此,这些差别易于在中考命题中被忽略、被漠视。而正是这些被忽略、被漠视的差别造成了不公平。二是整体的,而非局部的。每一位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在考场上也是,带着他们的全部生活经历直面人生。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与考场上一样,他们的全部生活经历是整体性的发挥作用,而不是某一方面发挥作用。考生是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带着他十余年的学习经历、生活经历面向这张试卷、这道试题。因此,如果我们单纯地从知识与能力的角度看待命题,就会有所偏狭,人为地造成不公平。三是至关重要,不是可有可无。身份背景和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方面的差别对考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与信念等方面影响巨大。尤其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刻,非学习因素往往能决定命运的何去何从,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
身份背景与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不同的考生在面对同一试题时,在身份背景方面占据优势或具有相关生活经历的考生在提取解答有效信息的时间、试题的理解力、解答的正确性等方面就会占据优势。举例来说,近年来,中考命题逐渐关注社会改革与发展。因此,中考命题将一些时事话题、大事件等作为命题材料,化作中考试题;将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等现代话语引入中考命题,化作中考试题。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考虑将这些材料引入中考命题的同时,也需要考虑考生的身份背景和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以2015年某省中考语文试题为例,在全省十余个城市中,有近半数城市的中考命题涉及到现代农业、人工智能等现代话题。这些话题包括有机食品、自拍杆、智能手表、团雾、手机、电子垃圾等。对于那些身份背景良好、有过与此相关的生活经历的考生来说,这些话题无疑是十分有利的。这是因为,有过相关生活经历的考生能够有效提取与此相关的生活体验与知识,阅读文本的时间就会相对较短,甚至无需将文本通读,就能完全理解,并正确解答相关问题。而那些没有相关经验的考生则需要面对完全陌生的话题,一字一句地通读全文。这不但答题时间相对较长,而且也未必能完全理解文本的含义。因此,解答的正确性也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命题缺乏公平。
从身份背景和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来考察,不同考生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差别,甚至是巨大差别。而正是这些差别导致考生在面对同一道试题时,在解答时间与准确性等方面的差异巨大。概括起来,考生在身份背景和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阶层差别。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社会阶层的固化与流动是当前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问题。无论是固化还是流动,这一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的存在都说明了当前中国社会存在阶层差别。不同的阶层之间无论是经济收入水平、社会地位,还是接受教育程度等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别。因此,这些差别也影响着孩子的教育。那些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接受文化程度都较高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可能面对更广阔和生动的世界,拥有更丰富和多样的生活经历;而那些在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面对的可能是较为狭窄的世界,拥有较为单调的生活经历[5]。
二是城乡差别。城乡差别是社会性、历史性问题。从社会性来看,城乡差别的问题是整体的,关乎整个社会;从历史性来看,城乡差别是长期存在的,不能一蹴而就。这个社会性与历史性问题是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延伸,但这不意味着教育领域可以漠视这个问题。城乡差别的表现是发达的城市环境与欠发达的农村环境之别。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化进程就是现代化进程。因此,城市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成长在科技发达、文化先进的现代氛围之中,而农村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接触高科技、智能产品和时尚文化等的机会却十分稀少。
三是区域差别。区域差别主要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地理位置、发展机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别。区域差别的教育表现是发达地区的孩子成长环境与欠发达地区孩子成长环境的差别。发达地区的孩子在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与时代同步,或走在时代的前列,因此经历着更为前卫的生活,有着更为开放的思想;而那些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则在落后于时代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环境中成长,因此,一般而言,经历上也较为平乏、单一,思想和行为上也较为保守。
四是校际差别。校际差别主要是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别。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别是全方面的,而不是某一方面的;是相对较大的,而不是短期可以超越的。说它是全方面的,是因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在学习场地、学习设施、学习用具、课程设置、师资配置与校外活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说它是相对较大的,是因为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无论从学校发展的内涵上,还是外延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也不是薄弱学校按照常规发展能够超越的。来自于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学生,因其身份背景迥然不同,也决定了其在生活经历上存在较大差异。
公平是中考命题质量的衡量标准,意义重大。这主要是因为中考命题能够有效提升考试公信力,推进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首先,实现中考命题公平,能够提升考试公信力。考试公信力是社会对教育公共权力最重要的信任力之一,考验着教育伦理。公平是考试公信力的最主要维度。中考命题实现公平,中考命题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在命题、审题过程中既考虑考生的知识与能力等学习因素,也考虑考生的不同身份背景、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将考生的学习因素与非学习因素作为整体进行考量。学习因素与非学习因素作为整体,将荣辱与共地一同与考生进入考场,面对每一道试题,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给考生带来机遇、前程与荣辱,因此,中考命题相关机构和人员切不可忽略这一问题。其次,实现中考命题公平,能够推进教育公平。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诸多举措中,考试招生公平是最重要的措施,也是最有力的措施。因此,构建以公平为导向的中考评价体系,将考生的非学习因素对其中考成绩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从而降低试题的功能偏差,保持考试的公平、公正。最后,实现中考命题公平,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在整个庞大的社会系统中,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中考作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牵动着千万考生,牵动着千万教师,牵动着千家万户,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民生工程。因此,中考命题公平与否,关系着哪些考生能够接受怎样的教育资源,迈向怎样的新的人生起点,拥有怎样的前途,带给家庭怎样的未来,会为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这样看来,中考命题公平在推动社会公平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稳定与进步。
结合上述分析,公平作为中考命题质量的衡量标准,从考生的身份背景和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考察,意味着中考命题相关机构和人员应顾及考生的阶层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和校际差别。关注这些差别的主要途径在于对中考命题背景材料的准备与选择[6],具体体现在中考命题培训、中考命题背景材料的准备、中考命题背景材料的选择与呈现三个阶段。
从中考命题培训阶段来看,中考命题相关机构在对命题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将中考命题背景材料的选择作为专题培训内容,提请命题人员命题时注意以公平作为命题的基本标准之一,注重中考命题背景材料的准备、选择与考生的身份背景和生活经历等非学习因素相适应,照顾到考生的阶层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和校际差别。
从中考命题背景材料的准备、选择与呈现阶段来看,为做到对不同身份背景和生活经历的考生公平,中考命题背景材料准备、选择与呈现要结合以下三个原则。
首先是基于标准原则。说到标准,是指中考命题背景材料要依据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考生学习经历的要求,来准备、选择和呈现中考命题背景材料。因此,在选择中考命题背景材料时,既要符合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趋势,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学生生活;又要依据课程标准,凡是有违课程标准的中考命题背景材料都应拒之于中考命题之外。
其次是弱干扰原则。这里所谓的弱干扰是指中考命题材料的准备、选择与呈现应考虑考生解答试题时能否成为新的干扰因素。举例来说,某市中考语文试卷作文题曾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有关大海的背景材料,发挥想象,写一篇800字作文。这样的命题作文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也与考生的生活经历高度相关。也就是说,这道材料作文对于那些生活在海边,或见过大海的考生来说,写起来会得心应手,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积累等所有与大海有关的因素,写一篇好文。而对那些身处内陆地区,或是从未见过大海的考生而言,很难想象他们面对这样的材料作文,能够写出立意较高、情感饱满的作文。因此,这样的中考命题背景材料呈现在试卷中,对一些考生而言,就具有较强的干扰性,造成中考的不公平。说到底,中考命题背景材料是作为材料出现在中考试题中的,对于考生而言,应起到“得意忘形”“得鱼忘筌”的效果。因此,中考命题背景材料应以对考生的干扰减小到最低程度为基本原则。
最后是启发性原则。中考命题应主要考虑考试的测量目标以及测量目标的达成度。也就是说,中考命题要考虑具体测量哪些知识,哪些能力,哪些行为,哪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测量目标需要通过哪些中考命题背景材料体现出来,怎样实现测量目标较高的达成度。因此,中考命题背景材料对测量目标主要起到辅助作用,辅助测量目标的达成。这样,中考命题背景材料的呈现应帮助考生在面对试题时,能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引导考生完整、深入、生动、准确地理解试题的测量目标,有助于考生对试题的解答。因此,中考命题背景材料应以对考生是否具有启发性为基本原则。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课题组. 2006年“教育公平与制度变革”研究综述[J].教育学报,2007(3):28-33.
[2]石中英.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J].中国教育学刊,2008(3):1-6.
[3]邓银城.教育公平的多重涵义[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3):40-42.
[5]洪岩壁.中国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一个文献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4-76.
[6]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1-151.
On the Equity of Evaluation Quality of Secondary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An Analysis Based on Examinees’Non-intellectual Factors
Feng Xuyang
(Teachingand TrainingCenter for Basic Education ofLiaoningProvince,Shenyang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34)
With the development ofresearches on education,equityis becomingthe core ofthe reform of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system.It is also one of the indispensible quality evaluations of the secondary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Currently,the examinees’non-intellectual factors,such as their background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are becoming major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equity of the secondary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The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have three main features:firstly,it is implicit,but not explicit;Secondly,it is integral,but not partial;Thirdly,it is crucial,but not dispensable.There are four differences among examinees because of the non-intellectual factors:class difference,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regional difference and differences fromschools.Therefore,the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staffin charge ofthe secondary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should consider the examinees’differences concerning non-intellectual factors.When choosing the background materials for the secondary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three basic principles need to be considered:the newstandard of curriculum as the basic standard,the weak interference principle and the heuristic principle.
secondary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non-intellectual factors;personal background;life experiences;four major differences
G 632.474
A
1674-5450(2016)02-0018-04
2016-01-20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课题(W2013138)
冯旭洋,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评价与中考命题研究。
【责任编辑:赵颖责任校对: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