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群要重点关注的5种疾病

2016-04-13 05:55:57黎先伟
兽医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放线耳病

黎先伟 译



种猪群要重点关注的5种疾病

黎先伟 译

在集约化的养殖生产中,如何才能有效的预防猪的五大猪病?问题的关键往往在于母猪群。简单来说,受感染的母猪会影响其哺乳的仔猪。因此,为了有效清除母猪群的病原菌,疫苗和特定的抗生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一名兽医,有效的预防传染病是我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妥善处理任何可能受病原菌污染的物品以及如何尽可能减少这些物品都应该作为猪场的一些最基本的准则,因为这可为我们日后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最好的选择是从健康、状态好的母猪群开始。在购买母猪前查看母猪的健康报告是很有必要的。让你猪场的兽医与他们的兽医进行交流。此外,购买母猪不仅需要考虑它们的遗传潜能,而且还要从疫病的角度评估该种猪场的可靠性。如果在引种时将病原引入猪场,那么这将带走任何你所希望获得的潜在遗传潜能。最近,我在超高产的种猪群中也发现这种情况,这些种猪群同时会传染猪链球菌。

一般情况下,不要混养不同猪场的猪群。如果可能的话,我是极力建议猪场能够做到闭群饲养。这种饲养方式让猪群获得稳定的免疫力,同时减少疫病传入的风险。每次引入新的猪群(主要的后备母猪)对猪场来说都有可能带来疫病的风险,反过来这些新的猪群还必须要适应猪场内现有的疫病环境。以往认为,输入精液是限制疫病风险中最为安全的选择,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猪群的遗传性能。不过最近的研究发现,公猪精液中也会携带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猪蓝耳病,PRRSv),所有没有什么是完全没有风险的。另外,购买育肥猪引入猪场往往具有很高的潜在风险,这需要额外的重视。

完善的生物安全仍然是预防疫病最为重要的措施。这对于保持猪场无疫病的状态或保持目前猪群的健康状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必须作为猪场根除计划的一部分;否则对保持长期稳定的状态将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在拜访过的众多养猪场中,我们发现很多猪场对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很低,令人惊讶的是,当你问他们“猪场的疫病是怎么进来的呢?”,猪场老板们心里都十分清楚,但并没有真正做过什么来阻止进一步感染的发生。我经常对他们说“你要把猪场当作是一个城堡,想想你要怎么做才能最好的防御它,并把任何的外来入侵趋之门外。”

一、病原菌和预防措施

目前对于大多数猪疫病的预防,我们已有一系列成熟的疫苗和治疗性药物等生物制品来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影响。另外,改善管理、栏舍、保温和通风等措施都能对疫病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虽然现代化的养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不同病原混合感染的严重程度也越来越高,这种混合感染的病例会对养殖场的生产性能和盈利能力造成极大的影响。这是猪场需要重点根除的项目之一。例如,猪蓝耳病(PRRSv,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猪流行性肺炎(EP,这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菌株(APP)混合感染会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如果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对一些较便宜的抗生素(如四环素或甲氧苄啶)产生耐药性,那么这也有必要列入根除计划之中。猪痢疾也会对猪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考虑到其对猪群的严重性,这也是常见的需要根除的病原。

大多数的根除计划通常集中于清除种猪群的感染。这些猪群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力,病毒或细菌的排毒水平较低,从根除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过,要想根除生长猪群的感染则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成本昂贵,因此,对生长育肥猪感染程度较严重时实施部分减群是非常重要的。

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蓝耳病病毒,PRRSv)

与美洲型毒株相比,欧洲型毒株通常被认为毒力相对较弱,我们对猪蓝耳病(PRRSv)所遇到的难题是:这种病毒是否值得根除?是仅仅通过生物安全措施来使病毒与猪群处于动态平衡,亦或是仅仅通过疫苗接种来防控这种病毒。目前,不同的学者对猪蓝耳病的防控都有各自的观点。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蓝耳病病毒,PRRSv)是一种RNA病毒,RNA病毒其中一个主要的特点是极易变异。迄今为止,猪蓝耳病病毒(PRRSv)已出现多种不同的基因亚型,而当猪场考虑根除蓝耳病时,我们担心的是目前的疫苗可能并不十分有效或达不到足够的免疫刺激来清除受感染猪体内的病毒。在最近的研究结果中发现,蓝耳病活疫苗和蓝耳病灭活疫苗联合使用可达到不错的效果。所有的种猪群封闭饲养包括那些额外的后备母猪,对所有种猪群同时接种疫苗,先接种灭活疫苗,间隔一个月后接种活疫苗,这种方法在一些国家已用作母猪群蓝耳病的常规防控措施。

母猪接种疫苗3周之后通过PCR方法持续监测仔猪群的病毒流行情况,在2个月内仔猪群一直保持抗原阴性。育肥猪全部转入过去的18个月里一直保持抗原阴性的育肥舍。此外,生物安全措施也不容忽视,所有的运猪车辆都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必须要建有一个更衣间,以便所有的访客在进入猪场生产区之前都必须更换工作服和水鞋,消毒和洗手。

三、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也称猪气喘病,猪肺炎支原体)

自从发现猪肺炎支原体以来,这种病原已被列为猪场必须根除的病原之一。用特定的抗生素对种猪群进行基本的药物治疗已成功发展成商业化的根除计划,以清除已获得免疫力的动物的感染。这种方法已被证实是十分有效的,成功率几乎可达到80%~90%。临床数据已证明,泰妙菌素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四环素类抗生素联合使用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此外,大环内酯类药物对猪肺炎支原体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一定条件下还可清除一些细菌的感染如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链球菌等。在饲料中添加泰万菌素,结合注射泰拉菌素已成功用于控制猪肺炎支原体。

种猪群在治疗期间必须隔离饲养,而年轻的种猪则要尽可能远离感染源,使其没机会再次感染。最初,可考虑使用了2周药物,因为病原菌不能在宿主体外存活。不过,为了确保所有的母猪在足够长的时间获得足够的剂量,可适当延长至3~4周。空怀母猪的采食量为其体重的1%(即2.5 kg食物/250 kg体重),而单独使用泰妙菌素的剂量为10 mg/kg体重,这就是说我们需要在每头猪的饲料中添加剂量为1 000 ppm泰妙菌素。哺乳母猪能采食更多的饲料,通常是其体重2%~2.5%,因此添加剂量可相应的减少至400~500 ppm,不过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计算。问题是母猪在分娩前5 d会转入分娩舍,一般情况下会限制它们的采食量,或它们在分娩前后的食欲通常较差。因此,这些母猪大多会错过一周的治疗周期,为了确保治疗效果,需要适当延长用药期。另外,如果同时用泰妙菌素来根除猪痢疾或猪密螺旋体,那么建议高剂量用药4周之后,再中等剂量用药4周,以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去清洁和消毒整个猪场,使得病原菌在环境中彻底消亡。

四、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具有多种不同的血清型,对猪具有致病性的血清型大约有15种,其中以1型、2型和7型较为常见。目前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根除措施主要是在饲料中使用替米考星。特别是在猪蓝耳病病毒(PRRSv)感染早期,加上混合感染猪地方流行性肺炎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一般主张使用替米考星来净化猪群。高剂量(空怀母猪的使用剂量为15 mg/kg体重或1 500 ppm)连续用药两周。这种措施可有效地净化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的感染(据报道,净化率可达到80%~90%),但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根除效率仅有50%。一般情况下,根除病原之后,猪群的生长性能会在1年左右得到显著地改善。此外,我们在进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根除计划之前,有必要进行药敏试验。一些实验室使用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如泰乐菌素或红霉素,以检测其对替米考星的耐药性。替米考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临界点为16 µg/ml。

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种猪群中使用(注射)长效配方的麻保沙星具有很好的效果,但这种药物的成本较为昂贵,使用时可能需要慎重考虑。

五、猪痢疾(猪痢疾密螺旋体)

对于规模化养猪场来说,猪痢疾应该是必须根除的疾病,而不是试图让猪群适应这种病原。从目前来看,截短侧耳类抗生素、泰妙菌素和沃尼妙林可能仍是控制猪痢疾密螺旋体最为有效的药物,其次是林可霉素和泰万菌素,但最近研究发现,泰乐菌素(另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产生严重的耐药性已不能用于预防和治疗猪痢疾密螺旋体的感染。捷克共和国的养猪已受到沉重的打击(生猪产能下降2/3),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多种耐药的猪痢疾密螺旋体使其失去竞争力。从传播风险来看,从感染区域购买育肥猪可能是一个主要的问题,而且风险极高。

病原菌可在泥浆和粪便中存活很长时间,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因此我们应该尽量计划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执行根除行动。同样,建议实行根除计划之前进行药敏试验,如果可能的话用泰妙菌素对猪场分离到的猪密螺旋体进行最小抑菌浓度试验(MICs),依据检测结果仅考虑清除泰妙菌素的MIC低于0.5~1.0 µg/ml的分离株。

基本的治疗措施是用剂量8 mg/kg体重的泰妙菌素对母猪连用4周以清除母猪的病原。具体来说,空怀母猪和妊娠母猪的使用剂量分别为800 ppm和400 ppm。所有仔猪每周定期注射泰妙菌素并隔离饲养,直至仔猪出自那些已完全康复的母猪。经过4周高剂量的药物治疗后,将泰妙菌素的使用剂量降低至5 mg/kg 体重(空怀母猪和妊娠母猪的使用剂量分别为500 ppm和200 ppm)继续连用4周。这是为了避免环境中的污染源二次感染动物,并使病原菌彻底根除。此外,清洁和消毒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那些以垫料为基础的地板系统。清洁和消毒淤泥沟也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加强对啮齿动物和苍蝇的控制会有很大的帮助。为了不让猪痢疾密螺旋体在猪场内再次暴发,进一步改善生物安全措施也是必须做到的一部分。如果各种措施实施得当的话,根除成功的机率达到80%~90%。

另外,如果猪场还存在猪地方流行性肺炎困扰的话,我们建议这两种病原可考虑同时根除,即饲料中泰妙菌素初期的添加剂量可提高至10 mg/kg体重。

六、脑膜炎(猪链球菌)

猪链球菌仍然是困扰猪场的一个主要问题,而且难以彻底根除。病原菌可由母猪传染给幼龄仔猪(5日龄),并在其上呼吸道和扁桃体内定殖。猪链球菌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在猪群感染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暴发,造成猪群感染发病。

从目前来看,猪链球菌的根除是一个难题,而且不常有这种案例的报道。猪链球菌可侵入淋巴细胞内,随之在体内传播。而青霉素不能穿透细胞,因此不能杀灭藏于细胞内的细菌。在一项研究中,采用替米考星来根除猪肺炎支原体(EP)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同时根除猪链球菌。虽然多种菌株对替米考星产生耐药性,但是其还具有约50%的效果,因此,这种方法还是具有一定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替米考星可渗透至细胞内。

以往已有猪场使用青霉素成功根除猪链球菌,但通常只适用于小群体母猪的猪场,并不断定期的采集扁桃体样本进行检测直至猪链球菌彻底清除。这种方法对于规模化养殖的大型猪场来说是不现实的。从目前来看,通过子宫切除术所产的仔猪可能是建立无猪链球菌母猪群的主要途径。

药物治疗法是预防猪链球菌最常用的方法。青霉素V可能是用于饲料或饮水中最为经济的选择,随后可在断奶时用阿莫西林进行保健治疗。幸运的是,青霉素的耐药性在大多数国家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其他对猪链球菌具有活性的抗生素包括甲氧苄啶和氟苯尼考等。有时候,使用阿莫西林可能会暴发沙门氏菌性腹泻,这主要是因为肠道菌群紊乱所导致的,不过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联合使用可避免这个问题,因为克拉维酸可有效杀灭沙门氏菌,同时控制猪链球菌。

七、结论

创建和保持无病原菌的状态可为养猪场真正带来竞争力的最好时机。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同时需要采购健康水平高的猪群。为了是种猪保持良好的遗传竞争力,购买优质的猪精和培育后备种猪是必不可少的,这可有效减低通过引进活猪所有可能带来的疫病风险,还可保持猪群的健康状态和稳定的免疫力。

不是所有的养猪场都能做到高水平的饲养管理。因此使用疫苗对于有效减少一些传染病(如猪蓝耳病和猪气喘病)对猪场猪群的感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可一定程度的降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链球菌的发病率,不过从长远来考虑,根除病原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对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痢疾密螺旋体来说,实施根除计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可能和其他疾病相关联,如果猪场多种病原同时存在话,可考虑联合根除计划,不过对于一些病原(如猪链球菌)可能会较难根除。

在一些国家,养猪业可能面临着最严的兽药立法,即严格限制抗菌药的使用,特别是在饲料方面。为此,建立健康水平高的猪群是降低潜在影响的其中一种方法。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放线耳病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22
新型工程测量放线装置设计探讨
电子测试(2018年14期)2018-09-26 06:04:56
一种多功能变压器自动收放线装置
电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1
猪蓝耳病的防控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8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8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9
考虑悬垂绝缘子串偏斜的张力放线计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