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中生僻字多重翻史书有意义
《芈月传》在东方卫视开播以来收视一路攀高,据全国50城调查统计,收视已逼近2.4%,问鼎全国收视冠军。虽说观看《芈月传》的人越加地高涨,但对于《芈月传》中出现的生僻字,观众深感脑量不足。此剧中,不仅“芈”字夺人眼球,还有大量冷僻字如“薅(hāo)”“氽(tǔn)”“騔 (gé) ”“耜 (sì)”等,也令文化底子薄弱者为之汗颜。正如女主演孙俪所说:“剧中所有台词都非常考究,我第一次读剧本时,是拿着新华字典读的,很多字真的不认识。”有网友说,“光是‘芈月、芈姝、嬴驷、樗 (chū)里疾、莒姬、周赧(nǎn)王、靳尚’这些人名就已经让人觉得自己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还有那些难懂的古代传统文化,一集下来脑容量真的不太够使。”
不仅是生僻字难认,观众们还罗列了该剧大大小小的与史实违背的差错,较真起来历史与该剧的对与错。对于观众的较真,《芈月传》的导演郑晓龙则觉得很高兴。他认为,历史正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更何况《芈月传》是历史传奇剧。对于生僻字的重新辨认和重新翻阅史书来辩证《芈月传》的行为,是国人对祖国历史的进一步认识,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