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抚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鲁迅全集》第十卷校勘札记
衣抚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第十卷的注释和文字错误进行辨正。
鲁迅;《鲁迅全集》;校勘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内容丰富,注释翔实,考据精审,是鲁迅作品的权威版本。笔者在阅读该书第十卷的过程中,发现几处问题,不揣愚昧,草成此文,以就正于方家。
1.《谢承〈后汉书〉序》注释3:“《唐书》,这里指《新唐书》……所录谢承《后汉书》为‘一三三卷,又《录》一卷’。”[1]6注释所引卷数有误。《新唐书》原文为:“谢承《后汉书》一百三十卷”[2]卷五八《艺文志》,1454,并非“一三三卷”。
2.《姚辑本〈谢氏后汉书补逸〉抄录说明》:“案吴淑进注《事类赋》状在淳化时,已称谢书遗逸。王应麟《困学记闻》云:谢承,父婴,为尚书侍郎。”[1]10此处有四个错误:第一,书名有误。王应麟所著书名为《困学纪闻》,“记”字当改为“纪”。第二,人名有误。《三国志》:“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父煚,汉尚书郎、徐令……弟承……撰《后汉书》百余卷”[3]卷五〇《妃嫔传》,1196。可见谢承之父名为谢煚,并非“婴”。第三,官名有误。谢煚任“尚书郎”,而非“尚书侍郎”。《后汉书》:“尚书郎初从三署诣台试,初上台称守尚书郎,中岁满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4]志二六《百官三》,3598可见尚书郎和尚书侍郎不同,任职两年称尚书郎,任职三年称尚书侍郎,不能混为一谈。第二、三处错误均为汪辉祖序自身的错误[5]768,鲁迅沿袭未改。第四,“吴淑进注《事类赋》状”标点有误,应改为“吴淑《进注〈事类赋〉状》”。“状”是“文体的一种。用于向上级陈述事情。”[6]690吴淑著有《事类赋》一书,并自作注,书成之后,吴淑呈送给朝廷,写了一篇《进注〈事类赋〉状》。各个版本的《事类赋》书中均有该文,可参看。《谢承〈后汉书〉序》一文有相同的标点错误,且误脱一“状”字[1]6。
3.《汪辑本〈谢承后汉书〉校记》注释4:“《开元占经》即《大唐开元占经》,天文术数书,唐代瞿悉达著”[1]13。“瞿悉达”有误,作者名为瞿昙悉达,见《新唐书》:“《大唐开元占经》一百一十卷,瞿昙悉达集。”[2]卷五八《艺文志》,1545
4.《〈古小说钩沉〉序》注释2:“班固……著有《汉书》一二〇卷。”[1]4《汉书》的卷数情况,历代著录如下。《后汉书》:“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凡百篇。”[5]卷四〇《班固传》,1334百篇即百卷。《隋书》:“《汉书》一百一十五卷,汉护军班固撰,太山太守应劭集解。”[7]卷三三《经籍志》,953《旧唐书》:“《汉书》一百十五卷,班固作。又一百二十卷,颜师古注。”[8]卷四六《经籍志》,1988《新唐书》:“班固《汉书》一百一十五卷。”[2]卷五八《艺文志》,1454《宋史》:“班固《汉书》一百卷,颜师古注。”[9]卷二〇三《艺文志》,5085《直斋书录解题》:“《汉书》一百卷,汉尚书郎扶风班固孟坚撰。”[10]97综上所述,班固所作《汉书》原本是一百卷,在不同历史时期或作一百卷,或作一百一十五卷,今日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依然是一百卷,很少有作一二〇卷者。应采用班固最初的分卷,写作“一百卷”。
5.《范子计然序》:“《汉书》《艺文志》有《范蠡》二篇,在兵权家,非一书。”[1]29《范蠡》在《汉书》中被归入兵权谋家[11]卷三〇《艺文志》,1757,不能省称“兵权”,当补一“谋”字。
6.《〈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第二分注释3:“《异闻记》,疑即陈翰《异闻集》”。[1]104“疑”字说明注释者认为证据不足,不敢确定。其实,注释者是正确的。证据如下:第一,《异闻记》作者为东汉陈寔(字仲弓),见《抱朴子·对俗》:“故太丘长颍川陈仲弓,笃论士也,撰《异闻记》”[12]48。《唐宋传奇集》中所引故事为唐朝事,必非东汉陈寔《异闻记》所录,当为唐末陈翰《异闻集》所录。第二,《少室山房笔丛》[13]卷九、《骈志》[14]卷二〇均引了这个故事,均说出自《异闻集》。
7.《关于汪辑本〈谢承后汉书〉》:该文所引崔国榜序,和原文基本一致,有多处微异,这里仅指出影响意思的改动。“康熙中……颇沿明儒陋习……亟手录一过,以还先生之子锡藩……”。[1]12第一,“陋习”,原文作“旧习”。陋习有贬义,旧习无贬义。第二,“亟手录一过”,原文无“一过”二字。原文在此下有“偕镇海林君粲英共读一过”之语,鲁迅很可能是将“一过”二字抄错行了。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1]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1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陈禹谟.骈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责任编辑 张玲玲)
Notes on theTenth Volume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Lu Xun
Yi Fusheng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Seven errors regarding the facts or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been collated in the 2005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Lu Xun published by the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Lu Xun; The Complete Works of Lu Xun; collation
I210.96
A
1008-293X(2016)06-0061-02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6.06.012
2016-09-08
衣抚生(1982-),男,山东烟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