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冲击的客观原因、过程与应对
——以美剧《尼基塔》为例

2016-04-12 12:47:20李先国
关键词:迈克尔特工冲击

李先国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网络传播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文化冲击的客观原因、过程与应对
——以美剧《尼基塔》为例

李先国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网络传播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文化差异是文化冲击产生的客观基础。从美剧《尼基塔》第一季中的艾历克丝的视角看,其面临的特工组织是一个具有森严等级、十足刚性、明确目的、群体倾向、语境依赖等文化特征的组织。这个组织给艾历克丝造成了文化冲击,电视剧展现了这个过程的迷惑期、危机期、恢复期、调整期的四个阶段。后来艾历克丝主要通过自我教育、获取信息、识别差异等手段进行调整适应。

《尼基塔》;文化冲击;调整

社会学家卡勒富·奥博(Kalervo Oberg)在1960年提出“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一词,用来指当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环境时可能产生的混乱与迷失。[1]一般情况下,当人们从自己熟悉的文化进入到另一个新的、不同的文化中的时候,都会经历这种文化冲击。

可以说,文化冲击是一个人在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己的文化环境中所经历的本能的“心理反应”。[2]文化冲击的消极效果是不快的、令人沮丧的。这是因为进入新文化环境的人感到自己被疏远、引人注目,感到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不熟悉新环境的规则和社会习惯,就不能和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就会犯一些愚蠢的、严重的错误。*“文化冲击”有时候被翻译成“文化震惊”而加以使用。例如下列文章:1.吴松初.“文化震惊”与中西自我价值观取向差异.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91-94.2.沈庆利.文化震惊与“文化恋母”——从异国文化视角重读郁达夫的《沉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9-63,70.3.龙凌,马跃龙,熊慧群.浅论旅游者文化震惊的深层原因及应对措施.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39-41.4.梁丽芳.私人经历与集体记忆:知青一代人的文化震惊和历史反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0-26.5.黄金结.文化震惊:瑶族学生从村小到中心完小——基于对瑶山小学生的调查.民族教育研究,2007(6):96-99.6.王跃敏,乔中国.从“文化震惊”看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自杀成因.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8-140.7.张海清,杨明宏.少数民族文化震惊与适应——边疆民族地区新教师入职过程中的文化适应问题分析.贵州民族研究,2010(5):136-140.文化冲击的产生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分析文化冲击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寻找。从客体这个方面来说,新的文化环境与原来的文化环境的不同构成了文化冲击产生的客观基础。而文化的差异,具体表现在等级制度的高与低、文化性格上的阳刚与阴柔、文化目的性的明确与模糊、倾向上的个体与群体以及对交流语境依赖上的高与低等方面。我们可以以美剧《尼基塔》第一季来加以说明。

美剧《尼基塔》第一季讲述的是女囚尼基塔被美国一个秘密特工组织营救并训练成杀手后,因不满组织的行为而逃离,又想方设法安插一个内应艾历克丝,经过多次较量,终于扳倒组织头目珀西的故事。其中艾历克丝出身俄罗斯贵族,是垄断巨头泽特洛夫的独生女儿。后来家庭遭到特工组织的袭击,艾历克丝眼见父亲被杀,自己又被人蛇贩子辗转贩卖,她沦落成吸毒分子。尼基塔把她救出,经过简短训练,设法让她打入自己叛逃的特工组织做内应。面对这一特殊组织,艾历克丝经历了巨大的文化冲击。

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为什么让尼基塔逃离?这可以说给艾历克丝奠定了文化冲击的客观基础。

第一,等级森严。在这个组织里,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珀西一个人手中。观众所看到的,是所有人都得听珀西的命令。阿曼达和迈克尔貌似他的左膀右臂,一个负责内部的意识形态、思想管理,一个负责特工技能训练,经常外出执行任务。但他们都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在珀西面前显得谨小慎微。在公开的组织中,组织成员相互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成员在朋友、伴侣甚至上司面前都表现得相当自信。人们不会迷信权威,认为权力是邪恶的,应该尽可能加以限制。但在这个组织里,成员当面的冲突和自信的表现都被视为负面。在这个组织中,成员尊重权威,并且都想成为权威人士、从权威中获益,但挑战权威并不受欢迎。尤其是新成员,都渴望早日出师,能够单独外出执行任务,甚至成为某一任务的小头目。比艾历克丝早几个月进入组织的杰登,训练成绩不怎样,但处处以老资格自居,将自己视为艾历克丝的上司。托姆虽然老成,但对艾历克丝来后不久就领到外出任务也犯嘀咕。这是等级森严的组织里令所有成员费解的事情,也给艾历克丝的遭遇奠下了基础。

第二,刚性十足。阳性文化和阴性文化的区分是给文化分类一个通行的分法。这是人们基于对男女性别的认识的借鉴。一般认为:男性是自信的、倾向于成功的、强壮的,女性则是谦虚的、重视生活质量的、温柔的。阳性文化强调成功,强调成员通过自信,积极进取,努力竞争来适应社会,就是要在分出输赢的比赛测试中胜出。其中的成员更愿意直接面对冲突,更愿意以一种具有竞争性的斗争方式来解决分歧。所以艾历克丝一进入组织大厅,满眼看到的都是成员们在生龙活虎地进行训练,不分男女,对打中受伤是常有的事。组织充满阳刚之气。阴性文化那种强调生活质量,强调成员通过谦逊、亲密的人际关系来适应社会,更愿意通过协商和折中来赢得双赢等特点是不多见的。像托姆对艾历克丝的关心照顾,在她看来也是个异数。在珀西所领导的组织里,训练都是生死训练,稍有不慎就会丧失生命。训练成绩排在末位的就会被淘汰。第二集中,新兵艾历克丝被选为去完成犒劳组织交易对象的类似妓女身份的工作,可是因为她完成得不好又丢失了目标,迈克尔就警告艾历克丝:表现很不好,珀西很生气,如果未来两周还表现不好,就会被淘汰。一般的组织应该强调工作的满意度,收入分配会照顾员工的基本需要。可是在刚性十足的组织里,重视底线,根据员工对组织的贡献给予报酬。艾历克丝表现好,如期毕业升级成为外勤特工。杰登自己带队出去执行任务,表现不如人意,就会受到组织安排的艾历克丝对她的调查询问。柔弱女性面对刚性组织产生文化冲击是必然的。

第三,目的明确。这个特工组织把不确定性视为威胁。组织的原则与纪律是明确的。他们的训练就是消除模糊不确定性。刚进组织,迈克尔就代表组织对艾历克丝宣布:“你的生命已经结束,我现在是给你一个重生的机会,但你必须愿意去获得这个机会。”当艾历克丝问需要去做什么的时候,迈克尔很熟练地说:“先学会不要说话像个爱嗑药的小婊子,学习站直了,学习如何正确地走路,学习如何得体的说话,学习如何为你的国家效力而不是只为自己。”可见,刚进组织,迈克尔就对艾历克丝进行教育。他们训练的时间、任务都是严格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每次训练都有针对性。一个被社会抛弃的生活漫无目的的姑娘进入这样的组织,其面临的文化冲击和需要做出的改变是巨大的。

第四,群体倾向。文化从倾向上可以区分为个体与群体。个体倾向文化看中个人价值观,如权力、成就、享乐主义和感官刺激等。群体倾向文化更重视群体价值观,如善行、传统和服从等。在珀西领导的组织中明显是强调服从,一切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个体倾向的文化里,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你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你的同伴,你因为出众而自豪。人们崇拜的英雄往往就是那些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人。尼基塔在很多成员的眼中是一个英雄。可是在群体倾向的文化里,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你对整个组织的贡献,你因为能和这个组织融为一体而感到自豪。与其做英雄不如做那些不太显眼的但又必须为组织做贡献的团队成员。像尼基塔这样背叛组织的行为显然是为珀西所不能容忍的,开始时他说只要发现就会格杀勿论,后来发现尼基塔的本领太大,就上升为战争,要成员全力应对。个体倾向更强调个人爱好和个人利益,强调个人独立和个人成功;而群体倾向文化中的成员更强调团体的利益、家庭的完整以及组织的和谐等。个体倾向的文化中,你对自己的良知负责,成员的职责更多是个人的事情。在第十三集中,完不成任务的领队知道回去就会死,所以固执己见要与尼基塔同归于尽。群体倾向的文化中,人们要对组织的规则负责,成功或失败的责任由组织所有的成员来共同承担。个体倾向的文化鼓励竞争,而群体倾向的文化鼓励合作。杰登一直视艾历克丝为竞争对手,但在第十九集中,艾历克丝并不忍心抛下杰登炸毁生化实验室,两人并肩战斗最后取得胜利。到了第二十集中,杰登发现艾历克丝违背组织原则与邻居交往,第一反应就是上报,结果在争执中被艾历克丝误杀。这等于说,艾历克丝一直没有接受组织的训练熏染而成为一个强调群体利益的模糊的人。

最后,依赖语境。文化还有一个差异是,其信息是清楚地传递出来的还是通过语境或者人际交流隐含地传递出来的。在低语境文化中,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语言信息传播的,正式的交易需要书面形式或者合同,成员之间的交流简单、直接、清晰。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往往使用间接的含混的语言来沟通。如何传递情报是组织训练特工们的必修课程。高语境文化的成员在重要的交易面前,会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彼此的信息,所以到最后所有的参与者都知道这些信息。在第三集中,为了找出尼基塔和线人的接头地点,迈克尔要艾历克丝等人分组整理搜回来的各种材料,结果艾历克丝、杰登、托姆三人小组很快就分析出结果。由于这种预先的人际了解,大量的信息已经为成员所分享,因此,他们不需要去清晰地阐述信息,只要根据信息去处理执行就行。高语境文化的成员不愿意质疑自己领导的判断。像第七集中的萨拉,被当作人体炸弹但毫不质疑组织的安排。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面临的文化冲击的力度也就更大。

文化冲击的发生有四个阶段。[3]第一阶段,迷惑期。身处新的文化,接触其中的人,主体感到着迷甚至陶醉。第二阶段,危机期。这时,主体自身的文化和新文化之间的差异产生了一些麻烦,挫败感和不适感开始突出。这个阶段,主体真正感受到了文化冲击。第三阶段,恢复期。主体通过学习新环境中的语言和文化,获得了有效的交流技巧,不适感渐渐消失。第四阶段,调整期。主体适应并且开始享受新的文化和新的经历。艾历克丝进入组织也经历这样四个阶段。

第一至三集是艾历克丝的迷惑期。牢门开启,艾历克丝在昏迷中醒来,栏杆后迈克尔冷眼观察,说明迈克尔将艾历克丝带入了组织,尽管这是尼基塔和她事先设计的安排的结果。但对艾历克丝来说还是惊奇。此时的拍摄视角是:对迈克尔多采用仰视,表现出他的高高在上,既说明了他的自信,又暗示了他在组织中的地位,是领导上司阶层中的一员。还表明他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敬仰,为国家服务是高尚的事情。对艾历克丝多采用俯拍,表现她的弱小、无助,符合一个新兵的特征。

卡勒富·奥博分析文化冲击导致的种种表现,艾历克丝基本符合。艾历克丝被迈克尔带入组织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本能地问他:“你是谁?我在哪里?”说明她因为心理上要适应而产生焦虑。虽然艾历克丝早已经失去家庭,现在是受尼基塔指使进入组织但还是有一种失落,所以常感孤独。她对新文化环境中的成员产生抗拒,第一次就餐时差点与杰登打了起来。对组织训练她的目的茫无所知,所以当被作为美色献祭又失败后她回答迈克尔说“糟透了”,说明她的角色和角色期待、价值、感受和身份认同极其混乱。她意识到文化差异,尤其是组织根本不把学员当人看,训练间隙艾历克丝从杰登口中了解到组织专门训练他们潜伏和刺杀,不成功组织就会杀了他们。她感到惊异、紧张,甚至厌恶、愤怒,她想逃出,被阿曼达连哄带骗地留住。生死训练之后,虽然看到她杀死的人安全回来,但还是痛骂珀西和迈克尔都是疯子。很多时候她觉得不能应付新环境而感觉十分无助,托姆的友谊让她倍加珍惜,第三集末尾的插曲《Tornado》,抒情哀婉,低回动人,表明艾历克丝和托姆之间暗生情愫。

You grow, you roar

Although disguised

I know you you'll

You'll learn to know

从第四集开始是艾历克丝与组织文化冲突的危机期。艾历克丝经过了阿曼达的心理测试关、托姆的爱情关、组织的生死训练关。

第四集中,尼基塔本想遥控指挥艾历克丝,要她准备,由此对对抗组织取得胜利充满希望。不料艾历克丝立马陷入囹圄未能帮上尼基塔。艾历克丝被阿曼达迷倒接受心理测试。艾历克丝通过测试,又让阿曼达想起了尼基塔。

第五集中,艾历克丝想方设法潜入珀西办公室,碰上迈克尔和伯克霍夫进入,出来时遭到托姆拦截。他们的感情的发展引起了杰登的吃醋。艾历克丝找托姆聊天,拒绝了他想进一步亲热的愿望。

第六集中,埃及兄弟以托姆的生命要挟艾历克丝,让托姆假死,结果却激发了艾历克丝的斗志,抢枪杀死埃及兄弟并逃跑。珀西三人等都大感意外。逃到加油站的艾历克丝打电话给尼基塔,尼基塔冷静地回忆自己以前的类似训练。赶到车站的尼基塔看到艾历克丝身后的迈克尔,赶紧又藏起来,艾历克丝会意地被迈克尔带回训练基地。

第七集中,艾历克丝差点被杰登抓住把柄,也没办法同尼基塔联系,好在她生擒发疯的罗比,应该说,艾历克丝的危机期基本结束,因为她逐步取得组织信任。尽管她对罗比的死非常悔恨。

第八集开始是艾历克丝在组织里的恢复期。这个恢复期可以说就是艾历克丝作为组织的一名新特工、尼基塔的内线双重身份的如鱼得水的时期。第八集中,艾历克丝故意在格斗训练中受伤,到医务室偷出尼基塔需要的解药,放入出发执行任务前的托姆的上衣口袋。但医生发现了电脑上使用的痕迹。医生要挟艾历克丝,不从的艾历克丝刺伤报警的医生逃跑。第九集中,跟踪艾历克丝的杰登反被艾历克丝抓住把柄。医生在受珀西和阿曼达质询时,反被艾历克丝和杰登诬告强奸未遂。第十集中,尼基塔收到艾历克丝信息,组织要把中情局中虽不得志但忠诚的弗莱彻塑造成狂热的反昆塔纳分子。尼基塔要她查工程师信息。杰登又向艾历克丝挑衅。艾历克丝在秘密侦察时,目睹珀西当伯克霍夫的面杀死了工程师,撤退时发现门已被杰登关上,好在她机智地从另一个地方出来。

第十一集是作为新兵的艾历克丝顺利毕业的表现。不敢杀人的她得到尼基塔苦肉计的帮助,珀西为她能抓住尼基塔而认可她,将她升为外勤特工。艾历克丝在帮助尼基塔逃跑时被托姆抓住,挣扎中打死托姆。将之前可能所有招致怀疑尤其是杰登的怀疑都转移到托姆身上,艾历克丝的危险好像全部化解了。

从第十二集开始是艾历克丝的调整期。艾历克丝为组织上上下下所接受。但是,当人们在异文化中生活一段时间,再回到自己原来的文化环境的时候,他们会又一次面对文化冲击。这是一种逆向的文化冲击。不过,人们的恢复期相对较短,不适感和挫败感也相对较少。珀西虽然将她升为外勤特工,迈克尔给她引入的公寓房条件设施都很完美,但又让伯克霍夫在她后颈上植入了能夺命的芯片,只要珀西发现她不忠就可以随时让艾历克丝大脑爆炸。另外,艾历克丝毕竟是一个双面女谍。她要向尼基塔提供组织的情报,就时刻要受到组织的怀疑和测验。阿曼达在此后对她动用了组织的最先进的机能性测谎仪。她的劲敌杰登也没有放过她。她还违背组织的纪律堕入与邻居内森的爱河。所以从第十二集开始实际上又给艾历克丝安排了一系列的情节来体验组织的不同文化。

应对文化冲击需要文化包容。文化包容是意识到并且认同文化差异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文化包容对于世界和平、经济增长和有效的国际交流等这样一些全球性的目标至关重要。就个体而言,如果缺乏文化包容,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情感倾向的人之间就很难有顺利的交流。个体要能做到文化包容,就必须积极应对。这个应对,就是主体的调整适应。艾历克丝面对不同于以往经验的文化,该如何调整适应呢?

一是自我教育。虽然进入组织前有尼基塔的简短培训,进入组织后有组织的专业培训,但毕竟面临的情况复杂,艾历克丝需要继续自我教育。第十二集从艾历克丝的梦开始:艾历克丝和尼基塔潜入房间寻找黑盒,床底埋炸弹时又拿出MP3播放器,突然发现托姆躺在身边,他问艾历克丝:“这真的是你要的生活吗?”一束强光射过来,自己被捕了。这个梦表现了艾历克丝的文化焦虑。每个学员都渴望升为特工,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就像罗比。第七集中,他对艾历克丝说,在训练期间,这个地方有时是会让人抓狂。日复一日待在这儿,就像得了幽闭症一样。罗比告知艾历克丝次日将迎来毕业考试,自己对未来充满美好向往:现在他学会了电脑、语言、交易、窃取情报,等做了外勤特工,他就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欧洲,日本,随便什么地方。这一切都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他认为组织会把他和其他学员们培养成为詹姆斯·邦德。连蠢笨的杰登也羡慕艾历克丝升为特工。但对未知生活的恐惧使得艾历克丝如此紧张,以至于“日有所想,夜有所梦”。艾历克丝担心特工的危险,担心自己受到欺骗,害怕别人取笑,这些都是外勤特工正常的心理。所以,她警醒自己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后来她购物回到公寓,开门前回忆六年前父亲训练自己时在荒郊野外对自己的告诫,这个情节可以看作她对自己要继续学习的一个隐喻。作为一名特工,她只能通过自我教育来应对文化冲击。第十二集中,她上传尼基塔策反视频时碰到询问,她答以下载学习资料,虽然是一个借口,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自我教育是她特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是获取信息。第十三集开头,艾历克丝向尼基塔描述最近自己参与的一个项目的训练情景。画面一开始出现的是一个从左到右的镜头,展现了一批组织的学员在电脑房中学习,而后面也是在一块玻璃墙之隔的地方,艾历克丝与一起训练的学员为即将参加的第一个任务——暗杀埃里克王子而进行模拟训练。镜头转向他们的训练场景,同时又插入尼基塔对现场路线的勘察。镜头在模拟和真实的现场之间转换,共转换了四次,并且以艾历克丝的口吻来说出行动的具体顺序。这里的设置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艾历克丝向领队的特工报告模拟顺序和时间,第二个则是艾历克丝向尼基塔阐述行动具体内容,好让尼基塔能够顺利抢在组织的前面来破坏行动。所以在四次镜头转换的真实场景中都出现了尼基塔的身影。接下来的镜头显示的是艾历克丝和尼基塔在屋子里谈话,这是承接上面向尼基塔说明行动内容。然后正在两人谈话的时候镜头转向了屋内的电视,电视上出现了这次目标埃里克王子和王妃的访谈。艾历克丝和尼基塔两人在猜想幕后雇佣组织暗杀埃里克王子的人是谁,但却没有线索。获取信息是特工的基本生存手段,但在这里用这么长的篇幅具体展现艾历克丝是如何积极倾听、认知检验、明确目标、寻求反馈的。[4]50这些实际也是消除文化冲击的负面效果的有效方法。积极倾听和认知检验可以消除修正认知的错位、增加认知的准确性。明确目标可以降低模糊性,减少错误判断。寻求反馈是在确定自己的表达是否正确、自己是否准确理解对方的基础上避免错误。

三是识别差异。为了消除文化冲击的负面效果,人们需要识别不同文化成员之间的差异、同一文化内部群体之间的差异、意义的差异。[4]51-52

看不到不同文化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不同文化成员在价值观、态度和信仰方面的差异,不同文化成员之间就会形成一个交流障碍。艾历克丝与内森谈恋爱的事情,尼基塔和迈克尔都先后知晓。但两人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迈克尔是离间,想以污蔑艾历克丝为交际花的名义拆散他们。尼基塔是平等地劝阻,希望她能吸取以前自己的男友被杀的教训,后来自己又陷入与弗莱彻的感情就及时与艾历克丝分享体验,然后想办法让艾历克丝与内森远走高飞。这既体现了组织内外文化的不同,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第十五集集中在艾历克丝的身世。以蛇头弗拉德为首的国际贩卖人口集团又与特工组织的文化是不一样的,艾历克丝从网上了解的自己的父亲的一些恶行,说明泽特洛夫集团的组织文化又是另一个风貌。

在组织内部,各个成员以及交流具体语境中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就像第十八集中阿曼达对艾历克丝的测试,通过测谎发现艾历克丝所说的都是谎话,无奈之下艾历克丝只好承认自己说谎,但同时她又以托姆为由述说出一系列片面的事实。交流适应理论认为:讲话者会根据观众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从而获取更多的好处。[4]55而艾历克丝在这里只是暂时逃过了测试,更大的危险仍然在等着她。

“刻板印象是对一群人的固定印象”。[4]53通过艾历克丝的故事,我们颠覆了对特工的刻板印象。她人生经历复杂,从一个富家少女沦落风尘,又从一个杀人犯沦为组织特工。尼基塔的要求、组织的任务、家族复兴的希望交织成她的人生理想。她游走在各种文化之间,成为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美剧《尼基塔》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法。例如,在第十六集中,艾历克丝梦中回忆与尼基塔在尼基塔的房子里进行训练,一个特殊符号使艾历克丝败下阵来。尼基塔提醒她,打入组织不能出任何差错。一会儿又幻化成阿曼达来了,房子玻璃迸裂。这段亦幻亦真的开头是一个追述与预述的综合。说是追述,因为梦中提到了以前的人物。说是预述,因为它提到了惠特菲尔德,这是后来迈克尔追踪的谜。在下一集会顺承这一集讲迈克尔潜入尼基塔所住的惠特菲尔德房间用枪对着尼基塔。当然也是正常叙述,阿曼达试图使她在半梦半醒状态以便窥探其内心的秘密。因为阿曼达认为艾历克丝一直有秘密对其隐瞒。好在坚强的艾历克丝发现自己身处在可怕环境中清醒过来而过了一关。

“每一种文化都有特定的交流规则和交流习惯。”[4]55艾历克丝在调整适应中成为一个难以捉摸的形象。其实这都不是她自己决定的。她只是在命运颠簸中沉浮。美剧《尼基塔》第一季结尾时又呼应开头,艾历克丝在强光中睁开眼的第一句话又是询问审讯她的那些上峰人员:“你是谁?我在哪里?”这既是一个人面临文化冲击的本能反应,同时又隐喻着艾历克丝将踏入新的文化环境。

[1]Adrian Furnham, Stephen Bochner. Culture Shock: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o Unfamiliar Environments[M].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Co. Ltd.,1986:47 -48.

[2]Wan,C..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J].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4(7):233-234.

[3]Oberg.K..Cultural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J]. Practical Anthropology ,1960(7):177-182.

[4] [美]约瑟夫·A·德维托.人际传播教程:第十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张玲玲)

Causes, Process ofCulture Shock in Nikita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Li Xianguo

(School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the origin of culture shock. As Alex has experienced, the Division she joins is an organization characterized by its rigidly stratified system, masculine culture, clearly defined objectives, collectivist orientation and high-context culture. Alex’s culture shock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of confusion, crisis, recovery and adaptation. Through self-educatio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difference identification, Alex overcomes the dizziness of the culture shock.

Nikita; culture shock; adaptation

I106.3

A

1008-293X(2016)06-0031-06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6.06.006

2016-09-10

国家留学基金项目“美国华裔文学批评中的‘创伤’心理研究”(201408330075);浙江省社科规划基地一般项目“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研究”(12JDYW02YB)

作者简介:李先国(1971-),男,湖南常宁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迈克尔特工冲击
Open Basic Science Needed for Significant and Fundamental Discoveries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商业评论(2022年4期)2022-05-05 23:01:30
蝴蝶
变身特工
我是特工
谁都别想随便当特工
书桌上的小特工
奥迪Q5换挡冲击
奥迪A8L换挡冲击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