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物通讯中平民化美学的应用

2016-04-12 12:39
惠州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

肖 娜

(肇庆学院党委宣传部,广东 肇庆 526061)



论人物通讯中平民化美学的应用

肖娜

(肇庆学院党委宣传部,广东肇庆526061)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体裁,在大众文化大潮下,人物通讯报道必然走平民化之路。当下,人物通讯报道要植根于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紧扣当前时代发展主旋律,将蕴含在平民人物形象中的美学精神深度挖掘与出新,让平民化审美发挥对大众的感染与启蒙的作用,并融合进社会和谐、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发挥对社会发展的舆论促进与现实指引作用。

关键词:人物通讯;平民化美学;新闻报道

人物通讯具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可以生动塑造人物形象,对大众的阅读与接受产生较大影响。人物通讯兼具文学的特性,使它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关照社会,引导价值。即在人物通讯的形象中包裹着深层的能够激发精神审美与价值判断的东西,而平民化美学原则的有效运用使人物通讯的审美具备更厚重、更深广的民众根基,产生更强的现实感召力。

一、平民化美学与人物报道平民化

历史发展证明,美是人民大众创造的,美来源于生活。奴隶和封建社会等级统治下审美被垄断,逐渐与人民大众脱离。在西方,审美平民化是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人文思想和自由平等观念促使平民意识的不断觉醒而实现的。在中国,五四反封建运动中诸多学者通过再现平民化美学价值来启迪个体觉醒意识,促进底层民众的反封建启蒙。如胡适就特别推崇平民的创造作用,认为“中国文学史没有生气则已,稍有生气者皆自民间文学而来[1]”。五四后,中国在革命语境中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建立在“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宗旨之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观以审美平民化为本质特征,自然也成为我国文艺创作的总原则。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系统论述了平民化美学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平民美学观同中国的国情有机结合起来,从文艺平民性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革命文艺的创造与发展[2]”。这使得平民美学始终成为我国政治层面主导的文艺和宣传思想总纲领,是我国社会制度和国情特色在思想舆论上的内在要求。

客观环境变化和时代变迁使平民化美学不断应势而进。改革开放极大的开阔了民众视野,同时多元思想不断交荡与碰撞,加之20世纪大众文化大潮兴起,对平民审美趣味造成冲击。在多重背景下,我国的主流媒体宣传必然要在坚持平民美学的基础上进行时代性拓新,从抒写对象、题材,到平民化风格和手段,都要紧贴发展主流,让平民化审美成为聚时代之气、提时代之神的审美风向标。人物通讯因其人物塑造的直观易感性,更易发挥好平民美学的价值和效果,担当起平民美学时代创新的使命。无论是央视《感动中国人物》,还是地方媒体的“身边好人”评选,或是《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专栏中普通人物的报道,都以新颖的平民化审美视角取得了主流宣传旨向与民意深切拥抱的效果。平民化风格的践行,是大众文化下主流媒体不断转变身份、适应时代、顺应民意的策略和选择,也是对当前治国理政民本化新局面的时代变革的契合与呼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3]”。虽谈艺术创作原则,亦是当前人物通讯报道的指针,为人物报道指明了两个要点。一是扎根于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这是不可丢弃的源头活水和文化土壤,立足传统,夯实根脉,人物通讯才富于审美的厚度和高度。二是深挖中华美学精神内核的当代价值。“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在审美领域的积淀和呈现,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及相互之间的统一,是其最为本质的属性[4]”。真善美的真谛正是在广大人民身上得以巩固和延续,秉持平民美学的要旨,挖掘蕴含在当代普通大众身上的默默奉献、舍己为人、敬老爱亲、维护公平正义、守护群众利益等美德亮点,赋予其时代新光辉,将历史与时代相接,个体与集体相融,才是人物通讯创新性继承中华美学精神的价值所在。

二、平民化美学在人物通讯中传达的审美感染力

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能增进审美感染力,触动灵魂。因此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人物通讯达到平民化审美效果的重要尺度。无产阶级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5]6”。认为“艺术的主要作用是再现生活中引人兴趣的一切事物,说明生活、对生活现象下判断[5]104”。由此艺术才“成为人的一种道德的活动[5]102”。按这一准则,人物通讯应在立足平民人物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着力刻画人物形象,借助文学表现手法,让平民人物的“言、态、神、志、行”传递出多维度、立体感的道德审美内蕴。

(一)平实语言的朴拙之美

朴素的语言有助于夯实平民化人物的自然、真实性,缩短受众的心理接受距离。通俗平实的语言是老百姓的生活语言,是平民化人物身份的本然标识,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还原了人物的原真状态,增进受众的信服与感染。如2009年全国道德模范、40年里在黄河渡口自愿救起80多名落水者生命的任凤翔,报道中并未对他的言行做人为化的渲染与拔高,他带着憨厚乡音说出的一句话,却成为文章的点睛之彩:“积德的事情要经常做[6]”。一句简单的话语胜过更多的他者化叙述,农民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淳朴、良善、诚挚触动人们的心扉,醇厚的道德感染力自然流淌进读者心中。

(二)风姿神态的卓然之美

神态是人内心世界的外化,它构成人的风姿风神之美,使人物具有可感可触的魅力。细节处的风姿韵态,可照现内心,获得以小见大的作用,但必须让人物生活在自己的舞台上。如《工人日报》对清洁工人孔祥芬的报道,“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大颗的汗珠,还有环卫工人醒目的制服[7]”,开首几句日常白描,勾勒出一个朴实却卓然不凡的清洁工大嫂形象,定格了她内在气质的基调。之后叙述她如何主动承担重活儿,关心同事,23年里甘于扫马路而放弃换工作的机会等等,自然是她内在品质的深化。而正是生活培养了她工对工作朴素和真挚的情感,点燃了她的内心情怀,这使她的道德之美具有经久的厚度,“包含更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生的意蕴,更能引发欣赏者的人生感、历史感[8]”。

(三)精神境界的至诚之美

李泽厚把审美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是说审美要从视觉感官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普通人物的精神境界往往于质朴至诚中凝结着高尚。以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普通工人朱邦月为例,他恪守对已故工友的承诺,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工友瘫痪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以自己微薄的工资维持一个清贫却温暖的家,从青春到暮年而无怨无悔。这正是小人物筑大爱的典型,其身份的普通与其道德境界的高尚形成对比,让观众看到了蕴含在大众身上的普遍而充实的善与爱的力量,由衷为这种爱与良善而感动,心灵自觉融入普通民众的精神洪流中。这使报道彰显出厚重的道德感召力和现实指引价值,产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教化功效。

(四)志趣高远的超然之美

“中国人之人品观,专一注意在人之内在生活,即心灵生活方面。发自内部,存在其内部的,始为其人之真实人生[9]”。对人生品格的塑造、高雅志趣的追求始终是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当代社会出现诸多急功近利之举,挖掘人物高远的志趣之美有利于引导受众追寻一个清明澄净的精神世界,为凡俗的生活增添高雅的趣味,获得心灵的净化和自我的反思。《中国教育报》上《常萍:把最真的学问带进学生心里》[10],将一位教育学生“诗意生活、坚守初心、追求至善、志于教学却淡泊名利”的普通大学女教师的形象呈现得淡然、真实而高雅,她那莲花般的品格成为矫正庸俗之弊的稀缺之美。读者在她的道德映照下自然有了对人生本真更深远的思索,构建人类诗意化的精神家园才变得真实而优美。

(五)行动不辍的持恒之美

普通人物身上往往蕴藏着惊人的韧性与顽强,折射出强劲的生命之美与坚守的持恒之美,挖掘这种精神如何真切地存在于当代社会的普通大众之中,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如2015年全国道德模范、30多年义务维护村路的普通农民盛春德就是这样:“每天凌晨二三点钟就到15公里外的修路点,一镐一镐刨、一锹一锹挖、一筐一筐担,一干就是一整天。”“冬天村路受雪阻时,他凌晨两点‘开战’,每隔30米挖一个错车位,苦干6天3夜,硬是给这段路挖出了6个错车位,为村民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11]”。这种当代愚公精神彰显出民众身上那股推动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充分见证,是中华民族绵延前行的精神鼓舞,更是当代社会改革创新的驱动力。

三、人物通讯中运用平民化美学产生的社会效用

(一)矫正庸俗化追求高雅之美

传播主流价值观、弘扬时代风貌、反映群众呼声始终是人物通讯的责任所在。在大众文化冲击下,人物通讯更要明确自身定位,以内涵式发展对抗媚俗倾向,高雅的格调、深远的旨意是人物通讯焕发持久生命力的内在要素。

1.人物通讯的高雅之美应和时代律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2月主持召开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四十八字箴言,其中包括“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这无疑是要求舆论宣传要站在时代高度,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紧扣时代风向、书写时代强音。当今的时代强音无疑是人民大众对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小康社会的信念与信心,这关涉全体人民的福祉。人物通讯要把这种时代共振融化在具体人物报道中,让饱含高雅之美的人物形象成为民众与国家精神共鸣的坚实纽带。从这个角度看,为时代鼓与呼绝不是人物通讯的政治应景,而是实现惠民根本宗旨的大众力量的汇聚,只有大众自觉响应时代呼唤,走向民族复兴、共筑中国梦的道路才能平稳而坚实。

2.人物通讯的高雅之美是人文精神的抒写。所谓“人文精神”,主要指一种追求人生意义或价值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由、人与人的平等、社会的和谐进步、人与自然的同一等[12]。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园地的养料,时代越是进步,越需要人文精神的润泽。当前,国家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人文精神的集中表达,散发出关照普通个体的现代性光芒,与平民化美学的指向一致。由此,报道那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通人物,也就是将当代的人文精神进行延伸和扩展,从而让平民化美学增添浓厚的人文情怀感染力。受人文精神熏陶的普通个体自然带有高雅和智性之美,他们通过自身的道德自律和伦理自觉的示范,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真正深入人心。

3.人物通讯的高雅之美发挥新启蒙的作用。启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恒久话题,相对五四启蒙“启民智”的诉求,21世纪的启蒙带着更迫切的时代召唤和理性之光。在近年来我国社会处于转型发展、多元思想交锋的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及国家形象观念的树立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这需建立在民众的理性认知更加成熟与自觉的基础上。因此,在当下我国树立国际形象,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语境下,启蒙的核心任务必然是再塑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它应以厚重的传统文化为养分,在民族崛起的愿景中整合民众的主人翁意识,这需要以自下而上的启蒙方式进行。深具平民化美学内涵的人物通讯应该承担起时代启蒙的使命,将启蒙的崇高使命感和光荣感倾注在平民人物形象中,让闪耀着启蒙思想光辉的人物形象成为民众实现民族共同梦想的感召者和引领者。

(二)促进政治祛魅化追求社会和谐之美

随着个体权利意识的觉醒、20世纪思想的多元化、加之现代网络世界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思潮中出现“去神圣化”的转型。人们不会像以往那样神化个人英雄或崇拜某个象征物,而更倾向转向个体自身,表达个人感受,表达草根化的大众感想。同样,在政治领域亦出现一种新的官民关系的转向,即政治祛魅化,它呼唤政治神秘性的祛除,强化政治的民主与透明。从平民化的角度看,这无疑是民众对主体身份的新认知,是政治路线平民化的要求。那么在宣传报道中,消解宏大叙事,去除英雄崇拜,以平民化风格顺应时代发展,是对政治祛魅的回应。

政治祛魅的本意在缩短民众与政治权威的距离,以增进社会和谐。而构建和谐、以民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当前国家治国理政民本化的体现。由于历史原因,官与民的对立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在民众印象中,官方和百姓要么呈现为以强势对弱势的征服,要么呈现为弱势对强权的疏离和对抗。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官民冲突事件时有发生,民众对之的反响常带有嘲讽、不满等情绪,是官民对立思维的负面延续。因此,破解官民障碍,增进互信,呼唤和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中国梦的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实践,及诸多惠民政策的实施,彰显了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政治新生态的决心和作为。在这个背景下,人物报道的平民化风格显得更为必要,它将视角下移,以普通大众为主体,有助于化解政治偏见,为形成时代大和谐的新篇章提威助气。

艺术和宣传要服务普通大众,作家艺术家应成为群众忠实的代言人,这是毛泽东美学观所着力强调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文艺工作及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同样强调平民化路线,是对毛泽东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因此,人物报道一方面应改变说教式、口号式宣讲姿态,隐去官方味道,道百姓之事、说百姓之话、写社会新风、促时代融合。另一方面,报道的对象也并不讳忌完全“脱官”,从历史的角度看,那些恪尽职守、爱护百姓的官员形象都立于百姓心中。当代,从孔繁森、焦裕禄到近期的牛玉儒、王伯祥、顾益康、李林森、邓平寿、王彦生等党的优秀干部,都用他们的实际作为证明了“爱人民者人民爱”的真理。因而,如实报道人民身边那些鞠躬尽瘁的为官者,以他们的形象深化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新认知与新期待,更有利于奏响官民和谐的大美之音,亦是人物报道平民化风格的扩展与深化。

参考文献:

[1]胡适.中国文学过去与来路[M]∥中国文艺复兴:胡适演讲集(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8.

[2]阳晓儒.毛泽东的平民美学观[J].广西师院学报(哲社版),1994(3):29.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27-29.

[4]彭程.文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N].光明日报,2015 - 10 - 12(13).

[5]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周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6]中国文明网[EB /OL].[2015 - 12 - 10]. http://www. wenming. cn/specials/sxdt/fifthmd/dyzhsjz_27621/ddmfmd/jyyw/ 201510/t20151012_2900916. shtml.

[7]庞慧敏,黎春香.马路就是我的战场[N].工人日报,2008 - 08- 26(5).

[8]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1.

[9]钱穆.中国文化之唯心主义[G]∥钱穆.历史与文化论丛.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68.

[10]李见新,孔子俊.常萍:把最真的学问带进学生心里[N].中国教育报,2016 - 01 - 19(1)

[11]中国文明网[EB /OL].[2015 - 12 - 10]. http://www.wenming.cn/specials/sxdt/fifthmd/dyzhsjz_27621/ddmfmd/zrwl/201510/ t20151012_2900644. shtml.

[12]王一川.从启蒙到沟通——90年代审美文化与人文精神转化论纲[J].文艺争鸣,1994(5):33.

【责任编辑:赵佳丽】

Application of Common Aesthetic in Figure Report

XIAO Na
(ThePublicityDepartmentofCPCCommittee,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526061,Guangdong 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news genre,figure report is destined to be approachable in the form of common style when faced with popular culture. At present,figure report should root in the spiri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me of times. It should portray deeply the spirit of common characters,so that the common aesthetic plays appealing and illuminative effects on the mass. The common style of figure report will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 Dream,and direct the public opinion as well as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figure report;common aesthetic style;news report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5934(2016)02 - 0099 - 04

收稿日期:2016 - 03 - 11

作者简介:肖娜(1979 -),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报道宣传与文化。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论广播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
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