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桑派的唱腔特征

2016-04-12 10:10谷继红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润腔豫剧板式

谷继红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豫剧桑派的唱腔特征

谷继红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豫剧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复杂的表演技巧。在豫剧的各个流派中,桑派通过吸收其他各个流派的演唱技巧,并对传统唱法进行改良,从而在唱腔上具有其优势和独特性。通过对桑派唱腔在节奏、口语化技巧上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桑派唱腔的改革进行探讨,以起到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目的。

豫剧;桑派;唱腔特征

桑派唱法,善于对豫西调唱法进行运用,根据不同剧目内容,对各种不同角色情感进行充分的表达。无论是抒情、深沉还是悲壮、苍劲,都能得到良好的表现[1] 7-9。通过对技巧的改良,使唱腔的流畅性、表现力均得到丰富。在抒情时,能意韵婉转、细入毫末、纳情于声;在悲愤时,能如奔流雷霆、一泻千里。

一、豫剧唱腔特点

豫剧在我国戏曲中,具有口语化明显、节奏鲜活、唱腔流畅等特点。相比其他剧种,豫剧的行腔酣畅,唱段中吐字、咬字清晰,通俗易懂。其大板唱腔具有奔放、激烈的风格特点,善于表达阳刚激烈的情绪。而明显的口语化,则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富有生活气息。另外,豫剧内容多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所以其唱腔节奏感强烈,不同情绪之间的表现技巧,有着鲜明的差别,有利于叙事的层层递进。

沙河调、祥符调以及豫西调和豫东调共同构成现今豫剧的主要流派,其中豫东调为主流,其他均为支派。前者善用假嗓,在音高、花腔等方面独树一帜,而几个支派相比而言则以低回婉转为主要特征[2]101-101。早期的豫剧,由于表演形式较为简单,舞台布置不够精巧,因此舞台与观众之间没有因距离而产生隔膜感。而后,受京剧影响,开始注重服饰、布景,但仍未脱离其质朴、亲民的特质,不仅是在演出形式上,更是在唱腔与戏曲内容上。在长期的改革与创新中,体现出由俗到雅、雅俗共赏的艺术特征。

二、桑派豫剧概述

桑派唱腔,是豫剧旦角的一脉艺术流派。桑派唱法的开创者桑振君,从河南坠子转学豫剧。在学习中吸收各派唱法的精华,转益多师、融会贯通,从而在豫剧中开创了桑派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派别。

桑派唱腔以祥符调为基础,借鉴并融会河南坠子、沙河调等演唱技巧。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创造了抢、滑、闪、偷技巧以及离调等演唱方式[3]40-43。桑派唱腔,具有跌宕错落、以声传情、摹形绘境、引人神往的特点。形成兼具平民性、高雅性、精巧、俏丽的豫剧艺术,从而在豫剧各派别中开宗立派,独树一帜。

三、桑派唱腔的节奏特征

(一)板式多变

豫剧板式多变,有飞板、流水板与二八板、慢板四大板,而在四大板上还衍生出诸如紧二八板、狗撕咬与呱嗒嘴等其他板系。传统唱腔中,转板与过门相连。而桑派唱腔,则将过去烦琐的过门删减,采取转板直接进入的方式,使板与板之间衔接得流畅自然。

例如,在《小白菜》戏目中秀姑的八句唱词,受到唱词字数的局限,很难体现出演唱者功力。然而,桑派唱法可以通过5~6次的转板,使一句唱词之间,板式多变。开始以慢板起腔,而后连用流水、呱嗒嘴以及垛子,收尾时则采用二八版。

(二)技巧多变

在唱腔中,通过喷口、闪板、垫音与偷字等方式,对韵律节奏进行调整,使唱腔技巧多变,艺术表达效果更加明显[4]138-140。所谓“偷字”,是指通过轻巧、敏捷的发音,在每拍中迅速将唱段中某字唱出,从而形成一种类似“偷”的效果。而细究起来,因为是将某字迅速放入某拍之中,因此,也可以说成是“偷拍”。而所谓“闪板”,则与现代音乐中的“切分”概念相类似,是将唱段中的重拍闪过,而吐字在弱拍上。在实际运用时,能达到“韵乖字巧”的艺术效果。

通过这些技巧的综合运用,产生明快、晓畅之感,增加唱腔的感染力。

四、桑派唱腔的口语化特征

戏剧唱法在演变过程中,不断吸纳俗语用词,使唱腔越来越呈现出口语化特点。而桑派唱腔中,通过对字音的装饰,使某字在唱段中语气加强,让口语化特点更为突出,从而造成“滑”的效果。而将上下句之间的停顿时间缩短,通过控制连续句、段之间的节奏,提升演唱速度,形成“抢”的效果。在每句句末押韵字上,通过“滑”法,产生一种介于念白和唱腔之间的效果。有助于表现角色的焦急、慌张的情感状态。以《投衙》为例,其中“自从公子闯下……”开始,连续数句的韵尾,都以“滑”音表现,从而让听众感受到胡凤莲的焦急心情,并使唱腔的艺术感染效果更为明显。

“抢”的运用,通常应用于唱腔中的排比句式中,尤其是排比句式领格唱字相同的情况下,运用效果更为明显。在《对绣鞋》里,通过连续的将上、下句的“一边厢……”紧扣、连抢,并运用各种“吐字”技巧加以辅助,对剧中人物在情急之下的机智反应、以及剧中环境气氛进行烘托。

豫剧中“润腔”艺术,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能通过大量的装饰音,将戏文唱词演绎得更具地方特点与生活性特点。并起到一定的音韵美化作用。润腔与一些民族乐器中的演奏技法具有相同特性,例如“滑音”“颤音”“倚音”等[3]40-43。通过这些装饰音的综合运用,使唱腔更具生活风味。当今豫剧,通常是以河南语音作为标准音,采用“润腔”后,更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五、桑派唱腔的离调运用

所谓“离调”是指将新调临时嵌入到音乐调式当中,这种技法并非戏曲所有,反倒是在欧洲音乐中常常被采用。但在桑派豫剧的演绎中,这种本不属于戏曲的手法,却能表现出十足的张力与动力。仍以《对绣鞋》为例,在“俺到镇平县……”一句中,传统豫剧表演者采用二八板来演唱,然而板式回旋音会落在“sol”上,使音调不够精细,并且难以演唱出较宽的音域,降低了戏曲音调的起伏,使表现力大幅度下降。而桑大师虽然同样以二八板为板式基础,但在其中加用离调唱腔,一改过去唱腔中平铺直叙的状况,使整体唱腔有如峰回百转之妙。“有师兄和……”一句本来因为句子太长,难以平中出奇,而桑大师将离调先后6次运用到此句中,不仅使调式转奇,同时在奇中藏变,使声情融汇、音韵流畅新颖,并且凸显了戏剧强调的节奏感。据采访桑振君大师的资料证实,桑大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和训练,而且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桑大师通过经验的累积、技法的融汇,最终以灵感突破专业壁障,将离调恰当地运用到豫剧演唱当中来。从中不难看出桑大师对豫剧理解的深入程度以及对戏曲唱腔所独有的设计能力。

六、桑派唱腔中的润腔运用

随着表演者的不断提炼、改善,使润腔能完美地烘托人物形象,渲染舞台气氛,为豫剧表演增色很多,在整个豫剧演唱体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来,润腔技法都被作为豫剧在技巧与境界上的高级追求,是普通表演者能否胜任舞台角色的标志。

而到了桑大师这一代,润腔技法被应用得更加纯熟,桑大师本人更是在润腔的基础上对音调进行装饰,如上文所提到的倚音、滑音等被运用得十分精巧,组合出与过去不同的装饰效果。按照装饰音运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字调式装饰与曲调式装饰两种,前者主要针对多音字进行装饰,或者在首句领格第一字上运用,例如《红娘》中,红娘的唱段:“为你们的婚事……”一句中,桑大师将装饰音用得繁复而不致复杂,并且将其中的多音字在唱段内的音调做了修饰与校正,使其不至在曲调下走音。同时还能突出红娘自身活泼的性格,使得韵味更加浓郁。

七、桑派唱腔的改革

一些传统戏种,通常都有严格的规矩与祖制,不能轻易对技巧与演唱方式进行改革。而豫剧中的桑派有所不同。桑振君曾公开表示,无论何种戏种,无论哪种演唱方式,只要能对豫剧的演唱起到启发作用,或者能直接被吸收、利用的,都应该纳入豫剧的演唱中。而桑大师也的确在演出中,践行了这一理念。

豫剧原本的板式,只有上文中所提到的基本的四大板,并且这些板式的运用程式,也有着一定的规则。通过桑振君的改革,结合戏曲剧目中人物情感表达的需要,在四大板的基础上,又衍生而出如紧二八板、狗撕咬与呱嗒嘴等其他板系。并且将这些板式灵活地配合使用,使豫剧原本的艺术表达效果被不断深化,其唱腔表达形式也越趋繁复多样,大大突破了原有戏曲理念,以及剧中人物情感在表现方式上的局限。取其精华,突破成规,正是具有这种对豫剧的深入理解,以及对过去陈旧规则进行改革的想法,才形成如今风格多样、表现力强的桑派艺术。

《桃花庵》是桑派剧目的代表作,当前《桃花庵》演奏大多只是选录而不是全场,崔派演奏中以西调行腔,以突出角色的期望和悲伤情绪为立足点,以连贯、酣畅、通俗、易懂为目的,整段唱词体现出大方、平稳的感觉。然而对人物内心的挖掘却稍显不足。而桑派则不然,桑派唱腔在技巧、人物刻画等方面都极尽深入,使角色对往昔恩爱情境的回忆与留恋情绪溢于言表。在演唱过程中,桑大师以沙河调保持整体风格沉稳,使窦氏的倦怠与失落之感得到了突出的表现。而且,桑大师不仅师法刘玉梅,同时还借鉴祥符调中的闪板和偷字技巧,将窦氏的回避、焦躁等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并将祥符调所产生的一些累赘、啰唆等负面影响全部回避。此外,在演唱中几乎不见豫西寒韵,尽去角色的老态,还原人物真实性。

桑派唱腔的改革不仅仅局限在艺术技巧上,通过现代人的理念,对过去戏文唱词加入了演唱者自己的理解,并且将新的理解角度,扩展到对传统戏剧理念的改革当中。例如,在《打金枝》中,由于对女婿的性格有所了解,而对自己女儿刁蛮任性有所掌握。因此,对女婿苦口婆心、婉言相劝,劝女婿对其妻多多担待。整句唱腔,从语重心长的情绪中进行表达。通过改革后,桑振君大师则以慢二八拍开始演唱,使得唱腔曲调委婉,抒情多于叙事。随后,则增加对女儿的训斥,唱法节奏加快,连用飞板与呱嗒嘴两种方式,以垛子板做结。由于飞板具有表现方式自由的特点,能形成白与唱之间的效果,能充分表达国母愤怒的情绪。而桑派唱法中,通过上述四种板法交替配合,使唱词中情真意切之感得到充分表现,并且句法错落跌宕,节奏张弛有度,既能发挥演唱者的技术水平,同时也符合角色情感。

八、结语

豫剧桑派的演唱,具有吐字清晰、咬字精准的特点,通过字领腔行、腔随字走的方式,使得每个吐字都能达到准确、快速的标准,并且能让听众听得清晰。此外,对于喷口、闪板以及垫字、偷字等技巧,都能经常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戏文唱腔当中。而通过对传统板式的改革,使豫剧在传统四大板类之上,衍生出各种派生板系,并且在演奏中,以多变的转板方式,使得唱法更加协调、自然。

[1] 刘江元.豫剧桑派的唱腔特征[J].大舞台,2014,12(3).

[2] 杨艳飞.浅谈豫剧的演唱特征[J].魅力中国,2014,6(13).

[3] 侯廷生,徐火旺,刘 静.桑振君对豫剧声腔艺术继承和创新的艺术实践: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桑振君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1).

[4] 徐火旺.桑派神韵美难得是精神:谈豫剧桑派的声腔艺术[J].文艺生活旬刊,2013,12(12).

[责任编辑郜春霞]

The Sang Pa Henan Opera Vocal Characteristics

GU Jihong

(Shangqi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Shangqiu476000,China)

Henan Opera has long history, rich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complex expression skills. Among the genres of Henan Opera, Sang Pa Henan Opera absorbed other genres’ singing skills and improved the traditional singing, and in this way did Sang Pa Henan Opera form its superiority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analyzed Sang Pa Henan Opera’s rhythm and oral skill characteristics, discussed its singing reform and introduced its melody feat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Henan opera; Sang Pa Henan Opera; vocal characteristics

2016-02-11

谷继红(1966- ),女,河南周口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豫剧唱腔研究。

J825

A

1671-8127(2016)04-0120-03

猜你喜欢
润腔豫剧板式
浅析江西兴国山歌《打只山歌过横排》的润腔特色
润腔文献综述
民国豫剧唱片探论
滑盖产品的三板式注塑模具设计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板式吊耳设计中的相关计算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间接缝开裂修补技术的研究进展
从“润腔”看霍俊萍五音戏演唱特色
闵惠芬二胡艺术润腔技法系列研究:二胡叙事曲《新婚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