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道早期史考述

2016-04-12 10:10李久昌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故道嘉陵江宝鸡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研究中心,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故道早期史考述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研究中心,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学界一般认为,故道在先秦时期就已成为川陕间的重要通道。但具体到什么时间,至今没有定论。近年来,随着川陕地区,特别是嘉陵江流域考古发现的增多,为探讨故道起源和形成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有益线索。结合文献,故道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商周之际,发展为川陕间的官方通道,“周道”是其早期的名称。

故道;周道;渊源;形成

故道是关中西部穿越秦岭通往汉中、四川的道路,又名陈仓道、散关道、嘉陵道。学界一般认为,故道的形成是比较早的,在先秦时期就已成为川陕间的重要通道。但具体到什么时间,至今没有定论。近年来,随着川陕地区,特别是嘉陵江流域考古发现的增多,为复原故道起源和形成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有益线索。结合文献,故道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商周之际,发展为川陕间的官方通道,“周道”是其早期的名称。

一、故道的渊源

位于关中盆地西部的宝鸡,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是发达的农业区和关中与陕南汉中、四川盆地往来的重要通道。陕西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老官台文化,亦称“北首岭下层类型”或“大地湾文化”,是一种已进入锄耕农业阶段的新石器文化。其文化时代属新石器时代早期,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及其支流、汉水上游和丹江上游地区。在汉水上游的南郑龙岗乡、西乡李家村、何家湾、洋县土地庙、汉阴阮家坝、紫阳白马石和马家营、商县紫荆村等遗址中,都发现有老官台文化遗存。宝鸡是老官台文化的发源地和密集分布区,在渭河沿岸分布有北首岭、高家村、关桃园等20余处遗址。四川盆地东部北缘的广元中子铺,是一处以细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该遗址下层发现了一种三足器,带有柱状的小实足,王仁湘认为它与宝鸡前仰韶文化的三足器相近[1]257-265。三足器是老官台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陶器。这说明距今7000年前后,由关中西部宝鸡越秦岭沿嘉陵江而下与陕南汉中盆地,并对大巴山南麓的川北嘉陵江上游地区已有间接的交流。宝鸡可能是连接三地文化交流的纽带。

这一交流趋势在仰韶文化时代继续保持并光大。陕甘渭河流域和嘉陵江上游考古学文化此时期已呈现出相同的面貌。渭河中游宝鸡地区发现该时期遗址539处[2]166-193,在关中平原居于首位,包括半坡、庙底沟和西王村三个类型,分布在渭河及其支流两岸,南边直至秦岭北麓的浅山地带,呈现出流域性分布文化现象。最能反映这一交流态势的是,宝鸡仰韶文化遗址南部分布已抵秦岭北麓的浅山地带,并与嘉陵江上游的凤县仰韶聚落群连成一线,透露出当时人们沿着嘉陵江上游上下移动的信息,推测这些遗址有可能已联合或整合形成聚落群。聚落群的形成不仅从整体上扩大了氏族群的经济实力和地域势力,而且更扩大了当时人们日常活动的范围和距离,原来仅建立在单一氏族内部和有限的氏族外部的道路和交通网也因此得到更大幅度拓展。嘉陵江是秦岭南坡最长的河流,它有一支流发源于大散岭。古人认为,秦岭终于大散,又西则陇首突起[3]2497。因秦岭在宝鸡附近山势有所中断,从宝鸡到凤县、秦岭和陇山之间形成了一条隘道,后人称之为宝凤隘道[4]201-226。这条隘道当是宝鸡与凤县仰韶人群交往的通道。

仰韶文化继续南下,进入汉中盆地。20世纪50年代,汉中盆地发现17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从造型、陶质、色彩以及纹饰和宝鸡渭河流域发现的同时期的陶器极为相似[5-6]24-30,3-12+24+99-102。说明居住在渭河流域和居住在汉江流域原始部落的先民有过较多的交往。仰韶文化沿渭水向西传播进入甘青地区。考古学家在嘉陵江干流西汉水上游的甘肃两当水沟口和徽县甘村发现了仰韶文化晚期的马家窑文化遗址。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也就是庙底沟文化自关中西部西传在甘青地区的继续和发展,出现于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把上述遗址在地图上连接起来,就可勾勒出一条由宝鸡越秦岭沿嘉陵江上游南下凤州,折入陇东徽县、两当,至川北嘉陵江上游,或自宝鸡沿清姜河谷,越秦岭,循嘉陵江河谷而下的交通线路。这正是后来故道的雏形。

进入龙山时代,人类活动自北而南,继续沿嘉陵江进入四川盆地腹地。广元中子铺遗址上层文化以夹砂红褐陶、饰绳纹、口沿呈花边状的陶罐等为特色,与广元张家坡、邓家坪,巴中月亮岩、通江擂鼓寨、绵阳边堆山等遗址共同构成了川北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地方文化类型。考古学家在张家坡、邓家坪、边堆山遗址和成都平原宝墩文化遗址中都发现黑皮陶或黑皮褐陶。而黑皮陶是陕南汉水上游龙山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陶系,也是其特点之一[7]7。广元等地出土的黑皮陶显然是受到陕南汉水上游龙山文化的影响。不仅如此,20世纪70年代末,考古学家在嘉陵江中下游进行考古调查时,还发现了阆中县兰家坝、南部县涌泉坝、报本寺、南充县明家嘴、南充市淄佛寺等5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认为它们同样受到陕西龙山文化的一定影响,有着较密切的联系[8]496-500。这说明在距今5000多年前,从成都平原宝墩文化古城群北行,经边堆山、中子铺、邓家坪、张家坡等嘉陵江水系遗址,沿嘉陵江河谷进入陕南,进而至凤县、宝鸡的通道,已然起源并孕育成型。但由于生产力低下,这一时期以自然型道路为主,运输工具也极简单。

古史中炎黄二帝的传说也印证了这条通道的存在。《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华阳即华山之阳,指宝鸡秦岭山南。姜水一说即岐水,在今岐山、扶风两县交界处;另一说姜水指宝鸡渭水之南的清姜河。总之,都在宝鸡境内,是渭河中下游的一条支流。《路史·后纪三》注引《春秋元命苞》指明有蟜氏女华阳感孕的具体地点“常羊”:“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子,人面龙颜,好耕,是为神农。”有学者根据《山海经》,认为常羊山即招摇山,是巫山的一个角落,在古蜀国西部[9]194-205。从上述传说中提到的3个关键地名,可知少典氏是炎帝的祖族,有蟜氏是其母族,有蟜氏女华阳感孕,常羊产子,说明炎帝本有华阳血统,即其父方乃华山或曰秦岭以南族群,少典氏族群有可能是蜀地先民。炎帝“长于姜水”,兴起于今宝鸡一带,从陕南进入关中地区,华阳仍是其经常活动的区域,两地不仅在地理上相近,且从宝鸡沿嘉陵江谷道可以方便地到达秦岭以南的华阳地区。学者们大多认为宝鸡渭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与炎帝族有关。宝鸡地区考古发现的大量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遗址及其向汉中、四川北部传播的事实,恰可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无独有偶,在古史记载中,有蟜氏也是黄帝的母族,“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10]336。姬水与姜水相去不远,可知黄帝也发祥于宝鸡渭水流域,其活动范围基本上是在关中、四川(包括汉中)及甘肃东部地区。“黄帝娶于西陵之女”,生二子:青阳、昌意;“青阳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而“娶蜀山氏女”[11]10。西陵、江水、若水等均在四川,“蜀山氏”在巴蜀亦无疑义。黄帝族与蜀族的交通,也与炎帝族一样,自渭河沿故道南越秦岭沿嘉陵江而下。炎黄二族是最早开辟自宝鸡南逾秦岭沿嘉陵江而达四川道路的先锋。

夏前期,四川盆地进入青铜时代。中原二里头文化先进的青铜冶铸工艺及艺术风格,连同一些具有礼仪意义的器物类型和做法进入成都平原,与当地土著文化——宝墩文化结合,形成了三星堆文化。以后的商代二里岗文化也与三星堆文化有一定联系。一些学者认为,此时的联系主要是通过鄂西、三峡地区进行的。但《尚书·禹贡》的记载透露出还存在另一条嘉陵江河谷通道的信息,大禹治水,在治理今四川西部岷江、沱江的同时,还对嘉陵江流域进行了疏导,开辟了梁州贡道:“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清人胡渭《禹贡锥指》解释,梁州贡道源于西顷山的桓水(今白龙江),由西顺流而下广元,再溯潜水(今嘉陵江)上行,越通岗山而达沔水(今汉水),即所谓“逾于沔”,复沿褒、斜二水,翻过秦岭,进入渭水,东汇黄河,最后到达冀州[12]293-298。夏禹所建贡道涉及后世所谓的故道、褒斜道,虽以水路为主,但并不排斥在水路不畅时舍舟就路。这几条河道,以陆路转运相贯通,沟通梁、雍二州。可见正在孕育生成中的故道作为嘉陵江及循嘉陵江的水陆连接的交通线路在此时已经初露端倪[13]43-46。四川盆地继三星堆文化之后兴起的是十二桥文化,大致相当于殷墟早、中期之际到晚期,其文化北界已到达陕南汉水流域。城固、洋县一带大量出土的这一时期铜器群便是这一现象的实物例证,城固铜器群是在商文化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个区域性青铜文化[14]218-226。据赵丛苍等介绍,城固洋县一带出土的尊、罍等的形制和纹饰与三星堆同类铜器相似,铜戈、矛、钺等多数也与四川盆地所出相似,出土陶器亦与后者基本相同,尤其是洋县范坝出土铜器中有与广汉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玉石璋完全类同的青铜璋,是四川盆地青铜文化的典型器物[15-17]3-26,66-70,35-37。汉中盆地已然成为十二桥文化与关中地区青铜文化的交互作用区。其交流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溯汉水而上进入汉中盆地,而后再进入四川盆地[17]35-37。另一条则是取道嘉陵江河谷一线直接与四川盆地交往。由于早期人类应对自然的能力有限,要翻越高耸险峻的秦岭比较困难,而选择嘉陵江河谷一线的故道相对容易,取道嘉陵江河谷一线与距离较近的宝鸡地区的沟通应是很自然的事情。

二、故道的形成

尽管这条道路经历了漫长的孕育,初步具有了交通线的功能,但它依然只是崎岖小道,并未经过人工修筑,很容易随着人群的移动而变化,正如孟子所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18]460。从现有记载看,对这条道路最早的人工修建是在商周之际,随着周人“周道”的建设,这条道路成为周道网络的组成或延伸部分,始表现出较成熟的交通线路固定化的特质。

清康熙年间出土于宝鸡凤翔的西周厉王时铜器《散氏盘》记载了夨人赔偿散氏田地之事,其中涉及“周道”、“大沽”等陆路、水路名称。王国维指出克鼎铭文中“地名颇与此盘相涉”,指出这个“周道”即“故道”,《水经·渭水注》提到的宝鸡西南的周道谷因周道而得名。“大沽”即《漾水注》之故道水,亦即凤县以上嘉陵江主源水道。散国在嘉陵江上源之“大散关、大散岭”一带,亦即故道一线[19]886-887。王国维的考证精当,可谓不易之说,是则故道在商周之际已被利用,且很可能被称作“周道”。

周道亦称“周行”,为周之国道,是周王室修筑的通往各诸侯国的大道,其初创始于先周古公亶父经营周原。随着周人南下建国,以岐周为中心逐步向四周延伸,灭商后遂在王畿内扩展成颇为畅达的交通干线体系,而且延伸到了一些重要的诸侯国。周道承担着周王朝的长距离交通,举凡行政命令、财税贡赋、军事征伐等攸关王朝命脉的交通需求,均经由周道完成。据《考工记》载,周制通向王畿内各城邑间的道路容车五轨,宽40尺,折9.2米,道路平坦、笔直、宽阔。《诗·小雅·大东》说:“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大路两旁,还种有树木做标志或防护道路的树墙。设有被称作“委”“馆”“市”的驿站设施,拥有较完备的邮驿制度。

在周道交通网络中,散国之“周道”是建设较早的一条。散氏在先周已成显族。《尚书·君奭》记周公追述文王时重臣云:“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适”[20]525。四人相继辅佐文王、武王终成大业,号称文王“四友”。《尚书·君奭》云:“武王惟兹四人,尚迪有禄。”《孔传》:“文王没,武王立,惟此四人,庶几辅相武王蹈有天禄。虢叔先没,故曰四人。”《通志·氏族略四》:“散氏,文王四友有散宜生。”按照西周封国原则和进程,散国立国当不晚于周初甚至早到先周时期。散国所在属周王畿之地,正当后世所谓故道的北口。有迹象表明,这条道路的初辟时间当不晚于散国立国之时,周封散国于此,意图之一正是借助其维护向南之交通。彭邦本分析:“周人自古公亶父迁徙周原后,至王季、文王时即开始积蓄力量,积极南向经营巴蜀江汉。从徐霞客以前古书中长江上游均指岷江,可知经营江汉,首先是经营陕南和蜀地,进而再南向扩展。就地理位置上看,正当周原南向要津的散国的封建,当是周人为实现其经营南土战略之重要举措,其立国宗旨之一即是为周人维护向南发展之交通,因而作为这一方向上的主要交通线,故道的初辟,也当不晚于此时”[13] 43-46。

据杨升南、雷晋豪等考证,周道自丰镐西出,经邰(今武功县西南)、眉(今眉县)、郁夷(今宝鸡市区东)、散国,抵达周道谷[21] 51-66,[22]59-64。此道是否继续再折向西南通往蜀地?文献无载。雷晋豪同意此周道有可能进入嘉陵江谷地,但认为其西南端点大概止于嘉陵江谷地,并未抵达成都平原,理由是商周时期蜀地与中原交流关系并不密切。此言有失偏颇。

其一,现有文献与考古资料都显示,商周时期四川盆地与中原的交往十分密切,是先秦时期两地交流的高峰期,其交往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嘉陵江谷地,翻越秦岭,进入关中西部。商末周初,在关中西部和四川盆地西北部分别兴起了周文化和又一村文化。已有不少研究者指出,从商代末期到西周中期,宝鸡部分秦岭山口地区已成为周文化与又一村文化的接触地区[17] 35-37。20世纪50年代,宝凤隘道南端的凤县龙口镇凤州古城附近的西周早期郭家湾遗址,出土有斜领尖底罐,而在宝凤隘道北端的宝鸡县,先后在竹园沟、茹家庄等地的弓鱼氏墓地中,发现了大量与周文化铜器和陶器共存的斜领尖底罐、绳纹深腹平底罐、绳纹鼓腹平底罐和无胡直戈等,是弓鱼国墓地的代表器形。它们与成都平原新繁、广汉早期蜀人遗址墓葬出土陶器、兵器风格相仿,出土的柳叶形青铜短剑和竹园村出土同类器酷似。弓鱼国中心区域在宝鸡渭水以南、清姜河两岸台地。兴盛时期,其势力北界达到渭水北岸,扩及千河以西、千山以南,即今宝鸡贾村塬、陵塬一带,与夨国界邻。南界越过秦岭,至嘉陵江上游谷地,即今陕西凤县和甘肃两当一带。林向分析:“弓鱼国文化中明显占优势的早蜀文化因素是不能单用外部传播来解释的,必然是与蜀人势力直接抵达渭滨,蜀文化圈在此与周文化圈相重叠有关”[23]20-38。段渝亦认为:“从各种文化现象分析,弓鱼氏文化是古蜀人沿嘉陵江向北发展的一支,是古蜀国在渭水上游的一个拓殖点”[24]52。孙华发现:“到了三星堆文化第四期以后,四川盆地青铜文化好像存在着分布重心向北转移或北扩展的趋势。而这向北转移或扩展到陕南地区的青铜文化,在商代末期与关中地区为中心的周人发生了联系和接触,并与周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着良好的睦邻关系,所以在关中地区的边缘,穿越秦岭古道的北端的陕西宝鸡县留下了所谓弓鱼氏墓地这样的遗存”[17] 35-37。郭家湾遗址位于嘉陵江边,弓鱼国墓地位于大散关口,一在故道之上,一扼故道出口,它们和陕西陇县韦家庄西周墓恰好沿故道及其延伸线南北相连。宝鸡地区西周早期的弓鱼国,应是四川盆地鱼凫王国于商代中期偏晚灭亡后,辗转北上于宝鸡地区建立的[25]21-23。其北迁路线,弓鱼国墓地的发掘者推断:“可能由城固、洋县至武都,经康县、成县、徽县进抵到今宝鸡南部凤县和甘肃境内两当县一带,或者循嘉陵江谷道北上,至凤县一带暂时安居下来。这些部族势力逐渐发展壮大,然后逾越秦岭顺秦岭北麓清姜河谷道北上,发展到宝鸡渭水南岸的清姜、益门、竹园沟、茹家庄一带建立古弓鱼国”[26]431-454。确定了四川盆地与关中的关系很密切,而且证实其交往的途径主要是沿嘉陵江谷地,翻越秦岭,进入关中西部的。

其二,周人很重视交通,不仅在自己管辖范围内开辟道路,而且还探求通行于周边的道路。《周书·旅獒》说:“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底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记述了“周道”由宝鸡向西修至昆仑山的情况。《诗经·周颂·天作》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岐”即岐山;“夷之行”指平坦之大道。《诗经·大雅·皇矣》云:“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27]382,466。两诗记载了文王岐山修路,其实也可看作在秦岭开辟道路。虽没有修筑通往蜀地道路的明确记载,但足以说明周人将周道自散国继续向南修筑通往蜀地,技术和能力并无大的问题。

其三,从地理上看,嘉陵江谷地,坦如平川。清姜河源头在大散关以南,河谷也不是十分险峻。这一地理形势使此段周道不需要修筑较为复杂艰巨的栈道,这当是故道较早被利用的地理原因。在周原甲骨文、《尚书·牧誓》中,有关于蜀人与周交往的记载,其年代上限到商代晚期。周原出土西周甲骨中有“蜀子来朝(周)”的记载。陕西扶风庄白村出土西周昭王时期的折尊、折方彝、折孤等反映了昭王十九年第二次南征的史实。铭文中的厈地在大散关附近,根据昭王南征前夕在厈地滞留等迹象,他推测昭王十九年第二次南征是由厈地,出散关,逾秦岭,然后进入汉水上游,复循汉水而下[28]75-79。如此更印证了这条道路的存在。

综上所述,至迟在商周之际,此前的文化传播线路已演变成一条由宝鸡越秦岭沿嘉陵江而下,与汉中和四川盆地联通的区域交通线路。作为周道网络的组成或延伸部分,此时期的故道具有国道性质,道路基本固定,这应是故道形成的主要标志。

[1] 王仁湘,叶茂林.四川盆地北缘新石器时代考古新收获[M]//三星堆与巴蜀文化.成都:巴蜀书社,1993.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Z].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

[3] 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五二·陕西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 黄盛璋.川陕交通的历史发展[C]//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 陕西省社会抖学院考古研究所汉水队.陕西汉中专区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1962(1).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队.一九七七年宝鸡北首岭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79(2).

[7] 魏京武.陕南考古报告集·前言[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8] 重庆市博物馆.四川嘉陵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考古,1983(6).

[9] 吕子方.五天廷[C]//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集.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0] 徐元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晋语四第十[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 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 胡渭.邹逸麟整理.禹贡锥指:卷九·华阳黑水惟梁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3] 彭邦本.故道起源新探[J].宝鸡社会科学,2012(3).

[14] 魏京武.陕南巴蜀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兼论蜀与商周的关系[M]//三星堆与巴蜀文化.成都:巴蜀书社,1993.

[15] 赵丛苍.城固洋县铜器群综合研究[J].文博,1996(4).

[16] 李伯谦.城固铜器群与早期蜀文化[J].考古与文物,1983(2).

[17] 孙华.四川盆地青铜文化初论[M]//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8] 孟子·尽心上[M]//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9] 王国维.散氏盘跋[M]//观堂集林:卷一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

[20] 尚书·君奭[M]//十三经注疏·尚书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1] 杨升南.说“周行”“周道”——西周时期的交通初探[M]//西周史研究(人文杂志丛刊第二辑),1984.

[22] 雷晋豪.周道:封建时代的官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3] 林向.殷墟卜辞中的“蜀”——三星堆遗址与殷商的西土[C]//巴蜀考古论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24] 段渝.嫘祖文化研究(四)[J].成都文物,1998(2).

[25] 高大伦.古蜀国鱼凫世钩沉[J].四川文物,1998(3).

[26]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弓鱼国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27] 周振甫.诗经译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8] 卢连成.厈地与昭王十九年南征[J].考古与文物,1984(6).

[责任编辑袁培尧]

Sanmenxia472000,China)

Research on Early History of Gu Route

LI Jiuchang

(ResearchCenterfortheGoldenTriangleAreainHenan,ShanxiandShaanxiProvince,SanmenxiaPolytechnic,

In academia, it is well acknowledged that Gu Route has already become the major passageway betweenSichuanandShaanxias early as pre-Qin Dynasty. But there is no final conclusion about the specific time yet.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SichuanandShaanxiarea, especially along Jialing River basin, have provided important inspirations and valuable clues to discuss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Gu Route. With reference to literature, historical origin of Gu Rout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Neolithic Age. Until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it grew into the official channel betweenSichuanandShaanxiand Zhou Route was the early name.

Gu Route; Zhou Route; Origin; Formation

2016-05-20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BLS001)

李久昌(1960- ),男,山东菏泽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古都学和文化遗产研究。

K878.4

A

1671-8127(2016)04-0103-04

猜你喜欢
故道嘉陵江宝鸡
淮委组织完成黄河故道航拍调研并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复苏
维纳斯黄金苹果在黄河故道地区的引种表现
嘉陵江东满福坝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宝鸡对霾源“拔芯断气”
在嘉陵江边
走进宝鸡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我的嘉陵江(组诗)
渭河故道恢复湿地生态的引水方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