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卿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9)
《花间集》中的“帘”意象
闫卿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9)
《花间集》由后蜀赵崇祚所收录,收有500首词。其中“帘”字有99处,涉及15位词人98首词。帘的原始作用是遮蔽门窗隔绝室外的风雨烈日。作为意象使用的“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帘”意象具有的感情色彩也就是相思送别、愁怨、思乡,更好地理解词的意境,理解闺阁词之间的不同。“帘”是诗词中刻画景物的客观事物,不应该只看到表面,而应该深入体会“帘”意象的功能作用,深刻理解《花间集》中词所表达的意境。
花间集;帘;意象;功能
据已有文献记载,“帘”最初出现于《庄子》文章中,“有张毅者,髙门县薄,无不走也”[1]511-512。清人郭庆藩《庄子集释》中解释“【疏】姓张名毅,亦鲁人也。高门,富贵之家也。县簿,垂帘也。【释文】县音玄。簿,司马云:帘也”其中的“簿”即“帘”[2]646。据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记载“汉诸陵寝,皆以竹为帘,帘皆为水纹及龙凤之象。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佩之声”[3]90-91可知,西汉已有不同质地的帘了。帘的本义是一种遮蔽之物,是古人居室中常见之物。而在文人们的笔下,作用远不止挡风、避光,常被用来烘托气氛、构筑含蓄悠远的意境。
《花间集》是后蜀赵崇祚于广政三年(公元940年)编成的,共十卷,选录18位“诗客曲子词”,凡500首。《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以其作为词的集合体与文本范例的性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欧阳迥在《花间集序》中描述西蜀词人的创作背景“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 在这种生活背景和文艺风气下从事创作,所写的是供歌筵酒席演唱的侧艳之词,自然是缛采轻艳,绮靡温馥。把视野完全转向裙裾脂粉,花柳风月,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特别是她们的内心生活。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密室、歌宴酒席、芳园香径。虽也写郊游中的男女邂逅、女道士的春怀、宫女的幽怨等,但心中仍然是男女情爱。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4]372。
“帘”字在《花间集》中有99处,涉及15位词人98首词,占据五分之一。根据帘意象代表的内容,可将其分成三类。词讲究词境,“帘”在词作中最重要的作用是构造迷离曲折的词境,使词能够更加让人回味。寄予了词人无限的心绪愁思使“帘”意象具备了更深层次的审美内涵。
(一)词人用帘意象表达思恋之情
在《花间集》[5]中,因多是闺阁词,多是女子送别情郎之后思念。如温庭筠的《河渎神》(其三)中写道“离别橹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这几句描写女子卷起帘子凭眺远去的人,听着渐渐远去的橹声,在空闺中独自愁坐,刚离别就已经是满面愁容,思念着远游的人,更看见帘子外村野麦田上翩飞的双燕,进一步反衬出女子的孤寂。张泌的《浣溪沙》(其六)中“枕障熏炉隔绣帷,二年终日两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这首词中“二年”说别离之久,“终日”见情之深,“两相思”言彼此同心相契。相思之苦,帘外的杏花,窗前的明月,都是见证。黄昏微雨、画帘低垂的景物,再作烘染,哀感无限。温庭筠《定西蕃》(其三)“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写思妇,女子晨起卷帘,对镜梳妆,美丽女子相思,是边关征人音信稀疏,让女子牵挂不已,为之断肠。
《花间集》中相思爱恋是主题。韦庄《浣溪沙》(其二)“欲上秋千四体慵,拟教人送又心忪。画堂帘幕月明风。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珑,玉容憔悴惹微红。”是写春情,女子月夜欲上秋千感觉四肢无力、人推送又觉心里不安的娇慵情态。明月春风,梨雪玲珑,如此良夜,谁人能不兴起切切春情呢。温庭筠《更漏子》(其一)“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词写春闺怀人,夜深香残,在透入帘幕的稀薄烟雾里,无眠的女子看着屏绘的双双金鹧鸪图案,自伤孤寂,惆怅不已。几番挣扎、遣愁无计的她,最终无奈地背过红烛,垂下绣帘,希望借助睡眠能够做个好梦,来消解烦恼。
(二)帘字抒发词人的思乡之情
《花间集》中以男女情爱为情调,有400首左右,但是其中也有羁旅怀乡之词。张泌的《河渎神》“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词写河畔神祠景色,抒发客子旅愁。神祠秋景中,满含萧瑟之感。“昼灯当午”,映出珠帘斜影。那隔江星点灯火、渡头三两人家里,是客子黄昏旅途的惆怅惘然之感。阎选《临江仙》(其二)“十二高峯天外寒,竹梢轻拂仙坛。宝衣行雨在云端,画帘深殿,香雾冷风残。欲问楚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鸾。猿啼明月照空滩,孤舟行客,惊梦亦艰难。”词写孤舟行客的寂寞心情。巫山十二峰的神女庙,神女衣袂飘飘,在天上施云布雨。神女离去,庙宇冷落。连象王也不知所踪,只有巫峡猿声,渲染孤寂凄清的气氛,行客感到心伤。
(三)帘意象表达忧愁之情
《花间集》以男女情感为主,那么男女情爱不如意情况之词也是免不了的。闺阁之中少不了“帘”这个装饰品,通过这装饰品更有一种愁思在其中。
韦庄《诉衷情》(其一)“烛烬香残帘半掩,梦初惊。花欲谢,深夜,月胧明。何处按歌声?轻轻。舞衣尘暗生,负春情。”这首词是写舞女的怨情,“舞衣”透漏女子的身份。半卷之帘,烛烬香残,欲谢的花朵,朦胧的月色,予人以孤凄哀残之感,烘托夜深不寐的女子的愁情。张泌《满宫花》“花正芳,楼似绮,寂寞上阳宫里。钿笼金锁睡鸳鸯,帘冷露华珠翠。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词写宫怨,这首词与其他的宫怨词是不同的,虽然都是表达自己的愁怨,但是这首词因为桥边公子而非君王愁。钿笼金锁的奢华,掩不住帘冷露浓的凄凉。以清明时节细雨双飞的黄莺,映衬宫女的孤单。结尾点出宫女惆怅寂寞的原因,是思念“桥边独醉”的“公子”。在宫怨类作品中,车辇不来是致怨的主因,望幸是宫女的基本心理指向。但此词中的宫女显然不是这样,思念的对象不是这些,而是宫外桥边沉醉的公子。
“帘”字在《花间集》中也是运用比较多的,恰当地使用这一道具,使词的意境更具有审美内涵,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6]33。则“帘”意象的功能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为词情境提供独特视角[7]43-45
戏剧表演需要用各种道具来布置舞台,以推动剧情发展。词人们也是需要选取合适的意象为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出场造些声势。而“帘”正是这方面的绝好帮手,它为我们展示了词中的典型场景与特殊场景。温庭筠的《菩萨蛮》(其二)“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其中“水晶帘里玻璃枕”这类华美、富丽、讲究的闺阁环境正是艳词中最典型、最常见之场景。这首《菩萨蛮》中水晶帘、玻璃枕、鸳鸯锦、暖香、梦、江、烟 柳、雁、残月、藕色霓裳、人胜、双鬓、玉钗等用一连串的意象来描写女子居室之精美、其穿着打扮之高雅,同时也委婉含蓄地暗示出她极其微妙的心理活动。而这一切,又都是在词的一开始就点明了的“水晶帘里玻璃枕”这样一种精致明丽、玲珑美洁的情境中发生的[8]45,可见“帘”意象在构建推进词情发展的“典型场景”中所起的作用。温庭筠的《更漏子》(其二)“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仅单单一个“帘”字,又与“水晶帘”不同,没有着重说什么帘,只是从帘这个独特视角表达词中主人公的心境。帘外庭院的清晨景色,蓝叶露重低垂,柳丝风里吹斜,落花满地堆积,一派春意阑珊的光景,与晓莺残月的凄清一起,烘托出伤春伤别的寂寞情绪。
(二)为词设立特定的场景
从抒情角度看,词中情感的抒发,往往都要借助于抒情主人公去表达,而抒情主人公所在的处所,是由帘以及其他诸多意象所组成的空间之中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帘意象在词中就起到了创设场景与氛围的作用。
张泌《浣溪沙》(其九)“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一辆华美的车子入城,一骑紧追在后。东风吹起香车绣帘一角,使男子得以一睹真容。一瞥之间,他看到帘中女子慢回娇眼,笑意盈盈,仿佛有情。音闻未通,一时无计,便假装醉酒,继续急追不舍,依稀听到女子的笑骂声。这样一出喜剧,“东风斜揭绣帘轻”是关键,如果没有风吹帘起,那么他们这番一见钟情式的恋爱也许就会草草收场。这样的美事若非在车马杂沓、男女界限有所松动的游春场所,也是决计不能发生的,所以“东风斜揭绣帘轻”就是词中可遇不可求的“特殊场景”了。牛希济《中兴乐》“池塘暖碧浸晴晖,蒙蒙柳絮轻飞。红蕊凋来,醉梦还稀。春云空有雁归,珠帘垂。东风寂寞,恨郎抛掷,泪湿罗衣。”在这首词中,帘与池塘、柳絮、红蕊、醉、梦、雁、东风、泪、湿罗衣等意象组成的画面是哀愁的。红花凋残、白絮飘飞的暮春景色,雁归人未归,女子垂下珠帘不再看那景色。“恨郎抛掷”,控制不住自己悲伤已极的情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悲伤不能自已。
(三)构筑曲折深静的意境
况周颐在《惠风词话》论述词境时说“词境以深静为至,境至静矣,而词中有人,如隔蓬山,思之思之,遂由浅而见深”[9]24。而深静词境的营造,必须借助一定的意象。“帘”意象的造境功能是不同凡响的。魏承斑《生查子》(其二)“寂寞画堂空,深夜垂罗幕。灯暗锦屏欹,月冷珠帘薄。愁恨梦难成,何处贪欢乐?看看又春来,还是长萧索。”描写画堂空寂、幕垂帘薄、月冷灯暗的深夜居室环境,浓郁的清冷空漠气氛,以之烘衬女子孤寂凄寒的心境。利用了珠帘与画堂、罗幕、锦屏诸意象层层分隔,构成一种萧索深静的境界。李洵《巫山一段云》(其一)“有客经巫峡,停桡向水湄。楚王曾此梦瑶姬,一梦杳无期。尘暗珠帘卷,香消翠幄垂。西风回首不胜悲,暮雨洒空祠。”写行客经过巫峡,泊舟江边,来到神女庙前,联想起楚王当年在此梦见神女之事,不禁生出天人悬隔、幽眇难详的感概。珠帘尘暗,翠幄香消,是行客眼中所见神女庙之荒寂景象。行客心中翻涌着无限悲凉之感。展现了一种幽深的感伤意境。
《花间集》中这些帘的意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花间集》是应歌而作的具有娱乐消遣的功能,因此词人们使用帘表达的意境自然以闺阁之中的感情为主。但是也有一些咏史怀古的作品,如刚刚介绍的李洵的《巫山一段云》,还有牛峤的《江城子》,这首词用了“帘”字,但是所表达的是一种风流悲壮的怀古之作。
[1] 陈鼓应.庄子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郭庆藩.庄子集解[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
[3] 晋葛洪.西京杂记[M].周天游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4]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卷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赵崇祚.花间集[M].李一氓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 王国维.人间词话[M].济南:齐鲁书社,1981.
[7] 邓龙飞.宋词帘意象研究[D].华侨大学,2012.
[8] 赵梅.重帘复幕下的唐宋词唐宋词中“帘”意象及其道具功能[J].文学遗产,1997(4).
[9] 况周颐.惠风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责任编辑袁培尧]
The Image of “Curtain” inFlowerSet
YAN Qing
(Collegeofliberalarts,GuangxiNormalUniversity,Nanning530029,China)
FlowerSetwith 500 poems included is collected by Shu Zhao, among which the word “curtain” appeared 99 times with 15 poets and 98 poems involved. The original function of curtain is a shelter to isolate outdoor wind, rain and the sun, while the image of the “curtain” has a mor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Curtain” is a scene of objective things, but it means with the emotion is lovesickness, farewell, melancholy and homesickness.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see the surface of the “curtain”, but deeply understand the image ofFlowerSet.
Flower Set; curtain; image; function
2016-03-26
闫卿(1990- ),女,河南兰考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研究。
I207.23
A
1671-8127(2016)04-00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