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2016-04-12 10:10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革命污染

张 睿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3)



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张睿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3)

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革命既推动了我国生产力发展,又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挑战。针对当前我国存在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提高资源利用率、低碳环保的方式等有效路径进行探析并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达到实现生产力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将科技革命的成果有效转化,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科技革命;生态环境;科学技术

随着大工业机器时代的到来,人类迎来了第一次科技革命。马克思对于科技革命是这样描述的:“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1]。可见,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看成是“危险的革命家”。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突破,科学技术都是直接推动力,科技革命的到来,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

一、我国历史上科技革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科技革命的浪潮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历史上的生产关系都是同一定的生产力相结合,历史上的物质资料的获取也都是除了积累前人的历史经验以外还对生产工具进行了创新和改革。

我国农业时代人们使用青铜器技术以后,科学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这一时期还是以直接获取自然中现有的物质为基础,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低,运用不广泛。由于过着较为原始的生活,依然还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本来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不是有目的地改变环境,还是以利用自然环境进行渔猎和耕地为主。随着人们掌握了铁器技术以后,生产工具的革新,我国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此时,人们开始进行工具的创新,扩大耕地面积,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驯养家禽、培育新的植物,有了种植业和畜牧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虽然生产力有很大的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盲目地滥用资源的状态[2]11577-11578。这一时期,生态环境没有得到大的改变和破坏,除了大自然的洪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侵袭。科学技术还没有对我国生态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相对而言,生态环境保护的比较完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完成了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环境,我们没有经历工业文明带来的人类历史上最发达的物质文明,也没有经历和抓住世界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近50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促使生产力发生了飞跃,使我国进入了历史的新阶段。随着高科技产业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互联网的发展、生物技术、合成材料、纳米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与空间资源的利用等给我国科学技术带来的又一场革命。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以失去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给我国社会进步造成了很大的阻碍。科技革命和生态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科技革命一方面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另一方面又能够为我国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所以说,科学技术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双重作用。

二、我国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环境问题是一个涉及人们生活中各方面、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的环境问题不仅是由科学技术引发的,还有人口增长、资源浪费、乱砍滥伐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农业、工业、城市等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目前,我国由于科学技术背景下产生的生态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活里存在的主要污染

农业是国家赖以发展的基础,农业不仅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条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与发展,对我国的农业资源也造成了污染。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大规模生产和现代化的技术,由于土壤中含有的化学成分过高,很多种子都无法适应土壤的生存。杀虫剂的危害和使用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污染,造成了种子的基因突变,出现变异的水果、五颜六色的豆类等。现在由于农业食品的不安全,菜叶子上经常留有化学剂的残留物质,很多的农业食品不仅是化学制成而且还是催生物品。最终,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可以说,现代技术的发展给我国赖以生存的农业安全带来了挑战。

在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中,作者阐述近些年来全球对于杀虫剂的广泛运用,给我们生态环境带来的威胁和对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这本书也引起了全世界对于农业污染的广泛关注。

(二)工业生产中造成的主要污染

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两极冰川融化,气候变化无常,温室效应明显,动植物的数量逐年下降。

近几十年来,我国由于工厂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日益升高,加上我国的工厂中排放的大量废气,产生雾霾,工业中的污染除了主要体现在对于废气的排放,另一方面就是废水的排污,直接流入海洋或者河流中去,对我国的水域和空气污染是极具危害的,尤其对于工业密集区的人们来讲。

我国的森林植被大量被砍伐,二氧化碳消耗量减少致使产生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化明显[3]18-22。不仅如此,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汽车数量呈现出高速增长,汽车尾气成为城市中重要的污染来源之一。农业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大量排入海洋湖泊中,由于污染造成的水质下降,大量鱼虾死亡,水草杂生,湖泊面积不断缩小。

(三)城市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城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作为工业发展的中心,工厂生产,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汽车尾气和生活垃圾成为城市环境最重要的隐患。近年来,我国政府以及各类环保组织机构都已经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减少生活中产生的污染,但城市环境质量伴随着 “三废” 的增长变得越来越严峻。

当前我国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数据表明在2013年中“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4]23-27。目前,雾霾已经成为危害城市的第一大危害,给城市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另外,城市中汽车排放的尾气、集中供暖、城市垃圾的焚烧、城市废水的排出、家庭装修中的甲醛、复印机等的广泛应用也成为不可忽视的污染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是带来了很多的危害,不仅对整个生物链产生破坏,更多的是对人体危害很大,甚至引发癌症。

三、科技革命下保护我国生态环境路径探索

科技革命的背景之下,不仅要学会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还需要利用科学技术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等问题。科学技术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双重作用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生态环境资源破坏者到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工具,这一系角色的转变是由人类社会前进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所决定的。我们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更要考虑到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最早是胡锦涛同志于2003年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来的,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据统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场合有关生态文明的讲话、论述、批示超过60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APEC蓝” “乡愁”等“习式生态词汇”广为人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60多次谈生态文明,可见,全国上下都开始更加重视在保护生态环境下的合理科学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是协调可持续的战略方法,从中央到地方,真正地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地方政绩考核中去,全民行动起来共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政策的角度,更加利用科学技术的传媒力量,例如网络、手机、微博等方式传递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利用科学技术的技术手段,充分展示生态文明对我国以及每个人的重要性。

(二)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自然资源是经过千年甚至上亿年形成的,是十分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资源的占有量也逐渐增加。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在增加物质生产的同时减少产品的使用量,以节约自然资源。进行无浪费、无污染的生产技术研发,力图从生产过程中彻底消除污染物及废弃物的产生。利用科学技术对我国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比如,对杀虫剂的危害进行替代,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开发新技术、新工艺、降低单位产出能量消耗、开发清洁工业技术,减少污染排放。加强清洁能源的研究,通过科学技术尽量实现“零”有限资源的消耗,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从而延续人类的自然资源,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 提倡基于科学技术的低碳环保生活方式

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要素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能只依靠科学技术解决已经有的环境问题,更要提倡在科学技术的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这是对于解决问题和保护环境的有利且持续的方式。通过科学技术我们可以从整体布局上,通过科学实验的模拟,进行分类创造。在城市生活跟人们息息相关的方面,可以提倡太阳能汽车生产、可以进行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可以进行废水废气的循环利用等。更重要的是提倡人们环保出行,尽量不使用私人轿车,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更加方便的城市交通。借用科学技术进行创意生态文明建设,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人类的需求,但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目的。从高度上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提倡低碳生活方式,需要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出行、生活带来方便,实现公共利益与保护环境的目的。

(四)借鉴国外利用科学技术治理生态环境的经验

从整体发展路径来看,发达国家都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政府对资源环境的保护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不断地发展和研究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对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无害化的处理,英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几乎彻底摆脱了公害。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指标,更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快速的经济发展,改变了我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解决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如何利用科学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要更加注重科学技术进步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对新时期,我国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更具深远意义。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王敏达,张新宁.论中国的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与现代科技革命[J].安徽农业科学,2008(26).

[3] 苏玉娟.从财富梦走向生态文明梦:基于人类六次科技革命的思考[J].理论探索,2014(03).

[4] 冯留建.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02).

[责任编辑乐知]

2016-04-18

张睿(1989- ),女,新疆塔城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马克思理论及其发展研究。

F205

A

1671-8127(2016)04-0056-03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革命污染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