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价值观变迁及其重构研究
艾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中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乡村结构的深刻变化,农民的价值观,包括土地价值观、婚姻价值观、消费价值观、乡情价值观等,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转变。价值观念呈现出开放性、价值选择的趋利性、农民价值观念的差异性等特点。这一变化表明,新形势下亟须在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下,教育和培塑农民树立与乡村文化现代化相适应的科学价值观。
农村;现代化;农民价值观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农民作为农村发展的主体,其价值观亦发生了深刻变迁。“在精神文明范畴里,价值观变迁显然是个核心话题。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下半期,价值观的‘混乱’或者‘混战’是我国人文社科界关注的一个焦点”[1]1-2。中国焦点在农村,农村焦点在农民,农民焦点的精神内核在价值观。“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旧唐书·魏徵传》),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农民价值观的变迁为镜,主观上反映了社会的运行状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关系得以全面调整,也使农民价值观发生深刻变化。农民价值观的变化一方面促进经济的发展,为现代化发展带来活力,另一方面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价值观也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导致农民价值观发生偏歧。引导农民树立与乡村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体系,是新时期推动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经济变革对农民价值观的影响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顺利发展”[2]143。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国民经济“新八字方针”,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发生转变。1979年起,中央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作为统一的指导思想,到后来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的通过,思想上不断解放,最终突破大一统的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观念。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拉开,到后来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再到后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改革的艰巨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改革对农民的价值观变迁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转轨、技术的更新,强化了市场的作用。经济的发展更需要高精尖的技术人才,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对农民的要求。而农民在素质和能力等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其市场需求和能力的不确定性导致农民工作的不稳定性,从而使家庭收入和家庭生活水平处于不稳定状态。市场经济加剧了农民的无助感。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使农民有较少的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既得不到长远利益,又看不到整体利益,他们的短期利益一时间无法使自己获得满足,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使农民处于越来越尴尬的处境——不断被边缘化。农民在价值观方面不断向城市居民靠近,但仍然有差距。主要表现在趋利性,偏重对经济的发展,则导致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农民价值观中的戾气、拜金主义抬头。
(二)政策变更对农民价值观的影响
现代化进程中,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打破以往的利益格局,相应的政策法规必然会得以变更。政策变更的出发点是利益的重新整合,农民在现代化进行中,始终处于既得利益者的末端。马克思对待利益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利益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追求利益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列宁认为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有追逐利益的社会属性,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希望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比别人更大的利益,这样就会有利益冲突。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受利益格局变化的影响。利益格局的调整主要表现在政策的变更,从而致使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而导致农民价值观的变迁。政策的变更,在很多方面是持有双重标准的,如农民工“同命不同价”“高考移民”。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等仍然只适用于城市居民。在利益驱动和市场负面效应作用下,一些农民的价值观会走向歧途,选择一种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价值观。
(三)文化建设对农民价值观的影响
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的消费观、娱乐文化也随之提升。然而农民的消费观和消费娱乐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过去的较为落后的观念中。一方面,体现在农村基层组织、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引导性。基层组织涣散,基层组织部分不健全,某些基层干部以“金钱”为导向,主要是心系怎样为自己谋利益,利用自己的职权,卖地、买地、建房,最终使自己成为隐形房地产开发商。基层党组织名存实亡,基层组织思想工作严重滞后。另一方面,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载体。农村的文娱活动流于形式,套路老,缺乏创新,很多时候仍停留在贴贴标语、演场戏等传统做法上,内容单一,缺乏平等性和感染力,无法适应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元化需求,导致群众对党的思想一知半解,有时文化宣传会出现恶俗化趋势,“三俗”泛滥,为一些封建腐朽思想的滋生留存了沃土。近年来各种宗教思潮的快速蔓延就是一个佐证。再一方面,农村的文化设施滞后成为制约农民文化素质和价值观更新的主要条件。可见,农村文化对农民的价值观的变迁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
(一)土地价值观的变化
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土地观念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发生一系列变化。农民的传统观念认为,农民天生就是同土地打交道,农民与土地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情结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的观念随着土地的不断减少、农民进城务工的增加、城镇化的加快、土地流转的加快,农民特有的土地情结发生了重大改变。以前的“依赖土地”的价值观变为现在的“淡漠土地”的价值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推进,农村有了丰富的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的不断崛起,农民便形成了一种忙时回家种地、闲时外出务工的“进可工,退可农”的特殊形式。长时间的亦工亦农的工作模式使农民不愿放弃家里的土地,但又无暇家里农田,导致土地荒芜。2004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免去农业税、提高种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又重新开始认识土地,由“淡漠土地”到“珍视土地”。但农民对土地价值观的不断变化,导致在土地的利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土地资源浪费,土地污染等现象。
(二)婚姻价值观的变化
农村的婚嫁习俗等也是农民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表现。婚姻是维系家庭的一个纽带,是维持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关系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婚姻价值观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价值观的变迁。
婚姻是维系家庭的最小的环节,而家庭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点。对传统农村而言,夫妻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是农民婚姻关系的重要特点。农村社会结构的单一性、农民生产方式的保守性和生活方式的封闭性决定了农民婚姻价值观的稳定性。然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婚姻价值观的稳定性也开始受到挑战。农民价值观的不稳定性集中表现在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一方面受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字显示,2003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是1.1亿;2004年是1.2亿;2005年是1.4亿。而外出务工一般导致村里成为“三八” “六一” “九九”(指妇女、儿童、老人)集中的地方,外出务工,两地分居,缺少交流成为“婚姻杀手”。离婚率的飙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系列影响,尤其是对整个家庭或家族,甚至是对孩子健康成长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消费价值观的变化
需求、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两驾马车,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消费和需求,消费能力、消费价值观是影响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消费价值观的变迁。
我国农民的需求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消费观上。在传统的物质需求的长期滋养下,人们的消费观主要表现为过于注重对物质生活的强烈追求。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到20世纪80年代,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流动性的加快,农民的见识等不断增强,外加传媒发达、信息流通,农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无形中得到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中国农民的消费观在很大程度上被市场所引导,市场经济所制造出来的消费广告和金钱价值观已经代替以往的政府主导型的单一消费观。但在近年来的一系列的变化中凸显出农民消费价值观的一些弊端。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大张旗鼓地操办各种酒席、宴会,大吃大喝,盲目攀比,浪费严重等现象严重。由于消费观念落后,农民缺乏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念引导,一些落后腐朽的消费方式也开始抬头。农民消费观弊端最严重的是消费结构不合理。农民对基本的消费不断增加,但农民对教育等其他方面的投入并没有增加。注重外表的大气派,而不注重自身内部修养的提升。
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农民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发展和宣传需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农民、指导实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农民价值评价、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提供导向和依据。二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等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成为引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源泉。三是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模式,与时俱进,开创与农民相适应的宣传模式和接受方式,不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流于形式,而是让它成为广大农民的价值引领风向标。
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价值内涵。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核包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等一系列植根于农民骨子里的优秀价值导向。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将其中符合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合理成分加以挖掘,作为重塑农民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传统文化中的理性主义思想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引导农民回归到正确的价值观[3]30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性主义,体现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中。吸收其理性成分,引导农民更加客观、理想地看待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经济的发展是导致农民价值观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农民出现的一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价值观,归结到底是利益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公平,使农民的利益得到公平实现,农民的权利得以有效行使,农民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1] 潘维,廉思.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 30 年(1978—2008)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郜春霞]
Research on the Change and Reconstruction of Farmers’ Value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I Ping
(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Wuhan430073,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moted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rural and farmer’s values, including land values, marriage values, consumption values and nostalgia value accompanied by a series of transformations. Value concept presents the openness, the tendency of value choice, the difference of the farmer’s value idea and so on. This change shows tha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values of the farmers and the rural cultural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ainstream values.
countryside; modernization; farmer’s value
2016-02-11
艾萍 (1990- ),女,湖北孝感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D422.6
A
1671-8127(2016)04-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