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南海区九江职业技术学校 邱晓蓉
中职物流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
文佛山市南海区九江职业技术学校 邱晓蓉
随着现代物流的不断升温,大量中职学校为了适应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要,纷纷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新兴行业,物流管理的相关专业开办的时间较短。以佛山地区为例,大多数学校的物流专业都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在软件和硬件建设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物流专业教师较少,大部分都是由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尤其是科班出身的,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高素质“双师型”人才更是缺乏,师资队伍的规模及质量达不到人才培养要求,导致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按师开课”,而不是“按需开课”;一些院校为节省费用,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技能培养的问题,导致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严重现象;课程设置与本地区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与现代企业相关的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所培养的物流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的物流人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如何根据我国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改变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手段和单一的传统型教学模式,培养出熟悉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的管理体制和标准的实用型人,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要根据物流专业的特点和学校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我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由普通高中转制为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相对较差,所以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深到浅、从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的安排课程,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从而做到“宽进严出”。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置课程,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与物流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宽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涉及到的专业方向包括仓储配送、运输业务、物流营销、物流信息四大方向。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达到1∶1。为了配合技能竞赛的选拔,第一学期的实训课程主要包括手动托盘搬运车的使用,堆码技术、打包技术、手动堆高机的学习以及物流单证软件系统(环众)的使用;第二学期的实训课程主要包括模拟叉车驾驶、电动叉车的操作,物流沙盘对抗;第三学期的实训课程主要包括电动叉车进阶训练、仓储软件的学习;第四学期的实训课程主要包括3D模拟软件的学习、未来超市、运输模拟实训室的学习;第五学期的实训课程主要是2个月的外出物流专业的社会实践。
根据物流专业的特点和学校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后,可以采取“案例分析法”“双语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即在教学中引入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典型事件,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中达到教学目标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定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
双语教学是指对所授课程同时采用中英文结合教学模式,并以外语教材和外语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实施该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外语的水平。通过双语教学法,可使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实用能力,另一方面可满足当今国际化人才市场的需求。
物流课程内容应由以学科理论知识为中心,改为以技能操作知识为中心。中职物流管理教育教学内容的实用化和综合化,培养了高素质的操作型劳动者。增强实践性课时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动手力。如开设“物流仓储配送实训”“条形码的识别制作”“叉车修理”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改革应该遵循开放性原则。课程开发不能闭门造车,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调动社会最大资源和各方力量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每学期及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厂顶岗实习、实训,在一线技术人员及工人的指导下,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物流企业的现场管理,真正做到产教结合、工学结合,达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科前沿的信息,使学生紧跟社会的发展。
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无止境的。上文所提出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是本人物流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教学体会与心得。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和更艰辛的劳动,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 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