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交往:马克思恩格斯传播观初探
——政务微博话语权研究系列之五

2016-04-12 02:03梁芷铭周玫
视听 2016年6期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

□梁芷铭 周玫



精神交往:马克思恩格斯传播观初探
——政务微博话语权研究系列之五

□梁芷铭周玫

摘要:新闻传播是精神交往的重要形态,它与人们基于实践的精神交往需要紧密联系,与时刻处于精神交往的现实的个人密不可分,并借助报刊等媒介形成巨大的力量,引导人们走向自由,成为“自己的主人”,继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精神交往;马克思;恩格斯;传播观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是新闻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他们立足时代深入研究和探讨了新闻传播及其规律,洞见了新闻传播的巨大力量。立足精神交往深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传播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传播的起源:基于实践的精神交往需要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再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马克思先后对人的需要作了阐发,把需要理论推向成熟。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需要分为生产需要和社会需要,传播无疑属于社会需要,是“需要的体系”,形成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影响着社会关系的变迁,也影响着人们的实践,对“精神交往的进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①而不管社会关系如何变迁,不管传播如何变换面孔出现于不同语境,传播作为精神交往的重要形态都已经深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作为社会重要活动,传播是人们基于实践而形成的精神交往需要,与人们的物质交往紧密相连。一方面,传播生成于人们的实践之中,为实践所塑造,影响着人们的实践,为人们的实践所需要;另一方面,传播是人们的一种精神交往活动,人们在基于实践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中辩论、发表看法、出版书刊、制造社会舆论,并在此过程中寻找到了新闻传播这一最为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形态。

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也提出,人们从他存在的那一刻起,就是彼此需要的,也正是因此而发展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进而产生了交往。在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中,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对于已经能大量制造工具并熟练使用工具的人类而言,事实上都离不开传播或新闻传播了。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传播或新闻传播是人类精神交往的主要形态,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根发芽”,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变成可能。这并不否认传播或者新闻传播的实践性起源,相反,正是在人们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实践得以深化与拓展,并使传播或新闻传播成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不同阶层的社会公众带去信息、新闻、观点、意见和立场,延续着历史文化,丰富着社会精神,培育着公民社会。

二、传播的媒介:传播技术与新闻媒介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传播技术对精神交往有着深刻的影响。他曾发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能否与印刷机并存的疑问,也对“歌谣、传说和诗神缪斯”能否应对印刷机的出现而提出疑问。②实际上,在现代传播工具和媒介面前,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传播,而借助新闻媒介,这些精神财富被不断阐释、解读、消化,乃至融入了公众的生活与品格,使精神交往不断获得新的形式,与社会的物质交往合奏出人类传播史上的新景观。

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落后的封建经济迅速解体,腐朽的封建专制不断瓦解,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力开始勃兴,这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础。也是在这个时候,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主要载体和交往媒介是新闻报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新闻传播”不仅仅是联系人类两个世界——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联系人们主客观世界的“中介”。③借助这一中介,人的精神世界在这里敞开,社会的精神图景得以显现并逐渐形成。在马克思看来,报刊这一新闻媒介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④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洞察一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因为报刊就“生活在人民当中”,因为报刊“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恶”“欢乐与痛苦”,因为报刊能把自身在“希望与忧患”中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⑤但是,民众的“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恶、欢乐与痛苦”往往与自身权利的是否实现紧密相关,民众并不局限于物质的满足和现状的满足,他们有着精神需求,有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盼,当他们的权利难以实现、被忽视、被侵犯,他们便深深陷于忧患、憎恶和痛苦,而新闻媒介正是他们争取和维护权利的有力工具。对于新闻报道的特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提出“完整地揭示全部事实”“历史的真实”“理论的真实”等概念。他们还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压迫下,新闻报刊往往受到“敌意和轻率”的“毒素”的毒害,报刊的本质总是“真实和纯洁”的,这种“毒素”会在报刊永不停息的滚滚激流中变成“真理和强身健体的饮料”。⑥一方面,报刊的语言要做新的转化,以适应把“毒素”转化为“真理和强身健体的饮料”的需要。如今,有了转化报刊语言的现实需要,自然也就能在民众的创造性表达中逐渐显现出来,但无疑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民众的权利意识需要被唤醒,需要在报刊上排除“敌意和轻率的毒素的毒害”,把“敌意和轻率的毒素的毒害”从人们的脑海中驱逐出去,这无疑需要传播技术和工具的改善,需要新闻媒介做出新的担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把“毒素”转化为“真理和强身健体的饮料”,还是公开报道民众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恶、欢乐与痛苦”,都需要以民众普遍的精神交往为前提,让新闻媒介在搭建精神交往平台的过程中引导民众、教育民众、激醒民众。

三、传播的主体:基于精神交往的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⑦这里所说的“有生命的个人”就是“现实的个人”——从事着各种社会活动、进行着物质生产。⑧这样的“现实的个人”不仅作为社会存在物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且借助“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进行着精神交往,把自身的生命活动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⑨

无疑,从事着生产劳动、处于实践之中的“现实的个人”是传播的主体。一方面,他们借助新闻媒介传播信息与知识,为公众重构自身精神世界、提升精神境界提供必要的知识与信息,另一方面,他们借助传播工具,把“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恶、欢乐与痛苦”公开报道出来,向世人描述关爱、友善、正直、真诚、宽容、理性和欢乐等世间一切美好事物,却也毫不忌讳人世间的丑恶、人们的忧愁与痛苦,他们要借助新闻媒介把希望、热爱与美好传播,让人们在新闻媒体提供的信息与作品中接受洗礼,为人们不断摆脱物的束缚、自然的束缚和社会关系的束缚指明航向,为人们克服“交往异化”和交往的“不断扩大和多样化”开辟道路。⑩实际上,这样的传播主体并非孤立的,他们或者是个人,或者是群体,他们因共同的精神文化追求而超越地域、时间、年龄、种族、宗教和知识的限制结成最大的同盟,他们在传播活动中也把自身设为客体,不断认识自己、否定昨日之自我、塑造明日之自我,追逐着理想的自我。可以说,基于精神交往的现实的个人不仅改变着人的现实和现实的人,也创造着新的现实和新的人。

四、传播的终极追求:基于精神交往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人的发展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人最终将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这正是作为精神交往的人类传播活动的终极追求。

作为精神交往的传播活动,建立于人们对意见的普遍发表,实际上,无论什么力量都无法从根本上阻止人们发表意见。可以说,发表意见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权力,虽然它会被权力和暴力压制以致奄奄一息,但它最终将冲破一切压制它的力量喷薄而出。在马克思恩格斯传播观中,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因为如果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说话的自由都没有,进而连发表言论的权力全被剥夺,这个社会还有什么自由是可以成为自由的?因此,“只要某一种自由成了问题,那么整个自由都成问题。”

对发表意见的自由的压制和侵犯来自于权力。福柯认为,权力既不是什么制度,也不是一些人拥有的什么势力,而是渗透于整个社会网络的“众多的力的关系”,是人们赋予“某一个社会中的复杂的战略形势的名称”。在这样的社会中,新闻媒介表达的话语或者处于精神交往的现实的个人的话语总是受到“一定数量程序的控制、选择、组织和重新分配”,话语被“禁律”排斥,陷于“理性与疯狂的对立”“真理与谬误之分”的漩涡之中,话语的力量被不同程度地消除,而传播主体的力量也将在这样的社会架构中被不断冲击,甚至异化成排斥、干扰、侵犯自我的力量,使传播主体和新闻媒介陷入深渊,给社会结构带来危害。显然,需要一种力量来防御权力对传播的威胁与伤害,而这种力量就蕴藏在人们追求自由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伟力之中。

注释:

①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传播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14.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5.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3.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8.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72.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⑩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传播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8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交往理论视域下政务微博话语权研究”(项目编号:13XGL008),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网络美学的理论建构”(项目编号:13CZX002),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工程资助成果(项目编号:GXQG022014062)。
(梁芷铭:钦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职业指导师,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周玫:钦州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book=133,ebook=135

猜你喜欢
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恩格斯军事治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