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备受关注。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将推动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唯一的国家级创业示范基地、2005年已在全国率先提出“大创业观”教育理念的辽宁,有哪些成熟经验?近日,《经济》记者就此采访了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局长刘铸。
《经济》: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刘铸:理论知识的传授是前提,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点,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关键,专业教育的融合是难点。
首先,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结合我们的实际,采取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办法。学校能按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专业特色、服务方向,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要建立适应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目标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破除“高分低能”积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行弹性学制;能够为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记载系统,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并制定相应的规定办法和优惠政策。总之,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
《经济》:高校师资队伍怎么建设?
刘铸:高校要积极采取在职培训、岗位交流、校企合作、考核聘任等有力措施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中专业化师资匮乏的问题,这是影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作为高校,针对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创业教学难度大、教学成效难以量化的制约瓶颈,可以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职业经理人、知名创业校友等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程兼职教师,加快建立一个由专业教师、创业人士、社会企业家、各行业优秀人才等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专家型师资库。
《经济》:如何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
刘铸: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有再定位(培养标准)、再设计(课程体系)、再扩展(实践环节)才能与创新创业教育逐步走向融合。在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切记以当前行业、产业发展对于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为出发点,借助于专家委员会,在行业实践专家、理论研究专家共同商定的职业能力需求标准基础上,结合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明确学科、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以此架构课程体系和课程群、模块群,并具体化为某个知识点和目标要求,将创新创业理念、方法完全融入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一个“需求倒推型”人才培养方案体制机制制定模式。
具体可以分为传统方式修订和全新式修订两种,其中传统方式修订是基于传统的培养方案,改良式修订,即深挖各类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运用创新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鼓励在各类专业课程中设定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学模块,运用成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团队研究性学习,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录制精品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共享课程。面向各专业学生征集相应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本土化案例,开展校内外案例征集活动,从而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在各类专业教育中都能进教材、进头脑、进案例、进课堂,开展嵌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探索,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复合式协同创新。
全新式修订是基于全新的理念,进行颠覆式的修订。即成立由高校学科建设专家、行业专家以及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首先建立标准职业人模型,梳理知识和能力构成,反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倒推方式建立人才培养方案。这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高校应以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应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需求紧密对接;应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标准,并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
《经济》:如何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刘铸:课程与教学是人才培养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高校必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整体设计,因地制宜选择教育模式,形成从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活动等方面一体化的新体系,逐步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体系。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渗透创业意识,课程内容不仅要包括创新创业基本知识,更应包括创新创业专业知识,此外还应辅以案例分析,并要求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模拟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人才培养工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到立竿见影的人才培养效果,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要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将第一课堂所学的创新创业知识应用到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实践模拟及实战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