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洁 于迪 朱倩玉
浅析移动互联时代应用平台的传播特点
□张洁于迪朱倩玉
随着3G、4G、无线网络覆盖的日益普及和成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与互联网技术也更加紧密并完美地结合起来。顺应移动互联的发展,各大应用平台纷纷应运而生,从社交媒体类到生活服务类,应用平台的种类繁多,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的选择性的增强也加剧了应用平台生存环境的残酷性和竞争性。在移动互联大环境下生存成长的应用平台具有自身的传播特点。
移动互联时代;手机APP;发展;传播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根据友盟统计,截止至2015年11月,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被应用到了各个领域,手机网络应用的数量也稳步提升。数据显示,APP数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0.7%,综合来看,Android平台应用更加偏重于生活,而iOS应用则更加倾向于健康与生活休闲。在Android平台中,活跃用户增幅最高的类别为新闻资讯、健康医疗、电商导购、社交网络、图书阅读。在iOS平台中,活跃用户增幅最高的类别为健康医疗、旅游出行、新闻资讯、电商导购以及商务办公。基于平台和消费者规模的拓展,传播壁垒逐渐被打破,技术成本相对降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日益以独具特色的创新形式紧密结合起来。不管是功能性的应用平台,还是服务性的应用平台,在传播内容和形式上都在根据新环境进行变革和创新,力争在市场环境中增强竞争优势,抢占先机。移动互联时代下应用平台的传播特点日益凸显出来。
(一)产品的专业化程度增强
近几年,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手机应用软件蓬勃发展,数量和质量都急速上升。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手机应用软件开始向着专业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以学习教育类APP为例,首先将软件细分到某个学科,然后根据不同学科的专业特点再进行细分。
产品的专业化趋势是由受众的不同需求而决定的,特别是针对高校学科专门研发的产品,高校学科分类繁多、各不相同,一个APP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手机APP的开发就更加向各自的专业领域靠拢。如建筑类软件“建筑学院”,就是专门针对建筑设计师而设计的,囊括建筑、室内、景观、规划、艺术等设计案例、建筑资讯、软件教程等内容。建筑专业的学生或建筑师们可以在这个软件上获取自己需要的资讯。
(二)产品对用户的精准化定位突出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针对产品研发的市场调研工作能够进行更加准确的整合,准确了解用户的喜好、使用习惯,使得产品研发越来越脱离大众化而向着精准化的定位发展。
以“百词斩”和“扇贝单词”为例,两者同为背单词软件,相比之下,“百词斩”注重将单词与图片进行结合,联系句子进行记忆;而“扇贝单词”则注重词根词缀记忆法,并研发了一系列英语产品,帮助用户将单词融入听力、阅读进行记忆。这两款软件根据不同用户的特点对产品进行研发,帮助用户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应用产品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但有一些比较冷门、专业的领域还有可以拓展的空间。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软件类产品会根据市场调研不断发掘用户的真正需求,为用户量身定做产品。
(一)产品互动交流增多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就是交互性,从传统的单项传播发展到双向传播甚至多向传播。互联网用户的交互性增加,以微博为例,每个人都可以在微博上发布消息,其他微博用户可以进行评论、点赞、转发。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能够让信息得到更多的共享。同时,一些知名的博主可以利用微博来发布广告,获取利润,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的交互性已经成为各大手机软件可以利用的平台,例如“美拍”的成功就在于它强大的交互功能,首先将软件定位在“小视频”拍摄,然后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受众上传自己拍摄的视频,利用网络进行转发、点赞,大大地扩大了用户群。
不仅如此,网民数量的增多、网络信息的发展也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各类手机软件研发者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对用户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位,研发出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
(二)产品娱乐化、服务化特性明显
利用手机APP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也成为大部分手机用户的选择。例如新闻资讯类APP,利用手机方便携带、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让用户能够在忙碌中抽出时间了解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以得到放松与愉悦。再如,微博以140字的短消息为载体,发布一些身边的大小事件,或有趣、或感动、或励志,让许多用户“闲下来的时候就刷一刷微博”。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越来越多的手机软件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休闲需求,向着娱乐化的方向不断迈进。许多人利用娱乐社交平台分享旅游照片、攻略;在等车、坐车的时候听音乐、游戏、看视频、刷微博。手机软件已经成为用户消遣娱乐的重要渠道。
手机APP的服务性也大大增强。生活服务类软件逐渐增多,如天气类APP,能够帮人们获取天气信息,做到随时更新,随时查看;有些软件还会提供穿衣指导、空气质量等信息服务,满足用户的生活需要;打车类APP,保证用户能够足不出户就能叫到出租车,满足了用户的出行需要;理财类APP、地图类APP、学习教育类APP、办公类APP……都是从服务用户的角度出发,满足用户需求。这也大大增强了用户对手机的依赖性。
(三)网络时代下产品更新速度快
网络时代下,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手机应用类产品也是如此。一旦某个产品火起来后,就会有许多相似的产品争相涌入市场。如团购类APP,美团算是最早走团购道路的软件,在初期,美团做了大量的产品推广工作,在地铁站内打了许多广告,将目标群体瞄准为忙碌的上班族,满足上班族追求方便、便宜、快捷的需要,在初期就占领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而后同类产品层出不穷,尤其以百度糯米为主要竞争对手,糯米跟百度合作后,在百度上推广自己的产品,还加大优惠力度,到现在已经后来者居上,与美团势均力敌。
在产品更新速度快的情况下,产品开发者需要不断改进自身的产品,完善用户体验,注重产品的推广,进行产品的升级。
(四)用户喜好的不确定性
用户喜好具有不确定性,容易对一种单一产品产生疲倦感。在这种情况下,手机软件开发者可以不断更新副产品,使用户对产品产生持续依赖。开发者也可以关注用户的利益点,从用户的获益点出发,以中间人的方式加强用户和其他成形企业的联系,让用户得到实在的利益。
(一)产品初期走进市场
当前,手机应用空前繁荣,如何打进市场,让用户下载使用是企业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手机软件进入市场常见的方式有预装、应用商店下载、推荐链接安装以及隐蔽隐藏进入等方式,预装与应用下载是主要渠道。手机软件进入市场并非难事,如何让用户能够在众多软件中做出选择才是重中之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科技人才的增多,生产手机APP已经没有太高的门槛,越来越多的手机APP应运而生。许多软件在走入市场之后,还没来得及被广大用户认知使用,就被淹没在APP浪潮中。
(二)产品的推广、营销特点
APP推广成本低。借助手机APP进行推广时,广告商将产品信息放到软件界面上,用户可以直接获取信息。一般来说,APP的广告植入都是相互的,用户可以通过广告下载使用,快捷方便。两个手机APP相互进行推广,相比于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能够节约一定成本。
APP推广增强用户粘性。手机应用本身就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特别是一些生活类APP,如天气类、学习类、出行类,手机应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在对一款手机APP长期使用后,很容易形成用户粘性,使用户成为APP的忠实使用者。
APP推广实现精准营销。网络时代,特别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手机APP的推广营销能够更加可视化、量化。通过数据统计功能检测用户的使用频率、浏览频率等,能够对用户进行精准地把握,与用户进行更加长期的沟通,使营销达到可度量、可调控等精准要求。
APP推广提升品牌实力。手机移动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许多品牌都有专属的手机APP,尤其是电商类、视频类APP,让用户更加深入了解品牌,进而提升品牌实力。良好的品牌实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为企业形成竞争优势。
途径竞争的压力、产品数量竞争的压力、用户个性化挑剔性需求方面的压力,使得手机APP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手机APP在竞争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更大大加剧各个APP的生存压力。第一,相似程度高。在手机APP的浪潮中,一款软件的忽然火爆必然会引来其他相似APP的出现,同类同质的现象比较常见,导致了手机APP的泛滥。第二,用户隐私被泄露。大数据的发展使用户的每一项操作都被记录下来,尤其是电商类APP,用户需要输入自己的地址、电话,一旦出现问题,用户的信息就会被泄露。第三,产品可替代性强。手机APP的相似程度高,同一种需求有多种手机APP可满足,竞争加剧,一旦大投资的APP集成化功能加强,便会快速抢占市场。
虽然手机APP的发展道路崎岖不平,困难重重,但手机APP依然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手机APP应当如何应对来自市场的挑战呢?
创新发展。社会发展如此迅速,固守不变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创新是企业、产品走出困境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手机APP更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创新,除了产品技术的不断完善更新之外,在产品的定位、用户需求的挖掘、商务模式的构建等多方面也要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创新。
裙带生存。利用手机APP之间的相互联系、互补关系进行开发,形成系列化,更容易增强用户粘性。如“扇贝单词”“扇贝听力”“扇贝阅读”“扇贝新闻”等,围绕英语开发一系列产品,相互联系又术业专攻,用户很容易一口气全部下载使用。
吸附周围。利用手机APP“一专多能”的功能界面,依靠一种核心功能打动用户,然后通过附加的功能取悦用户,同时通过附加功能打击竞争对手。
在互联网和手机大范围普及的环境下,手机APP产业拥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手机应用平台在互联网时代,功能越发专业化、细分化。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能够通过大数据对用户喜好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位。但是也同样存在着信息泛滥化、产品相似化的问题。这就需要手机应用平台开发者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做好市场调研,把握受众心理;注重产品的更新完善。从受众的角度讲,受众需要提高对信息辨别能力,完善网络秩序。手机APP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需要各方努力。
1.蔡巧怡.使用与满足:手机娱乐化动机及其影响[J].今传媒:学术版,2011,19(2):88-89.
2.李利利.手机APP路在何方?[N].人民邮电报,2015-11-17.
3.胡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J].都市家教月刊,2013(10):215.
4.车今善.中韩SNS平台及使用动机比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4):33-38.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文系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5年立项 “Speaker”工作室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1014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