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文
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的四个原则
□李天文
摘要:广播新闻编排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凭技术突出内涵的“操作技能”。如何在线性传播的过程中体现编辑部意图,彰显新闻的种种特性,需要在规范与个性上有更多更充分的理解,以从整体上适合听觉、满足听众的需要,扩大广播的影响和收听率,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新闻编排;头条原则;系统原则;策划原则;贴近原则
在现今的广播电台中,新闻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有的以时段划分为单元,有的以主持人讲述方式进行发布,也有由播音员进行播报。但不管新闻稿件形式如何,同样的素材,因不同的编排方式,会得到迥异的效果。
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的原则是指编排时总的指导思想和应注意的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其目的是实现一次节目的整体优化,以求达到主次分明、层次清晰、衔接连贯、详略得当,使听众循序收听,清楚明白,印象深刻。编排要求突出重点、形式多样、组合配套。
笔者认为,所谓广播新闻编排,就是由编辑将相当数量的稿件或栏目(包括音乐、歌曲)等组合成一次节目,也是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道编辑程序。编排,既要体现编辑部价值取向,又要有利于一次节目整体效益的最大实现。好的编排,可实现整体效益大于部分效益相加的最佳效果,就会吸引更多的听众;反之,就会造成节目的整体效果差。
为了使广播新闻节目的结构做到层次清楚,脉络分明,从整体上适合听觉、听众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新闻的节目编排中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新闻界有句话叫杂志卖封面,报纸卖头版,目的就是吸引读者的眼球。而对于广播新闻节目来说,最大的卖点无疑是头条新闻。一次节目头条选得准不准,是不是当天最重要的,是不是能统领起整个节目,能否压得住场面,能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左右着该次新闻节目的成败。
众所周知,选取怎样的新闻为头条,表明编辑部对新闻的判断和认识。新闻节目头条可以是一条稿件,也可以是一个栏目,以它贯穿整个节目,可以令中心突出、主次分明,听者留下深刻印象,具有导向作用。
现代社会价值多元,传播方式众多,作为媒体之一的电台只能满足也只需满足一部分的受众的信息需求。笔者认为,根据新闻价值选择头条是我们要坚持的原则。既然电台是传统媒体,我们就要把它的优势用足,把它的权威性、公信力高的特质充分展现,尽可能多地影响那些关心社会、对社会发展有影响力的人群。因此,要播发的新闻应该选取新闻价值大、信息量足的头条才能抓住听众、吸引听众。2013年12月16日,321国道肇庆市高要小湘黄禁村发生山体塌方,造成全路段双向交通中断,国道一时间车辆大排长龙。对此,肇庆电台马上组织记者到达现场采访交警、公路等相关部门和目击者。于是当天头条新闻突出市民关心的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很好地满足了大家的诉求。
系统的原则,就是要把事物的各部分都放在事物的统一系统中来考察,注重事物的整体效益,即把反映同一题材、同一内容的几篇稿件集中编排,这是符合广播收听特点的。它的优点是听起来集中、清楚、层次分明,听觉效果好。
肇庆电台2006年7月20日的肇庆广播新闻编排获得2006年度广东新闻奖三等奖,这组新闻编排中,共有12篇稿件,其中头条编发《西江洪水出现9.28米洪峰水位后缓慢回落》等一组4篇稿件,接着,编辑特别报道《我市组织600名中小学生模拟“重走长征路”活动》等5篇稿件,随后是《全国人大代表调研我市水资源保护工作》等其它新闻。这组新闻编排头条突出受西江、绥江洪水影响,肇庆市所属封开、怀集的灾情严重,多条多方面反映灾情的进展,让人听完后即能了解相关的信息。此外,还报道肇庆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以现场报道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报道了“市直中小学生模拟重走红军路”这一有意义的活动,效果明显,受到有关领导和听众的一致好评。
广播新闻编排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其中,编辑的主动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事情需要多方面的报道,什么样的信息需要精耕细作,落到实处就是新闻编辑的策划。
在策划重大主题报道、发挥主流媒体的正能量作用时,编排要加强策划,体现思想性。在面对更多更大量的稿件时,编排也要进行综合提炼,使新闻传播的价值最大化。一是在节目的分配上,编辑要加强对信息的审视,考虑报道的主题、选择的内容、报道的形式;二是综合提炼,对重大主题的稿件,编辑处理尤其重要,要求编辑具有良好的功底,通过编辑提炼能提升整组新闻的报道价值。总的来说,新的越多,信息量越大,听众就越欢迎,产生积极的效果就越大。
肇庆电台2011年“春运第一线”专栏编发了这么一组新闻:(录音报道)《2011年春运今日启动,我市多个部门全力以赴保春运平安》《春运服务点情暖回家路》等,共7篇稿件。“春运”是广大市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共同关注的民生大事。在珠三角的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来自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尤其是每年春运经过肇庆返乡的摩托大军就有10万多人,安全就成为全社会关心的大事。如何让这些摩托大军平安、顺畅通过肇庆,让这座城市温暖着外来务工人员?为做好这一民生大事的宣传工作,经过编辑部的策划,新闻部的全体记者兵分多路对春运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这组新闻编排播出后,受到了市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好评。有听众认为,编排这样的新闻实实在在,新闻价值大,起到的宣传效果更好。
广播新闻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反映受众身边的事情,因此,广播节目的编排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应尽可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除此之外,新闻还有先国内后国外的原则等。一组好的新闻节目编排,不仅要注意节目的可听性和信息量,还要注意整期节目的内容与表达形式的统一。一次节目中编排的稿件或其他作品,形式越多样,效果就会更好。如,新闻节目中,既有消息、专题,又有评论、录音报道,就会显得丰富多彩,节目编排就成功了。新闻事件发生后,它的关注度、影响度、扩展度是传播度的关键所在。在广播新闻编排时必须注意新闻事件的影响程度,影响度大的新闻要放在前面,放在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位置;在编排这样的新闻时不仅要上提要,还要浓墨重彩,不惜篇幅。
如获得2012年度广东省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新闻编排:广东电台2012年6月29日“午间半小时”》。这个节目首先安排报道了当天三个重大的新闻事件:1.神舟九号飞船今天上午10点03分顺利回家,景海鹏、刘洋三名航天员安然无恙,温家宝、贺国强、周永康在北京飞控中心观看返回实况。2.广深高速公路发生油罐车泄露爆炸事故,最新确认已造成20多人死亡,14人受伤,广州市正在奋力抢救抢救伤员,本台多路记者赶往现场直击报道。3.强热带风暴“杜苏芮”直逼广东,省气象台灾害三级应急响应,沿海各市严阵以待。接着安排播出其他新闻信息:2012年广州国际龙舟请赛将于次日举行,新闻扫描等。
首先编辑将三个关注度最高的新闻事件,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以多角度、多形式,并充分利用广播特点(录音报道、连线报道等方式)安排在前面,在半个小时的节目中直接向听众传递了26个信息,这些信息除了当天重大新闻事件之外,配置了其他服务性的信息,从而加大了信息量。可见这组新闻编排精心策划,内容紧凑,广播元素丰富,可听性强,还注意保持新闻的节奏感。
广播新闻编排还需要重视的是,好的新闻编排要像起伏的山谷,高低不平,错落有致。这样才能保持听众的收听兴趣,不至于有听觉疲劳,包括心理疲劳。广播新闻节目是否具有可听性,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节目的编排和加工。广播新闻编辑的编排水平,直接影响到整档新闻的播出质量。一名优秀的电台新闻编辑既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也要掌握一定的编排技巧,讲究编排艺术,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仁义.实用新闻广播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肇庆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