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雄
(腾冲市林业局林政稽查大队 云南腾冲 679100)
腾冲市低效林改造实践与思考
张绍雄
(腾冲市林业局林政稽查大队 云南腾冲 679100)
本文在腾冲市低效林改造的实践过程中,介绍了低效林的概念及腾冲市的现状,分析了低效林改造的成效,思考了在改造低效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腾冲市低效林改造的建议。
腾冲市 低效林 改造 实践 思考
自腾冲市低效林改造项目实施以来,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存在技术含量不高,项目申报程序复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腾冲市仍需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低效林改造的成效,这就需要政府、资金、科学技术等的支持。
腾冲市位于云南西南边陲,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享有“极边第一城”和“中国翡翠第一城”等美称,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全市总人口65.99万人,生活着汉族、回族、傣族、佤族等25种民族。全市总面积855.13万亩,林业用地面积660.59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0.7%,活立木总储量4872多万立方米,是云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需要改造的低效林分面积达294.6万亩、低效经济林面积100万亩。2012年来,我市累计实施省级低效林改造13万亩,其中林分综合改造6.2万亩,低效经济林复壮改造6.8万亩。
我市目前使用的低效林改造时评判的主要标准是:树高、蓄积生长量较同类型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下;林分中目的树种组成比重占40%以下的商品林;商品材预期出材率低于50%;生产非木质林产品,连续3年产品产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生产非木质林产品,林木或品种退化,已不适应市场需求;干果产量低于50公斤/亩(云南省平均值)。
2.1 社会效益
对腾冲市而言,推进低效林改造项目,在提高项目实施区域的林分质量,调整了树种结构,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使腾冲市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缓解,在很大程度上为当地农民的增收和致富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巩固集体权制度改革成果,这种既改善环境,又改善居民生活的低效林改造项目在社会效益方面的成效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彰显。
2.2 生态效益
根据腾冲市低效林改造的经验,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因素有:森林的类型、森林的结构、森林的价值等指标。腾冲市通过低效林改造的实践,对森林的结构和类型进行了有效的调整,优化了林木生长的生态环境,不仅提高了林分地质量,森林蓄水能力大幅度提升,不但抑制了水土流失的现象,也改善了生态环境,森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明显增强,也使森林的整体效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充分发挥了森林的多种效能。
2.3 经济效益
对参与低效林改造的林农、企业、工人等,他们能够从低效林改造项目中得到直接经济收入。据观察,在低效林改造项目实施之后,腾冲市森林的林分质量得到提高,树种结构得到改善,林地生产力得到提高,全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既增加了粮食产量,又增加了林农收入,特别是核桃、油茶等经济林的复壮,可以有效解决林业生长经营周期过长的缺点,实现以短养长的目标,又降低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间接促进了腾冲市的经济发展,推动了生态环境和经济的持续协调可持续发展。
3.1 技术含量不高
低效林改造的环节包括:低效林成因分析、低效林种类划分以及低效林改造方式等。尽管我国很多研究部门对低效林的改造做了大量工作,总结出低效林改造的一些技术措施和经验,并且已经推广到生产实践中。但是,在次生林面积较大的区域,低效林改造以综合改造和复壮改造为主,不同的成因、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林相、不同改造措施、不同的管护力度等,改造出来的结果差别很大。事实上,我国在针对不同成因的低效林,提出的针对性较强的改造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仍需进一步地进行研究。
3.2 项目申报程序复杂
一般而言,省级低效林改造不仅任务下达较晚,调查规划工作量较大,评判标准较多较细,又涉及林木采伐、造林等较多环节,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一个环节推迟,直接影响后面环节的工作,而且报批的程序也很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改造的质量。
3.3 补助标准偏低
我国现有的低效林补助经费偏低,市县级别的地区没有项目配套资金,加之近几年,我市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项目实施的成本远远超过补助标准,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效果。
4.1 政府支持
尽管低效林改造属于森林经营的范畴,但不管是对低效防护林的改造,还是对低质低产林的改造,都离不开政府对项目给予的人、财、物及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市应紧紧抓住云南省和保山市实施《中低产林改造规划(2010—2020)》的有利时机,加速我市的低效林改造工作。
4.2 资金投入
任何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低效林改造要在改造主体自筹为主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国家项目补助标准,同时调动社会的力量,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投融资方式吸引各方面资金的投入,提高低效林改造的质量,全面巩固低效林改造的成果。
4.3 科学实用的技术措施
由于造成低效林的成因多种多样,因而低效林改造的技术也应该具有针对性。在低效林改造过程中,应注意切实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规划,本着全面经营、全面发展的精神,长短结合,工农结合。确定合理的经营顺序,应该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先试验后推广,先国营后集体,先积极再一般,分期分批,集中成片,有计划地进行,制定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改造模式,达到全面加快森林生长速度,加大林木生长量,优化林分结构,使林分的质量越来越高,逐步变低效林为高效林、低产林为高产林,生态防护功能显著提高,这离不开科学实用的技术支持。
总之,腾冲市低效林改造项目的实施,帮助腾冲市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不得不承认,我市在低效林改造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政府、资金和技术等的支持。
[1]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1690--2007).国家林业局,2007,10:2
[2]腾冲县2014年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腾冲县林业局,2014,11:9 -10
S72
A
1674-2060(2016)02-00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