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刻不容缓

2016-04-11 15:38杨金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场馆马克思主义建设

杨金海

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刻不容缓

杨金海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础,在我国当前乃至未来的长远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党和政府应当大力加强这一工作,抓住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机,乘着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机遇,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纳入城镇化建设规划。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应明确其性质、特点和功能定位,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发展多样性等多重关系;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精神支柱建设的历史经验,以场馆建设为重点,同时加强经典、教师、受众、形象、礼仪等方面的建设工作,把精神支柱载体建设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来推进,以此打造中华民族永久的精神家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支柱;场馆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国家。2018年是马克思200周年诞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即《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也是李大钊等中国仁人志士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100周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而且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2018年,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将会隆重纪念马克思诞辰和马克思主义诞生;2021年,我国将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在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应当抓住2018年与2021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做好相关的纪念准备工作,特别是应当提前着手建设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对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永续发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赢得国际话语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是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如何使我们的思想理论成果长久发挥作用,不仅在当前发挥作用,而且在上千年后仍然发挥作用;不仅继续引领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且引领世界文明的进步,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的重要一点,就是应当借鉴古今中外精神支柱建设的经验,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载体建设,特别是场馆建设。有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我们就能够理直气壮地在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面前树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我们就有了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象征,我们的精神支柱建设就有了千年不倒的物质根基。正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依靠孔庙等来传播儒家文化一样,借助于这样的现代化场馆,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让科学理论占领社会思想文化领域,抑制各种非科学的思想文化的传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永续发展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人是近代以来中华文化最优秀的继承者和创造者,其最大的创造就在于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并运用它来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无疑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辉煌的业绩,需要永世传颂。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谁对民族有立德、立功、立言之大贡献,就要为其建庙立像、树碑立传、传扬后世、昭示来者,这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应当站在千年历史高度,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化的核心来建设,不仅推进其思想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推进其精神载体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其永葆生命力,引领中华文化的发展;未来的中华文化传承体系才会更加丰富而先进,形成儒、道、释、“马”共同发展而又以“马”为引领的发展态势。现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很高,但并没有很好的措施把它纳入人们喜闻乐见的中华文化传承体系来加以建设。例如,在一些地方,讲国学只讲儒、释、道,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位置;讲文化,只讲古代传统文化,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文化;对传统文化载体(包括寺庙、教堂等)建设的投入很多,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载体建设的投入很少。因此只有尽快建设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才可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

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我们在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比较注重载体建设,全国各地建立了不少“道德讲堂”“文化广场”等,收到了良好效果,但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相比,还很不显著。走遍世界各地,我们会发现,一座城市中最漂亮的、最具标志性的、处于显著位置的建筑物通常都是该城市的精神支柱载体。中国的古代城市建设也是这样。比如,北京的紫禁城在古代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精神寄托之所,其左前方是祖庙,右前方是社稷坛,这是古人按照“左祖右社”的规制建设的。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建设也承续了这一传统,左边是国家博物馆,右边是人民大会堂,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然而,今天很多地方的城市建设并没有继承这一优秀传统,特别是新兴城市,到处是宽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却缺乏作为精神支柱载体的建筑物或场所。新农村建设也是如此。这种状况应当尽快改变。试想,中华民族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遗产以及相应的精神支柱载体,包括儒、释、道及其遍布城乡的庙宇、规制、礼仪等,而我们今天又能给后人留下什么精神文化财富及其载体呢?答案是有的,这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及其载体。因此,我们应当抓住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场馆建设。通过精神支柱载体凝聚人们的思想乃至民族精神,打造城市的现代精神名片。

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是加强德治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要加强法治体系建设,又要加强德治体系建设。我国的现代法治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但现代德治体系建设还严重滞后。笔者认为,正像法治体系包括法治理论、法律制度和法治手段等几个层面一样,德治体系至少也应包括三个层面,即德治理念、礼仪制度和德治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提炼的核心价值观应当属于现代德治理念的范畴,在此层面上我们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在礼仪制度和德治手段方面还研究不够、收效甚微。现代礼仪制度应当是上述现代德治理念的制度化,即通过制定一定的礼制、规矩等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使人们的言行自然而然地体现上述德治理念。德治手段则是具体的操作措施,表现为一定的礼节、仪式等,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和强制性,使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不得不遵循这些礼制、规矩。建设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并通过制定一定的参观、学习和礼拜制度,使敬仰革命领袖、学习英雄人物等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礼仪方式和自觉行为,这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些工作做好了,人们的理想信念问题以及社会稳定问题、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社会治理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而不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护社会稳定。试想,如果我们把用于武警、民警、保安、纪检委等部门的经费拿出很小一部分来解决德治体系建设问题,可能会极大地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效率。

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是赢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但我国在国际思想文化界的话语权还比较弱。在西方主导的精神领域,包括资产阶级的话语体系、西方传统的基督教等领域,我们很难赢得话语权,但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领域,我们最有发言权。可以预见,随着世界上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社会主义越来越强盛,赞成和向往社会主义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应当顺应世界潮流,通过建设国际一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举办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会议或活动,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人民向往的社会主义主阵地。这样,我们就能够在社会主义文明取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世界潮流中大有作为,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中华民族的新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的特点、功能定位及应把握的诸多关系

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主要面向社会大众,是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场所。它不同于国民教育场所——学校,也不同于干部教育场所——党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的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具备大众化、社会化、生活化、常态化的特点。所谓“大众化”,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比如,人们看到雄伟壮丽的建筑外表就想到里面看看,进去后看到庄严肃穆的伟人塑像和场景就肃然起敬,心生敬仰之情;看到历史文物、照片,就想去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从而走进历史、走进伟人的生活情境。所谓“社会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成为先进精神产品的集合地,完全靠精神产品的价值来吸引社会大众,而不是像学校、党校那样靠学分或政治纪律来约束受众。所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办得好不好,衡量标准只能是社会大众的口碑。办得好,人们就自然会到这里来参观、学习,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所谓“生活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让人们在这里能够真实感受到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运以及自己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认识到我们当前面临的困难以及党和政府正在努力战胜的困难,看到生活的美好前景。所谓“常态化”,就是要使这样的场馆能够长久存在、长期发挥作用,不仅建筑形态具有长久的魅力,而且其内部的展示作品、宣讲内容、活动形式等也不断与时俱进,具有永久的感召力、吸引力、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的上述性质特点,决定了它应当是一个集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性、事业性、公益性等于一体的统一的“多功能体”。其一,它具有政治教育功能,是弘扬我们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同时,它是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是全国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因此,它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地。人们来这里参观、学习,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其二,它具有思想文化教育功能,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标志,也是中国现代城市的名片。人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提高思想境界,还可以开阔视野,了解先进思想文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其三,它具有科学知识普及功能,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历史知识普及的高地。通过参加这里开展的科学的、生动的文史哲教育,人们可以了解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精神发展规律等;也可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等;还可以通过对革命导师、英雄人物的了解,体验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精神修养。其四,它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是欣赏建筑美、人物美、雕塑美、音乐美以及自然美、历史美、心灵美的圣殿。古往今来,大凡真正称得上精神支柱载体的建筑物,都是建筑美的典范,其内在的陈列也往往具有美学欣赏的价值,因此才能够被人们称为“名胜古迹”,而心向往之。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也应当具有这样的功能,使人们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获得审美享受。

同时,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还应当具有社会性、事业性、公益性。古今中外,宗教等精神支柱场所建设都具有这样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更应当坚持面向社会,由社会承办,由社会成员共同享受其成果;应当作为社会事业来发展,而不能作为文化产业或企业来兴办。当然,其中可以进行一定的商业活动,但不能以商业活动为主而冲击其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应当坚守其公益性,将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来建设,主要由政府出资,同时适当纳入社会力量。

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应处理好五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要利用这些场馆,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宣讲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来,世界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而改变了发展格局,中国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都应当永远铭记、感恩和弘扬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当然要以此为天职,同时要把中华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吸纳进来,共同打造我们的精神家园。要让人们通过参观展览明白一个道理,讲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主要是指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道路只能有一条、方向只能有一个,这就是中国人民经过近百年的选择、奋斗而逐渐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左右摇摆,否则就会造成思想混乱,甚至造成国家分裂。这与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不矛盾的。我们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恰恰就是要根据不同的个体与群体的追求、爱好、兴趣、心理以及宗教信仰、文化倾向等,协调和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向人们讲解多样化的文化知识、处世方法等。我们的新型价值观就是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之精华,具有融通中外、涵盖古今的包容性。相应地,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及教育内容的设计也要体现这种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二是要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关系。建设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需要稳定有序地向前推进,需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特别是要处理好新型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让人们了解当今时代我们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以及每一位社会公民发展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吸收借鉴中外传统的价值理念。比如,中国传统的德治体系非常完善,内容也非常丰富,应当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用于我们今天的德治建设。要让人们深刻感受到我们的现代价值观发展不仅没有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而且对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作出了继承和发展。

三是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一方面,要展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传播的历程,讲好历史故事,让人们通过生动的、感性直观的历史文物,包括历史书籍、照片、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以及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要展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成就,讲好创新发展的故事,让人们通过历史比较、国际比较等形式,认识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在认知的基础上逐渐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四是要处理好领袖人物展示与人民群众展示的关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一方面,要展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领袖人物,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让人们通过生动鲜活的展览了解历史伟人的生平事迹、思想理论、实践活动、巨大贡献。另一方面,要展示国内外相关历史人物,包括革命英雄、劳动模范、道德楷模、专家学者、思想家、艺术家等,他们是人民群众的优秀代表,要把他们的故事讲好;还要展示人民群众参与的重大历史活动,如巴黎公社、“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诞生、我国的“五四”运动等,使人们通过展览真正感受到人民的力量,并自觉加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洪流中来。

五是要处理好政府推动与民间参与的关系。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载体建设,通常都是由政府主导推动的。例如,中国古代,从京城到乡里都建有孔庙,这使得儒学精神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若没有政府推动,做到这一点是很难想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也只能通过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来进行,主要由政府出资兴建,但同时应当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自己精神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动民间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

三、关于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的建议

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举措,这是以笔者为主的研究团队通过这些年所作的调查研究得出的一个主要结论。①笔者研究团队的调查研究参见:[1]杨金海.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前线,2013(8):29-32;[2]杨金海,韦文英,张治银,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举措研究报告[J].广西社会科学,2013(12):1-11;[3]杨金海.抓住城镇化历史机遇加强精神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7):10-11;[4]杨金海.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建设[J].兰州学刊,2015(9):1-4。总结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可以发现,任何一种理论的大众化都面临载体建设的问题。特别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建设,更离不开载体建设。精神支柱载体建设的内容很多,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即经、僧、众、庙、像、礼,不论是儒、释、道还是基督教等,概莫能外。这可以说是人类经过数千年文明发展探索出来的从事精神支柱建设的基本经验,也是精神支柱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对此,我们应当充分研究借鉴。这些年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地生根之所以不理想,与没有很好地借鉴传统经验有很大关系。

我们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充分尊重精神支柱载体建设的客观规律,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要在经典、教师、受众、场馆、形象、礼仪建设等六个方面下功夫。当然,我们不能搞传统的宗教迷信那一套,而是主要借鉴其形式。我们的“经”应当是先进的文化经典、理论读物,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包括各种各样的研究著作、研究文献、通俗读物、文学艺术作品等。“僧”应当是科学理论的研究者、传播者,不仅包括大学、研究机构的理论工作者,还包括社会文艺工作者,特别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场馆宣讲者。“众”应当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不仅包括体制内的受众,如学校的学生、党校的学员、机关的干部、部队的官兵、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等,更应当包括体制外的社会大众,如广大农民工、自由职业者、私人企业与合资企业人员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体制外人员越来越多,但他们严重缺乏精神信仰诉求以及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场所与机会,所以应当把他们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的重要受众来吸收和培养。“庙”应当是现代化地展示先进思想的场馆,人们可以来这里听讲座、学文化、搞文艺活动,甚至举行新式婚礼等,在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像”应当是领袖人物和先进人物的雕像、画像、塑像等。“礼”应当是先进的礼仪制度和礼仪形式,如敬仰礼、鞠躬礼、宣誓礼、成人礼等礼仪,进一步讲,还应当借鉴中国传统的礼制建设经验,逐步形成一套中国现代化的礼仪制度。

在这六个方面中,场馆建设是基础。有了场馆,才能融入其他元素和开展相应的活动。这些年来建设的各种文化馆、纪念馆不少,但充分体现我国核心价值观的还不多。特别是至今还没有一座国家级的大型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中国共产党历史馆。只有尽快建成这样的教育馆、展览馆,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才能使先进思想文化逐步融入人民大众的生活。只有把场馆建设起来,历史才能真正“活”起来,才能与今人“交流思想”。

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特提出以下三点建议和意见。一是建议尽快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在首都北京,在2018年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之际,应当建成国家级的大型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若有可能,还可以建设几个专题展览馆。可展示的内容很多,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平事迹、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及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史等。在各个地方城市,也应当建设类似的、有本地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例如,可以纳入本地的历史人物、模范人物等,一并供人们学习、敬仰。

在首都北京,在202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应当建成国家级的大型中国共产党历史馆。可展示的内容也很多,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在各个地方城市,也应当建设类似的、有本地特色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场馆。

同时,建议由中央有关部门牵头,尽快启动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的筹备工作。应当把这些场馆建设作为纪念活动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如展览总体设计、展示内容收集、宣讲人员培训、大型雕像画像创作、相关礼仪规制制定以及纪念活动筹备等。当然,还要考虑纪念活动之后,如何使这些场馆长期发挥作用。

要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当作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来推进。除了要在首都北京建设国家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中国共产党历史馆外,还应当充分挖掘我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专题教育场馆。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全国有五万多处革命遗迹,有一百多处红色场馆”[1]。应当整合这些资源,建设各级各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如革命根据地展览馆、新中国成就展览馆、英雄人物和模范人物纪念馆等。通过这些场馆,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成果,展示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时代精神,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

二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需要中央统一组织,各系统、各部门积极参与,形成大宣传格局。比如,场馆建设要顺利推进,需要宣传文化部门、组织部门、文物部门、城市建设部门等协同工作,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有了场馆,还需要高水平的宣讲队伍,这支队伍的建设要与教育部门的工作联系起来,充分吸纳高校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目前,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但就业十分困难,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要使宣讲内容生动、有生命力,除了专职宣讲员的努力外,还需要思想理论工作者、文学艺术家、演讲家、信息网络工作者等积极参与,通过理论与文艺、信息网络等的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要吸引更多的社会受众,还需要党团组织、群众组织、社会组织、慈善机构乃至民政部门、社会福利部门等参与进来,使人们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开展社会互助活动。要塑造、绘制历史人物的雕像、画像等,就需要动员艺术家等参与。要研究制定现代道德礼仪、德治规制等,就需要哲学家、伦理学家等参与。一句话,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及运行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世世代代的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需要而且能够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程实施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例如,雕塑家在塑造马克思雕像时,是一定要了解马克思的思想、精神乃至革命活动的。所以,可以借助这一工程的实施培养和凝聚一大批思想家、理论家、出版家、文学艺术家、信息网络专家等,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将会对社会大众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而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友谊,凝聚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

三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的研究规划和组织领导。我国古代十分重视精神支柱场馆建设。《礼记·曲礼》云:“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次之,居室为后。”之所以要把宗庙作为营造宫室的头等大事,就是因为这是精神信仰寄托之所。今天,我们要营造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家园,首先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各级党政部门都应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其一,要组织有关专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的研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讲到要请有关专家加强城镇化建设的综合研究。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要把中央精神落到实处,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是重要举措。这需要中央有关部门牵头,形成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的协同工作机制,请有关专家参加相关研究和工作。

其二,要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纳入城镇发展规划。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城市发展中的精神支柱载体建设,包括为圣贤建庙、树碑、立传、立像、立坊等,而且十分注重空间布局,如遍布城乡的孔庙、岳飞庙、关公祠、韩愈祠等。这样的物质载体既弘扬了圣贤的精神,又增加了城乡的文化内涵。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应当借鉴传统经验,在设计城市空间布局时充分考虑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及其他载体的建设。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充满精神文化气息,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水泥森林、千城一面的弊病。

其三,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的积极性。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建设是公益事业,虽然从长远看,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从短期看,不太可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建设。所以应当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政府要给予一定的人、财、物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历史上的做法,组织社会捐助,对捐助者进行立碑表彰。同时,要调整有关政策,对群众自发投资兴建的领袖人物或先进人物文化馆、展览馆等要给予引导、鼓励,不要简单将其斥为封建迷信甚至强行拆除。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强行拆除群众自发建设的领袖人物展览馆,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应当尽快纠正。

其四,要利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要发挥我们的组织优势,利用这些场馆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比如,可以组织新任领导集体到党史馆或马克思主义教育场馆向革命领袖行礼、宣誓,并将其作为一项礼仪制度固定下来,形成规矩,长久坚持,渐成风尚。这样,对马克思主义的敬仰就会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乃至一种规格。还可以把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等组织起来,到教育场馆开展宣誓活动、文化活动、宣讲活动等。同时,有计划地开展面向社会大众的各类思想文化活动,既给人们讲科学知识、理想信念,又结合人们的生活实际,讲大家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个人的信仰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精神困惑问题等,使得这些场所成为为大众提供解疑释惑、心理咨询服务的地方。还可以组织社会互助、济困募捐、文艺活动、新式婚礼等。这样,新型城市和新型农村的活力、向心力、凝聚力就会不断提升,社会正气就会大大增强,马克思主义就能逐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 沈传亮.让红色场馆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地标[N].光明日报,2016-05-14(7).

(编辑:杨峻岭)

杨金海,哲学博士,中央编译局研究员,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秘书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要成员,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猜你喜欢
场馆马克思主义建设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