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6-04-11 12:27:59靳利洁
四川水泥 2016年9期
关键词:政府生态建设

靳利洁

(河南汇成造价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河南濮阳 457000)

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靳利洁

(河南汇成造价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河南濮阳 457000)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问题愈演愈烈,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生产生活垃圾横行,资源枯竭,人口扩张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开始反思该如何与城市相处,如何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生态城市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大众的支持,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生态城市;概念;内涵;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人口规模的扩张,城市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创新,由于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有限,所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可取的,城市的发展一旦超出了资源和环境所能承载的极限,那么城市的生态建设将无从说起,如果不想城市建设愈演愈糟,就必须坚持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抓住机遇,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始终不渝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后代子孙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1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对于人类而言,生态城市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出发点是建设美好的城市环境,反对城市污染,随着城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生态城市的概念得到了延伸,它成为了人们最想要居住的城市环境,从某种程度来说,生态城市是对人们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的创新,虽然许多专家学者对生态城市的研究程度颇深,但是迄今为止对生态城市的概念解释还没有达成共识。由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是以组织作用和生态的选择为基础,通过意识定位,在社会资本和制度的调节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球表层人居形态。总之,生态城市应当是功能完善、经济水平高、资源配置优化、气候宜人、社会安定和谐的宜居城市,在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基础上,通过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改变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2 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

生态城市的研究具有综合性,涉及内容广泛,从学科角度来看,不同学科对城市建设有不同的理解。首先是地理学,与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不同,生态城市重点强调城乡协调且城乡分工存在差别。其次是哲学,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生态城市的本质,它强调人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城市的哲学观是指物质决定意识,人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的价值导向。再次是社会学,生态社会学要求人们以遵循生态文化、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为基础,促进社会的安定稳定和谐,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最后是经济学,经济的循环发展要尽一切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限制或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能源,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者,要懂得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不能为谋取经济利益而不受限的开发资源,也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而进行不正当的利益交换,这些都是与生态经济学相悖的,生态经济学强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新能源,减少城市污染。

2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发展经济要靠市场,环境保护依赖政府成了我们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式,对于政府来说,生态城市建设理应义不容辞,因为由政府统一部署指挥,发挥强制性会使生态城市建设更加简单易行,目前,国内的生态城市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但是实践证明,政府的宏观调控不是万能的,如果市场经济的作用没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政府的预警机制没能在适当的时机启动,则很容易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例如投资方式单一化、资金链断裂、效益降低等,在现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政府的宏观调控配置资源,一般来说,生态城市建设资金渠道单一,资金压力大,单靠政府运作难以成功,所以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往往更有效率,它能拓展投资渠道,吸纳民间资本,能够有效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2.2 公众参与度不够

有数据表明,公众愿意参与城市建设的意愿非常强烈,九以上的人愿意为了城市建设献出微薄之力,但是大部分人对生态城市的概念模糊不清,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如何参与到生态城市建设中来,同时有些人认为参与渠道较少,希望能够拓宽市民的参与渠道,并加大宣传力度。现阶段,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政府成为了主导力量,但是单靠政府发挥监管作用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最大限度的鼓励全民参与,释放正能量,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志愿者作用,尽可能利用一切有效的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2.3 缺乏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具有开放性,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使得建设工作步履维艰,难以进行。以荥阳市的贾峪镇为例,该地南部山区主要开发资源,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尽管经济效益在增加,但环境污染加剧,同时,在该镇南部的一个小村庄,为了缓解该村的环境污染,政府关闭了该村的石材加工企业,但是由于该村位置偏僻,许多青壮年已外出打工,村里以年老者和小孩子居多,村里的收入来源也只能依靠这个石材加工厂,可是这个石材厂也关闭了,村里的生活来源成了最大的难题,这种生活与生产的矛盾更是凸显了政府政策体系中的缺失,所以,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兼顾方方面面,不仅要进行环境整治,而且要改善民生,建立配套的民生托底工程。

3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

3.1 依托相关规划,全面发展循环经济

学习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通过全面发展循环经济来推进建设全方位的生态城市,综合最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计划,以建设循环经济为立足点,建设效益良好的绿色环保生态产业体系。首先我们要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使传统的棉花油菜生产转变为蔬果园艺内生产,其次要健全循环型工业体系,利用加工和深加工解决污染排放问题,最后要改造传统的服务业,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发展绿色无污染服务业。

3.2 鼓励社会各阶层参与生态城市建设

实践经验表明,建设生态城市的最优方案是由政府主导,大众参与、生态组织动员、舆论力量监督,首先要树立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由于生态城市建设具有周期长、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所以政府要发挥倡导者的作用,将生态城市建设理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脑海,其次要保证政务公开,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证公众的各项权利,如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最后是鼓励企业与各类高校进行合作,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中心,开发出一批新型的环保技术和环保设备。

3.3 完善相关制度促进生态城市建设顺利进行

生态城市建设牵涉范围甚广,政府政策的制定需要多方面的协商和探讨,首先要建立健全综合决策机制,成立统一的领导机构,同时领导小组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和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制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最后要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形式,拓宽监督渠道,将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纳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4小结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建设不能仅靠政府之力来完成,它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不只是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更是为了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所以,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于企业,要尽量减少废气污染的排放,采用新能源,将生态效益放在首位,于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于公众,要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增加城市建设的参与力度。

[1]吴岩,杨子夜.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5):273-274

[2]曹玉昆,杨蕾.生态城市建设系统结构协调作用机理探析[J].学术交流,2013, (6):163

[3]徐海韵.生态城市建设与成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践[J].中华文化论坛,2009, 2(2):134

TU7

B

1007-6344(2016)09-0055-01

猜你喜欢
政府生态建设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2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