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研究精神

2016-04-11 12:38徐树忠
初中生世界 2016年40期
关键词:茨威格精神教学方法

■徐树忠

教师要有研究精神

■徐树忠

学生是鲜活的。我常常很自豪地跟其他行业的朋友说,做教师的快乐之处就在于,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生动的、独特的、朝气蓬勃、不断发展的鲜活的生命,这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无法比拟的。就学生的性格而言,有外向、内向和内外向兼有三种;就气质而言,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就思维模式而言,有整体思维、直观思维、类比思维、辨证思维四种。若再加上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和个性特征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生命个体就更是丰富多彩了。面对如此灿烂的生命,教师必须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研究他们。教师上好一堂课不是件容易的事,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用一生来备课。”这当中“备学生”最是关键。这里讲的“备学生”,其实就是研究学生的意思。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更需要对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教育因素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雅情趣、书卷气质、担当精神、家国情怀的真人。

教无定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确多种多样,有传统的,有舶来的,也有在实践中产生的,比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等。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活动,是采取“小李飞刀,一刀制胜”,还是来一套组合拳,就需要好好研究学生,研究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叫“有法”,若有“神来之笔”就可叫做“得法”。作家曹文轩说过:“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没有意义的。”这里的“凝视”应该是思考研究的意思。我在教学活动中,深切地感受到地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等因素的影响,教学环境的差异是巨大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差异还将不断变化。所以教师决不能依据某个模式、打个框框套一套了事,而应该通过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去适应各种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礼记·中庸》中的“慎思明辨”,实际上就是强调研究精神的重要性。

教育是农业。教育需要教师融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情怀,聚精会神,潜心钻研。现如今学生不爱读书已成为教育之痛,许多教师甚至绝望地认为,读书只能靠学生自觉而为,教师无能为力,更难有作为。其实不然,若教师从重单篇阅读轻整本阅读中,从重阅读活动开展轻阅读课程开发中,从重知识检测轻读法指导等现状中不断反思探索,教育的奇迹就会发生。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这样描述罗丹如痴如醉的工作状态:“……他突然像疯子一样,径直走到一尊已经完工的女性半身雕像前,喃喃自语,一手拿着粘土,一手拿着铁铲和砂纸,不断地添、补、刮、铲、磨,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罗丹竟然专注到完全忘记周围世界的存在,实在令人肃然起敬,这种忘我的境界使茨威格受到了极大的感动。从此,茨威格改变了生活和学习方式,不断地研究社会,研究生活,研究人性,不再心浮气躁,而是心平气和,沉静得如同一湖春水,最终他成功了。所以做教师,就得像农民一样,研究种子和肥料,研究气候和土壤,沉浸在专注、激情和挥汗如雨的光阴里,缓慢从容,精雕细琢,春风化雨,潜滋暗长。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二初级中学校长)

猜你喜欢
茨威格精神教学方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