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浦建良
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浦建良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最近在教学用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主要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总感觉学生不会思考,更不会表达,尤其是有逻辑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先以这题为例。
1.出示例题 :小芳做了10朵绸花,其中1/2是红花,2/5是绿花。
(1)提问:同学们自己会完成吗?学生估计会用10÷2=5(朵),10÷5×2=4(朵)。
(2)提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基本不知道,个别预习过的学生知道但不会说。师设疑:1/2,2/5各表示什么?它们是谁的1/2和2/5呢?主要引出单位“1”,谁是单位“1”就是谁的1/2和2/5。
(3)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个别学生能说,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要求什么。
出示:红花多少朵?提问:红花有多少朵?要求红花多少朵,它与哪个分数相关呢?(1/2);追问: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谁的1/2。就是求单位“1”(10朵)的1/2。
板书:10朵的1/2是红花。
提问:你会画一画吗?学生画。
提问:刚才我们怎么解决这题的?回顾思路。很多学生基本不太会说了。
提问:你会解决吗?很多学生能很快地解决。
师板书:①10÷2=5(朵) ②10×1/2=5(朵)
提问: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你能发现些什么?学生交流。
设疑: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的结果和用除法的计算结果一样呢?学生又不会讲了。
(4)出示问题:绿花有多少朵?
提问∶你会解决吗?学生思考。
提问:怎样解答?学生交流。
板书:①10÷5×2=4(朵) ②10×2/5=4(朵)
师设疑: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学生交流得出方法。
2.小结:通过两道习题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媒体出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追问:10×1/2,10×2/5各表示什么呢?学生交流。
总结:分数和整数相乘除了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之外,还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追问:红花是绸花的1/2,你会改成数学语言吗?
在这道例题的教学中,老师提问的很多,需要学生思考,同时需要学生用语言来交流,但是恰恰发现我们孩子的数学语言有比较大的问题。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
1.问题的存在
(1)数学强调准确性、规范性和严密性。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那么在这样的改革中,学生的交流就更多了,而我们的老师在组织交流时忽视了学生的数学语言。恰恰数学语言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工具,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
(2)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但在我们课堂实施过程中却时常存在一些不协调现象:学生在与同学、教师交流时,往往只是用一两个字、词或公式,干巴巴地回答,不但缺乏最起码的完整性,更谈不上应有的条理性和内容的准确性;有时在学生认真思考后,学生对问题只能做出结果性的判断,却不能思路清晰地讲出和书写出解题过程。比如提问:刚才我们怎么解决这题的?回顾思路。很多学生基本不太会说了。
(3)《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中不断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展开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但长期以来,数学语言的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可能只是一种形式。老师为了完成任务,象征性地叫几个学生发言或者只有几个学生争相发言。很多学生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木头人”,时间长了他们会懒得思考,根据老师的固定格式或形式去解决问题。这是教学中出现的较为普遍的现象。当然,我们还有很多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是讲得过多,学生说话的机会少,有的甚至是“满堂灌”,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向活动”。
(4)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水平低的学生对数学理解力也差,数学语言水平低的学生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度也差,由此可见,数学思维的发展是离不开数学语言的同步发展的。而长期以来,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还存在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轻视学生口语表达的现象,导致学生因没过好语言关而学习起来困难重重。
2.问题的解决
(1)小学生的年龄相对比较小,知识、经历相对有限,很难要求他们掌握我们认为比较“标准”的数学语言。也经常会出现会做不会说的或者自说自话的现象。但是我们可以从简单做起,加强训练,坚持不懈,学生还是能够规范、合理地使用数学语言的。
(2)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首先要学会有关的数学符号和术语,能够依据数学基本的数量关系,用符号能巧妙地表达出来,才能达到对题目的本质理解。再次,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因此要想真正地学好数学,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数学阅读,读得多了学生就会熟悉,学习数学就不会感到困难。
(3)教师永远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教师在上课时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清晰、逻辑性强。这就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的语言素养必须不断提高,通过潜移默化的功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4)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比如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让学生小结。经常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展示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5)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操作本来就是学生动手、动脑的协作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非常有效的手段,学生思维的外在表现就是数学语言。因此,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动脑、动口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最优化地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