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在教室,人在那儿

2016-04-11 04:38王维审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肖邦灯笼常态

○王维审

卷首

课在教室,人在那儿

○王维审

两千多年前,

古希腊,

第欧根尼,

在光天化日之下提着灯笼在大街上行走。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大白天提着灯笼时,

他说正在找人。

时空弯曲,用这一哲学“公案”“灯笼”一下教室,也许有人会问:课在教室,人在哪儿?

期初教研,我们走进了5所学校,听到了9位六年级老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阅读教学常态课。

客观地讲,这5所学校教学硬件是一流的。9位老师的阅读教学是“常态”的,他们听说要被听课,除了“共享”了课件,还做了“精心准备”:课始,翻页笔一点,白板显示课件,教师发令:“齐读课题”;课行,师生问答;课尾,问题升华,“肖邦是个怎样的人?”(生回答的都是课文内容。)

有人说,难道这不是在上课吗?

没有人说这不是在上课。

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位老师都可以这样(统一课件)“电灌”+(统一口型)“人灌”上课。如果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这样的上课也只能叫上课了。因为,这样上课,“点”的是课件,走的是程序;问的是内容,答的是课文。课在室内,人在室外。

基于此,我们倡导——让人回到课中央,人本比课本更重要!

这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形态,更应当成为一种教学新常态。

那么,上课怎样才能实现人本?

我们与前面9位执教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老师一起聊“怎样上人”,集思广益、周全智慧之后,其中的一位老师自告奋勇再度执教此课。

课始:请看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这句话。

课尾: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最后一节:“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师: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肖邦传》([法]贝尔纳·加沃蒂·肖邦传[M].张雪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0.)。这本书很厚,这节课,我们节选有关章节读一读。看一看,肖邦弥留之际说了啥?

生:从《肖邦传》里,我没有读到“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句话。

生:课文可能是改编的吧,根据什么改编的呢?如果课文能注释一下多好,这样我们课后也可以找一找出处啊!

生:临终之言(节选)——“肖邦最后到底说了什么,也不确定。他明确规定,不让人公布他自己认为不值得宣传的手稿。”这句话究竟说了没说,不能断定。肖邦的手稿究竟在哪里?有机会真想看一看。

生:我觉得要完整地了解肖邦,除了看他的传记,还要到波兰去,到法国去,甚至到他生活过的地方去走访、考察。

……

“弥留之际肖邦究竟说了啥,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在用自己的眼睛看书,用自己的嘴巴说话。”执教老师说。

用自己的眼睛看书,看出书中的真义;用自己的嘴巴讲话,讲真话,既讲出真理,又让真理本身说话,一个个有“真理勇气”的人就站在了课的中央。

猜你喜欢
肖邦灯笼常态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肖邦
糊灯笼
鸟与灯笼
挂灯笼
挂灯笼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