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顺
警察院校学员专项素质的培养—基于警体实战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刘富顺
提高实战能力既是当前警察院校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治安形势及其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以浙江警察学院的警体教学改革为研究个案,提出当前警体存在教学周期短、课时不足、内容繁杂、应用性不强等问题;最后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为导向的对策与建议,通过提升师资水平、调整课堂训练重点、科学制定“运动处方”、注重专项训练方法、重构实训教学体系,开展案例“引诱式”训练、开拓“网督式”实习实训,提升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培养,将为更加深入研究警体教学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警察院校;专项素质;实战能力;探索与实践
警察的职业性质及历史使命决定了其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任,起着预防、侦查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的作用,特别是当前刑事犯罪率高发,极端暴力犯罪斗争日益尖锐,群体性事件和各种经济型犯罪不断增多的今天,警察的执法环境与潜在的危险性也逐渐增大。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有4 599名民警因公负伤,438名民警壮烈牺牲的惨重代价,牺牲民警平均年龄46.3岁。在向公安英烈致敬的同时,也给警体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训练提出更高的要求。警察体育课程的科学发展在实战技能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目标是增强警务技战术水平及提高实战能力,但实训中专项素质训练仍按照传统的体育训练模式进行,没有体现出现代警察专项实战训练的特殊性与经济转型期的社会发展诉求。本研究从警校学员专项素质训练的视角出发,针对当前警体教学存在的问题,指明施训方向,为更加深入研究警体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所谓警察职业范畴,是指处在社会快速转型的大环境下,警察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犯罪分子作案动机及作案手段更趋向信息科技化、目标明确化、区域分散化、组织集团化、极端暴力化的今天,所能体现出的“文能妙手办案,武能一招制敌”的高素质的警务实战能力。其中专项实战能力在警察职业执法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专项素质特指警体训练中的体能及抓捕技能方面的专项素质,包含以下3个层面:专项身体素质层面、专项技能素质层面、现场处置能力层面。这3个层面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从表面上看各自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但又具有“递进式”的内在联系,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是专项技能训练的前提与基础,高超的专项技能水平决定了警察现场处置的成败。因此,在警体教育体制改革这一特殊时期提出了专项素质这一概念,其目的是针对当前警体教学的现实问题及“贴近实战”这一教学目标,对警体单项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大胆进行调整与完善,最终为警体教学与训练服务。
在警察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出适应当前警务实战“追得上、抓得住、打得赢”的具有特殊职业特色的警察队伍的需要,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训练过程中,警体教学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也日趋尖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训练周期短,缺乏系统性
警务技战术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较为系统的工程,随着教育培养体制改革的快速发展,警体课的施训方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把时间还给学生是警体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从2015年级开始其体能与防卫控制课总训练周期有原来的4个学期调整为2个学期,这一调整给警务技能动作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如何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相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教学内容的调整还处在摸索与探索之中,每一项重大的变革都要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取舍,当前警体教学如何在这么短的周期内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的确是一个难题,所以课堂教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2.2 施训内容多,缺乏针对性
警体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其内容的设置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到实战技能能力的提高。目前的内容设置基本上沿用较为传统的身体素质训练内容,包括:国家体质测试的5项基本素质、400m障碍跑、爬绳与攀登、十级跳、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女生屈臂悬垂、5 000m、女3 000m跑等;技能素质主要包括:擒敌拳、拳腿法、摔法、倒功、柔韧、控制技术等单项技术,以及拳击、散打、多人控制技术、小组综合演练等组合技术。教学内容及考核项目多达20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多以“灌输式”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技术的传授,教学形式机械化、教学手段传统化、训练强度与训练效果达不到教学要求等原因,其内容设置已无法满足当前警务实战的实际需要,因此如何根据警务实战的实际需要来优化整合训练内容也是当前的一个显著问题。
2.3 课时量不足,缺乏专项性
随着教学训练体制的改革,教学大纲课时也有了很大的调整,由原来的4个学期128课时(体能64课时、防卫控制64课时)调整为现在的2个学期76课时(体能28课时、水上警务16课时、防卫控制32课时),这次课时量安排的重大调整,其最初设想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与训练的空间,课堂上教师以教学引导与专项技术方法指导为重点,训练的掌控与把握突出学生的自主选择训练。但是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观察与考查评价,其训练效果不明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训练内容没有根据课时进行优化整合;(2)考核项目多,评价标准欠科学性;(3)训练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性的指导;(4)课余训练缺乏监督,没有进行专业的跟踪指导等。以上几个方面的欠缺,势必影响警体教学与训练总体培养目标的实现。
2.4 施训传统化,缺乏实用性
警体教学的施训方法及内容基本上是按照体育院校的训练模式对学生进行施训,都是以增强基本身体素质为基础,以提高技战术水平为原则的人才培养方式下进行的。训练内容也仅仅局限在跑、跳、投、攀登及水上警务等几个方面;技术也停留在擒敌拳、拳击、散打及简单的抓捕动作等几个层面;训练方法也沿用体育院校传统的训练模式进行。以上内容不难发现缺乏实用对抗性,这已经不能满足警体教学的本质诉求与鲜明的职业技能特色的需要,与当前社会复杂治安形势下的实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
3.1 以专项素质训练为核心提升师资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是警体教学与课堂改革实践中的关键性一环,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高低、科研能力的大小、知识及年龄结构的组成、专项学科的培训、社会基层实践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有碍于学生专项素质及实战能力的提高。警体教学大纲已经明确了教学目标,社会对实战性人才的诉求也注定了今后警体教学与训练改革的方向。作为警体教学与改革的直接动力,师资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目前学院警体专任教师明显不足,除掉基层锻炼、生病、读研、访学等,真正在教学岗位上的就捉襟见肘,人员少、工作量大也是一个现实情况。针对以上困难,今后要加强具有警察实战职业特点的专项教师培训,选派教师到基层一线去实践调研,或选取具有实战经验的基层教官到校授课交流,以专项素质训练为核心有目的的提升教师的授课能力,在有限的施教时间里使工作效率最大化,提高学生的专项素质,从而更好的为实战服务。
3.2 调整课堂教学重点向专项素质方向转移
警体课内容的设置缺乏科学性也是影响实战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训练的目的就是“贴近实战,为实战服务”,民警在现场抓捕的过程中所能体现出的素质即是所谓的专项素质。目前课时量的调整给课堂教学与实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容设置多、无针对性也是当前警体课堂改革的又一推动力。在内容的设置上应向专项素质方向转移,采取根据课时优化整合,舍弃那些难度大、场地要求高、课程重复训练、动作复杂且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实战的项目;选择那些效果明显、便于操作、动作简单且与实战需要联系紧密的项目。经过所选取实验班的训练效果实践分析,在课堂上根据专项需求对内容进行调整,体能课教学主要有:400m障碍、倒功、拳腿法的专项练习和达标项目及俯卧撑等内容;水上警务项目主要包括:50m武装泅渡、水中搜取证物、12m抛绳救生等;防卫控制项目主要有:控制技术、解脱技术、综合对抗及现场情景小组协同模拟抓捕技术等。从以上教学内容的调整不难看出教学内容更突出实战性,教学重点不断向专项素质方向转移。
3.3 科学制定“运动处方”,注重专项训练方法的指导
课堂授课既是对理论知识及技术动作的传授,也是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方法的指导,根据生理学及运动力学原理,有针对性的制定运动处方,使训练更具专业化、科学化。例如:上肢力量训练,目前学生多采用引体向上、双臂屈伸、俯卧撑等,这些训练方式的确对上肢力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是训练时上肢易疲劳,趣味性差,学生训练积极性不高,特别是针对上肢力量较差的学生(单双杠能做3个以下的学生),力量提高效果就更加不明显。根据学院训练器材的实际情况制定“处方式”训练计划如下:(1)上肢牵拉器。力量为自身最大力量的60—70%,每组10—15次,共5组;(2)扩胸牵拉器。力量为自身最大力量的70—80%,每组8—10次,共4组;(3)卧推杠铃。采取重量轻—重—轻的训练顺序进行,一般每个重量推3组,每组8—10个为宜;(4)平推杠铃。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重量,以每次能坚持平推8—10个为宜,共5组。经过连续2—3周的“处方式”训练,上肢力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此时,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与运动量,然后再进行单双杠练习,你就会发现成绩提高效果非常明显,就会不自觉的进行自我“挑战式”或与同学进行“比赛式”练习,成绩的牵引势必会激发自身的训练热情。特别注意在制定运动处方时要综合考虑到其他身体素质的提高。
3.4 重构实训教学体系,注重案例“引诱式”训练
科学的教学体系能指导教学任务有计划的实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目前警务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虽较以往有了一定的调整与改革,但改革力度不大,也仅仅是根据教学时数进行简单的内容调整,与当前警务实战的需要相差甚远。众所周知,基本素质是技能掌握的基础,而技能的学习又是实战能力提高的前提与保障。抓住这条主线重构施训教学体系,根据课时量少、内容多的实际,根据实战的特殊需要,优化调整训练内容,突出警察实战需要的专项素质的教学,特别是基层民警在出警的过程中经常应用的技术动作,为了很直观的对动作进行讲解与训练,突出案例“引诱式”训练,选取基层经典案例,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根据教学要求进行简单调整,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例如:“庆安火车站”民警遇袭防暴棍被抢,被迫开枪事件。针对防暴棍被抢这一客观现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调整防暴棍的持握方式及攻击动作来克服,采取下持棍及戳击动作代替传统的上持棍及劈击动作,这样就很好的保护好防暴棍被抢、又能很好的阻击对方接近自己的目的,这一动作的改进所产生的训练效果,势必会激起学生的训练热情。这一教学方式的改变在一定层度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3.5 开拓“网督式”实习实训新模式,注重学生现场处置能力的培养
警察学院一般安排一学期的基层实习实践的时间,在此期间,一方面是自己从警生涯的一个最关键的阶段,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增强实战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在警校所掌握的警务技能的一次大检验,经过基层锻炼实践,你会发现自己的欠缺与不足,做好总结,以便在今后的训练中加强技能强化。基层实习是一个非常有意义且非常紧张的学习阶段,集中训练的时间不多,好多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较重视业务的学习而忽视了必要的专项素质的训练,以至于实习归来身体素质有了较明显的下降。因此,实习阶段的督促训练也是警察院校警务技能提高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实习地点较为分散,在此期间教师一般采用“网督式”施训模式进行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建立微信群收集经典案例并及时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所遇到的疑问,针对这些案例进行专业的分析指导,同时定期检查学生的训练情况,做好登记记录。增强现场处置能力是警察院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初衷,基层实习就是一个较好的平台,在实习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所学知识技能与实践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经过实习期间所参加的接出警活动,收集基层民警处置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且相对安全的抓捕动作,做好调研总结,以便为今后警务技能的教学与训练的改革提供参考。
4.1 统筹好基本身体素质与专项素质训练之间的关系
随着警体教学课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的训练计划与安排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虽然目前大多强调专项素质的训练,重点提高专项身体素质、专项技能素质,但也不能忽略基本身体素质(跑、跳、投、高校体质健康5项测试等)的训练。客观的说,基本身体素质的训练应穿插在专项素质的训练之中,可以有目的引导其向专项素质的方向发展,警体教学的目的就是熟练掌握警体技术,增强实战对抗与处置能力,简单的说:就是有计划的提高防卫与控制能力,提升抓捕水平。因此,专项素质的训练要服务于实战能力的提高,需发展爆发力与上肢的绝对力量,同时也重点提高专项防卫与控制技术的能力,实战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训练的过程,它不仅有较为优良的专项素质作保障,还要以基本身体素质为基础,因此,在警体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基本身体素质与专项素质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简单的分开施训。
4.2 课堂教学训练与课外训练指导相结合
警体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课时及教学内容的重大调整,课外时间变得很充足,学生自主安排时间更加灵活了,因此科学有效的利用课外时间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学内容调整如下:第1学期主要设置增强上肢力量的单双杠练习、突出越野追捕能力的400m障碍跑、防卫控制技术的拳腿法练习;第2学期安排具有警察职业特色的擒敌拳、徒手擒拿控制技术(抓腕别臂、抓腕拉肘、抱腿顶摔、切别摔、锁喉摔及多人配合控制等技巧)、解脱技术(单手解脱与双手解脱技巧、抱腰解脱、锁喉解脱等技术)、模拟情景抓捕技术及徒手格斗对抗练习等,使训练内容更突出实战性。课外训练把训练周期长、赋有挑战性且考验意志力的耐力项目5 000m(男)、 3 000m(女)调整到课外时间训练(每周2次),高校体质健康5项测试及跑、跳、投基本身体素质练习也安排在课外进行,特别注意的是对专项技能素质影响较大的爆发力、上肢力量,教师要制定课外训练计划,每个教学班挑选两名学生定期进行训练方法指导,然后以小教员的身份指导本班学生训练,经过一个学年的训练与考查,所指导的训练班身体素质达标率为90%,超过平级班达标率75%近15个百分点,效果非常明显。通过课外与课堂训练内容的有机调整后,课堂上教师把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抓捕及实战技巧训练方面,反复训练并加强指导,同时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课外身体素质的训练,专项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两方面的科学结合,经过教师设计的情景模拟测试,其抓捕效果与成功率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4.3 校内教学训练与“网督式”实习实训相结合
警察院校学生定期到基层一线去实习也是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实习能很好的检验校内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你也会发现许多校内没有发现的问题,可以说是紧张而有意义。基层民警突出的是实战本领与现场处置能力,这与校内教师知识技能的传授有很大区别,可以更加直观的认识到专项素质的训练与实战本领的重要性,增强思想上对警体专项素质训练的认识。怎样能使校内训练的专项技能更好的与基层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实习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评价平台,学生会在实践中发现自己警务技能方面的欠缺,也会发现很多疑问,但另一方面由于校内外生活方式与节奏的突然变化,基层民警任务突发性强的特点,夜晚值班巡逻执勤也是常有现象,事情多任务重,经常会感到身心疲惫,在匆忙之中就会忽略日常专项素质的训练,这在每年的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时就会明显的暴露出来。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对各实习小组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及时了解各小组的训练情况,采取“网督式”的模式对学生训练进行监督,同时又可以对实战过程中的疑惑进行讲解分析,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4.4 工作后的实战应用能力的跟踪与调研
工作后的跟踪调研也是检验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为我们今后警体教学改革的方向起到指引作用。经过4年的大学阶段的学习,带着知识技能与希望走向了工作岗位,在现实工作中有时会发现所学知识与现实实战应用会存在很大差别,客观上讲,这是一个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从警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但随着实践与现场处置经验的积累,就会发现一些常用、实用的抓捕技巧,可以经过跟踪调研,汇集这些针对特种警情的有效的抓捕技巧,今后可以根据基层应用情况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便在校所学内容更能为基层实战服务。此外,要根据公安部警务技能培训班这个平台,进行经典案例处置情况收集,把一些成功的处置方法放在全省警务技能教官培训上统一研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警校的警务技能教学水平,更好的做好教学改革,增强实战能力,更好的为基层实战服务。
4.5 课堂教学创新与专项学术研究相结合
警体教学是服务于基层、服务于实战的,每一项创新都来自于基层实践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创新,课内课外的内容安排,校内校外的跟踪指导等都需要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警体教学离开了学术研究,课程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难以确保有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但是针对在校学员警务实战的专项学术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落后。为此,今后教师的学术研究应以警体课程创新建设为核心展开,及时将学术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推进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应用含金量。避免盲目一味追求高端研究,与现实教学和实战脱节,这种学术研究既不符合社会需求,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还会错误引导课程建设和影响教学质量。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转化为社会实践成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警体教学和专项学术研究水平提高的过程,能实现教学创新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警察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首先应当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不可偏离实际盲目“追高”和上“水平”,任何盲目和偏激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社会需要的是适应新时期警务实战需要的具有警察特殊职业化的专门人才,这就给警体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具有警察特殊职业化的专门人才,因此,警体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警务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选取贴近实战、服务实战的专项技术动作。所以,教学体系的优化调整也是目前我们警体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1] 曹 超.警察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5).
[2] 周伟昂,刘富顺..警院学生格斗技能训练体系研究——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3(09).
[3] 刘富顺.从“清网行动”剖析当前抓捕技能的实训现状[J].公安教育:2013(09).
The Training of Special Ability of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Police Actual Combat Teaching Reform
LIU Fushun
The improvement of combat capability of police students not only adapt to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needs, but also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public order situa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Us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and case analysis, took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as a study case , 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current police courses cycle is short, lack of class, the contents of complex applications is not strong and other issues; then we put the suggestion th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djust the focus of classroom training, development the scientific "exercise prescription", focusing on special training methods, reconstruction the training teaching system , development of case "lure" type training, pioneering "net Governor style" practical training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to deal with on-site training, this will be help for study of the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of deepening reform.
Police colleges; Special quality; Combat capabilit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007―6891(2016)05―0122―04
10.13932/j.cnki.sctykx.2016.05.30
G812.5
A
2016-04-28
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课题编号:kg2015466。
1.浙江警察学院警体部,浙江杭州,310053;
2.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健康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1. The Physical training Department of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Hangzhou ,310053, China;
2. The Sports and Health department Hangzhou Normal College, Hangzhou, 310036,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