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东盟合作利好不断东博会如何成为风向标?

2016-04-11 07:41林涵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五通海丝东盟国家

□ 文/本刊记者 林涵



2016年,中国—东盟合作利好不断东博会如何成为风向标?

□ 文/本刊记者 林涵

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的高铁展,引来了东盟各国的高度关注。

2016年对中国—东盟合作来说,有着诸多的利好机遇: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这一契机将推动中国—东盟政治互信加强,关系不断深化;“一带一路”经过两年多的预热,在2016年将进入谋定而动阶段,更多的项目将会落地生根;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达成的相关升级协议,让各领域的合作更加商机无限;再加上2016恰逢RCEP协议签署之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启动运行之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中国—东盟深度合作的号角已经吹响,急需一个“响者云集”的合作平台。

国际合作之众望涵盖“五通”建设

作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主办,汇聚域内11国、域外RCEP成员国乃至世界各国,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合作的国际盛会,中国—东盟博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在2014年,东博会与博鳌亚洲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共同被列为中国国家层面举办的重点涉外论坛和展会,具有特殊的国际影响力,是每年举办一次的国家级重点展会,在推动中国—东盟友好合作,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汇聚多重利好机遇的2016年,东博会再一次担起了中国—东盟合作的众望。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认为,东博会是中国和东盟10国的经典公共产品。新的历史机遇下,东博会应根据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需求,进一步满足东盟方对东博会的期待。

他建议,提升东博会11国共办机制,加大东盟国家的共办力度,加强与东盟秘书处的联系,提高展会带来的经贸实效,优化东博会框架下的高层会议论坛,进一步加强对东盟发展愿景和相关规则研究和咨询工作等,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合作。

东博会伴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诞生而发展,传导自贸区商机是其重要使命。12年来,东博会展示了东盟的特色商品和绝佳商机,促进了中国—东盟企业的互投,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经贸盛会。同时,东博会还是中国—东盟的外交舞台。会期既有展览、洽谈,又有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参加的高层论坛 ,做到了“展”和“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这些都是东博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涵,也是其他展会争相做“一带一路”建设平台的当下,东博会能够脱颖而出的底气和实力。简而言之,不是海丝来了,东博会才转身而随,而是东博会一直在准备,所推动的合作与海丝建设相向而行。

“一带一路”倡议是宏观的,需要平台来落实。所以,东博会该如何成为海丝建设的最佳平台?围绕时下的宏大背景,紧扣“一带一路”建设来确定主题、内容、活动,推动中国—东盟合作迈向新台阶,是第13届东博会的要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所副所长张学刚、副研究员骆永昆认为,中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强调发挥东博会等平台的作用。东博会应扩大区域合作范围,拓展与亚太地区的合作。而在展会内容设置上,要突出服务“五通”建设。

如何强化“五通”建设?中国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陆建人认为,东博会举办海丝相关论坛,促进策划沟通,推动互联互通,促进设施联通,做深做细经贸合作,促进贸易畅通。结合亚投行,丝路基金等举办相关活动,促进资金融通,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紧贴重点领域

东博会在涵盖海丝“五通”建设的同时,在深推一些重点合作上,也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李永江认为,第13届东博会的主题要更深入地体现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突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重点合作领域。

2015年第12届东博会就重点展示了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点内容。在展览和活动中突出中国高铁装备和北斗卫星系统应用,推动中国高铁、航天等优势产能及装备“走出去”与东盟合作。此举获得了东盟国家的高度认可,充分展示了中国发展将惠及东盟的诚意,表明了合作始终是中国—东盟的主旋律。

而关于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志勇有着不同的建议,他表示,第13届东博会的主题可围绕互联互通来设计,互联互通不仅是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上的互联互通,还包括相互开放市场中的机制和政策,促进产业升级的行业对接,增进民众相互了解和友谊的人文交流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和互联互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五通”的高度浓缩。

同时,自贸区升级版的机遇也需东博会来切实展示。具体而言,东博会需进一步推动关税减让、服务贸易升级、投资领域开放的步伐,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贸、产能、社会、人文、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深化合作。此外,第13届东博会以东盟共同体建成为契机,着力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东盟共同体建设衔接起来,全方位服务中国—东盟合作。

创新升级不止

走过12年快速发展的东博会,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金字招牌。若只是固守成规,一成不变,东博会12年的发展只会步履阑珊,而非健步如飞。之所以12年铮铮向荣,顺应时势,不断创新是东博会的发展之道。

12年来,每届东博会在峰会功能、合作机制、展会价值链等的升级方面都不遗余力。2014年,RCEP谈判和合作不断成为热点和贸易增长点,东博会紧扣形势,在服务好中国—东盟合作的同时,邀请了RCEP代表成员国前来参与,为更大区域范围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务实贡献。

在邀展国家范围、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创新让东博会在不断升级发展的道路上小试牛刀,其主展的品牌和效益也不断得以彰显。但主展的时间、地点有限,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东博会还需打开思维。陆建人认为,东博会主展期外的时间可在合作区域、合作领域、合作主体、合作渠道建设等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务实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走出去”到东盟国家办展成为东博会扩大影响的有益尝试。2015年,东博会在泰国举行了第一次海外展,让中泰两国的合作更加务实,民心更加贴近,可谓收获颇丰。而据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消息,2016年,越南等东盟国家将成为东博会海外展的新站点。

新的起点上,更多新的精彩值得期待。

联系编辑:381428648@qq.com

猜你喜欢
五通海丝东盟国家
红领巾奖章“一网五通” 绘浙江最美“红绿蓝”
首届海丝旗袍文化邀请赛流光溢彩
如何讲好“海丝”故事: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叙事方法的研究——以“无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为例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明清小说中五通神形象
万盏蜡烛 祈福海丝申遗成功
合浦汉墓群 见证汉代的繁荣“海丝”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