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神会的深邃妙趣——武辉夏《画谭二识》略谈

2016-04-11 05:12杨力斌
企业文明 2016年1期
关键词:妙趣情趣书画

文 /杨力斌



书画神会的深邃妙趣——武辉夏《画谭二识》略谈

文/杨力斌

近年来,武辉夏亦诗亦画,自作传统诗数百首,谈古论今,以诗的形式评论历代名画佳作;他在挥毫作画之余,还乘兴在画面上题写传统诗句,既是一种画外之旨的补白,又是诗画一体、书卷气放浪形骸的展现。

品鉴中国画,究竟应该如何重视、关注和领略其中的绝妙情趣与意境呢?当我们阅读武辉夏那些精美的话语录时,就宛如触摸到其心灵深处的艺术思想、艺术精神、艺术情趣。

武辉夏说:“《画谭二识》,既评古人,又抒己见,前者为学,后者为习,前人可鉴,后生应识,传承历代名家之风神,弘扬中国文化之绝学。”流露出他既在简略而精妙地品鉴古人,也在畅快地重新认识自己,抒发出自己有感而发的情趣和高逸风致的意境。亦诗亦画,岂不快哉,画家此举,深得书画界众多专家和同行的好评。

中国画创作自从晋代名画家顾恺之倡导悟神、写神、传神的绘画美学思想、传递出迁想妙得、悟对通神、传神写照的递进创作方法起,从而开创出中国画家注重于描绘自我心画为上的审美意识理念的新画风。

武辉夏说:“中国书画鉴赏重在神,书画之妙,当以神会。”语出宋代沈括曰:“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古今注重书画独特的美学妙趣应当以心领神会为追求,就是以一种自我心领神会的方法,宛如禅宗“非关文字,重在心悟”的渐悟、顿悟、妙悟的深层次境界,也是对历代中国画鉴赏妙趣精髓的梳理归纳。古今画论都倡导作者注重于自己澄怀观道过程中的自得之语,只有自己领悟得越多、越深刻,才能取得更多的艺术创作收获。

武辉夏说:“美好的风景,是为平庸的艺术家准备的;平凡的风景,却是为伟大的艺术家准备的。一般人在沙漠中看到的是单调、乏味、枯燥的,王维却写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此壮阔的诗句。美在于发现,美在于感动,美在于创造。”王维以诗人和画家的高品位观察视觉,吟诵出亦诗亦画的浪漫情怀,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绝妙情趣与意境,自然不同凡响。

宋代邓椿曰:“画者文之极也,故古今文人,颇多著意。”指出文人、画家自身建立起深层次修养积淀与作品产生出意境深远的因果关系。武辉夏说:“画画,仅止于画技术,那是凡俗画工所为,画画,其实是画学问、画修养、画境界、画格调、画阅历、画情感或某种感觉,感觉是什么?就是天马行空、出神入化、随心所欲。”阐述出对中国画高品位的修养感知。

历来从事绘画创作的人,都是一些文化艺术集大成者。自从士大夫等文人大量介入中国画与山水画的创作起,他们就从思想观念、审美意识、文化气质与艺术修养积淀等多方面彻底改变了画家队伍的组成情况,使其在作品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深层次情趣与新意境风貌。

武辉夏说:“同西方绘画相比较,中国画的语境是非常独特的,它既超越了客观,也超越了科学,始终是以意象构成的方式来表现客观事物,又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求得‘气韵’的美学追求。中国画的宏观定位是‘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哲学思辨和‘似与不似’、‘一以贯之’的表现方法的完美结合。这正是中国画传统的绝妙之处。”这就道出了从事中国画创作富于哲理的深刻感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遵循世间万物顺应自然环境发展的规律,由此影响中国画家在澄怀观道之后,艺术地再现自然万物,自然而然地绘制万千物象。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妙趣情趣书画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奇趣搭配
智力大闯关,妙趣挡不住
妙趣加油站
小小书画廓
妙趣车库门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