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任务

2016-04-11 05:12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广文
企业文明 2016年1期
关键词:常态企业家经济

文/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邹广文



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任务

文/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广文

作者在中外企业文化2015重庆峰会上发言

当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来临,给企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中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在不断地创新实践中实现企业品质的提升。而企业文化在这一企业提升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里我想围绕“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任务”具体讲两个问题:第一,究竟如何理解“新常态”?第二,在新常态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着什么样的任务?

如何理解“新常态”?

大家知道“新常态”是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时提出来的,他讲了这样一段话:“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就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的经济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前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相比较,今后中国的经济将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这里有相关背景来解读,大家知道从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到2015年第三季度GDP增长是6.9%,对此大家就有一种担心。甚至“十三五”规划也透露了一些信息,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在6.5%左右。在全球化的今天,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应该看到,中国经济这样一种运行态势既有国家大的经济环境的因素,即30年高速增长后要有一个重新的经济调整;但同时也有国家主动的经济调整的因素,这就是国家层面的经济结构调整。所以我的一个解读是,要注意最后一句话“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即要有一个平常心态来看待这种战略上的调整。

我个人的体会是,所谓“新常态”实际上就是从以前高速的经济增长向一种常态的经济增长过渡,所以叫作“新常态”。大家知道,前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一直引领全国,反过来西部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老工业基地反而经济增长乏力。如:东北、山西等地的经济增速已经跌落到省级排名的后几位。这些地方的经济面临的阵痛可以说前所未有。“新常态”意味着什么呢?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在倒逼我们改革,所以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心的议题就作了这样一个战略调整。

面对“新常态”,我们今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对此可以从四个方面作简要的解读:

第一,是从经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期过渡。我个人的理解是,只要中国的经济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但现在经济学家的理解也不一样,我在一些场合听到有些经济学家讲,中国的经济未来十年只要不破五都属于正常情况,当然官方没有这样的表述,“十三五”规划是在6.5%~7%,国家对这个数字还是比较敏感的。

第二,是要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什么是质的提升,就是企业、产品的品质提升。有两个词说得非常好,一个是“责任”,一个是“担当”。责任、担当最后落实到“十三五”的整个规划里边,同时给企业家们带来了一个课题——品牌培育。只要把产品品质做出来,在市场上有竞争力,那我们的经济运行质量就提升了,自然就有国际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光有量的增长还不行,蛋糕做得很大,但是这个蛋糕光在嘴里嚼却不愿意往下咽,因为质量不够好。

第三,是要从要素、投资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原来我们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投资驱动,比如我上了一个什么大的项目、发现了一个什么能源基地,可能一下子这个地方的经济就发展起来了。回顾改革开放的30多年,这样异军突起的地方、异军突起的企业很多,但你发现不能可持续,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太大。如鄂尔多斯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谈到鄂尔多斯,当地人曾经自豪地称自己是“羊煤土气”,可谓资源丰厚。鄂尔多斯最牛的时候能够和香港叫板,说我们的人均GDP超过香港了,但是今天如何?你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质量还远远没体现出来。所以必须关注发展的创新驱动。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呼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动力,表明创新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为。的确,创新可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话题,管理大师熊彼特曾经讲过5种最基本的创新:开发一个新产品是创新;研制一项新工艺是创新;开发一个新市场是创新;培育出一个产品的原材料供给基地也是创新;但最后要落实到管理的创新,也就是管理结构、管理流程的优化。熊彼特谈到的创新是从全方位的角度谈创新。这就使企业管理者改变了原来的观念,好像一说创新仅仅是技术研发层面的创新,如谈服务文化的问题,我觉得有许多服务文化的背后,折射了员工、管理者在企业管理当中的一种品质。我们讲细节决定成败,我觉得这个细节可能更多是体现在管理层面与市场对接、与客户对接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服务品质。

第四,是从经济的一枝独秀走向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往中国的发展模式总是将经济摆在第一优先位置,在处理经济与其他方面的关系时,在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现象。而新常态下的发展模式则正是要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对等、均衡发展。因此,新常态下经济、文化、环保与民生等诸多问题都是同步解决、相互促进的。需要强调的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强调在“十三五”时期,要从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所发生的新变化,自觉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并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统领“十三五”全局的五大发展理念,这可视为党中央对于新常态社会发展实践的基本纲领。

以上几点是我们理解新常态需要认真思考的几个问题。总之,在这种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要培育发展平常心态。平常心是咱们老百姓经常讲的,一个人拥有平常心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处变不惊”,以平常心态来看待企业的变化、得失。

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开展?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企业家的管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常言道,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所以,思考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开展的问题,首要的是企业家管理心态的调整与定位问题。我觉得每一个企业家或者管理者应该自觉反思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企业?人生就是选择,我们通常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然是行行出状元,但有时我和企业家朋友交流时,我说你为什么选择做企业呢?你总得给自己的选择一个理由吧。这个问题很重要,选择就意味着责任,选择就意味着使命。我们为什么要做企业?可能是人生在十字路口当中的某一个选择。同样的问题也可以问我自己,比如说我为什么选择做教师的职业?总要有一个理由。明确了理由,我们的行动才会有方向感,才会避免行动上的机会主义。

二是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企业?这是关乎企业发展方向性的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讲心有大目标,才有大未来,一个有信仰的企业老板才能够带出一支有信仰的队伍。一个企业家的高度、视野,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因此追问“成为什么样的企业”这样的问题是很重要的。我们看到这30多年来中国出现了许多优秀但短命的企业,这很大程度是和企业家的经营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总而言之,一个管理者应该有一个很深刻的思考:我们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三是企业和社会是什么关系?比如讨论服务文化的问题,中心讨论的也是企业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只有摆正了企业和社会应有的关系,我们才知道企业是怎么兢兢业业为社会服务的,其实服务的前提是建立起与社会的良好关系。这就像人与人交流一样,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秉持“人与人像狼一样”的理念,以这样一种价值观去展开社会交往,大家想想这最终将是一种什么结果?相反,如果彼此做到换位思考、互利共赢,坚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以这样一种价值观去交往又会呈现一幅怎样的景象?今天企业家要非常自觉地关注社会,要把社会责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环境问题,我们在北京每天都在担忧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前天我从南非比勒陀利亚开会飞回北京,飞机一起飞从南非往下看是碧海蓝天,但是到了北京机场就雾霾重重,一直到飞机落地最后那一刻才看见北京。由此我在想:“我们发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真就像诗人所讲的“我们走入了手段的王国,而失去了人的目标”。今天我们好多企业还没有把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摆正,总觉得我污染了是社会的事,我创造效益是企业实实在在的利润,还是把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仅仅理解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这就把位置颠倒了。企业和社会应该培育起“唇齿相依、互养相成”的健康关系。要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是一个起码的企业管理素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觉得最便宜的就是空气和水,我记得当年纯净水开始生产的时候,好多人都骂生产纯净水的厂“你们穷疯了,一瓶矿泉水卖1块多钱”。但是今天大家都坦然接受,而且我发现,稍微有点品质生活的人几乎都在买水喝。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改革发展付出了代价。

最后一个问题,什么是我们最想要的?如果问:“什么是我们想要的?”这个问题好回答,因为是一个多元化的、生活化的、经验层面的问题;但是当加上一个“最”字,追问“什么是我们最想要的”时候,大家想想,这就是一个指向人们精神层面的哲学问题了,关乎人生观价值观。因为“最”是唯一的,它不可能在经验层面完成。生活当中所有经验层面的满足都不足以支撑起最后这个问题,这就牵涉到企业的愿景、企业精神层面的问题。人只有时时提醒自己“什么是我最想要的”?才能避免企业经营中的投机行为、短期行为,步伐稳健地致力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这四个问题共同构成了“企业家文化”,这也是新常态背景下每个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企业具体管理实践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未来中国企业文化面临这五个问题:一是品牌战略。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三是企业文化塑造。企业文化是这些年来中国各种文化形态当中起步最早、发展最为迅速、操作也最自觉的一种文化。比如说机关文化、校园文化可以说还处在非常幼稚的阶段,但是有两种文化发展最为成熟:一种是企业文化;另一种就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文化消费产品。四是企业社会责任。五是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企业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稀缺的资源。为什么呢?他不像教授,教授是评选出来的,企业家是市场历练打拼出来的。所以当今社会企业家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稀缺的资源,我们应该通过健康的文化环境把企业家精神很好地培养起来。

今天,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环节还是培养“企业人”,即真正把我们的员工素质培育起来。而“企业人”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全身心融入企业,所以企业文化无论是从“形象”到“制度”再到“理念”的环节,都应该把人放在核心的位置去考量。

展望未来,我认为企业文化实践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突出重点,不能包罗万象。二是正确看待企业文化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建设要有平常心,不要以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去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要把企业文化做成老板形象工程,更不能把企业文化做成是和企业管理没有任何关联性的“两张皮”现象。三是企业文化要在个性化上多下工夫。进入新常态,企业文化个性化非常重要。企业文化建设要葆有一种可持续心态。企业文化建设的平常心怎么保持?我个人认为就是确信: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条永远也走不完的路,文化创新就意味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企业成长之路、企业管理之路、企业战略选择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所以你的文化建设就应该是一个伴随着企业的管理与成长而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

(责任编辑:罗志荣)

猜你喜欢
常态企业家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