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丹崖
吃相
◎ 李丹崖
一个人吃什么反映出他的经济条件怎么样,一个人怎么吃反映出他的个人修养如何。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招聘故事:
某公司招聘业务经理,有三个人通过笔试,进入面试。到了面试环节,题目令所有人都讶异——主考官请这三个人吃饭,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份排骨。
主考官首先开始吃,接着三个人纷纷动嘴。
主考官发现甲吃得毫无顾忌,一看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人。这样的人性格太直,恐怕做起业务来不会成为佼佼者,因为他不懂得从顾客的角度去考量别人的心思。乙吃得细致入微,别人的排骨都吃光了,他才吃下一半,并且每吃一口都用纸巾擦擦嘴。主考官认为这样的人考量得太过细致,容易被条条框框束缚,开展业务时放不开手脚。丙就聪明多了,时刻保持与主考官一致,主考官吃他就吃,主考官停他也停,顺便陪主考官说话。
最后录用的自然是丙,因为这种人最善于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擅长察言观色,能顾及别人的感受。跟他在一起会觉得很舒心,许多事情恰恰是在舒心的状态下才得以办妥的。
吃相真的这么重要?确实很重要,从对菜的选择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看出一个人的前途。
《后汉书》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汉朝时有个叫茅季伟的人,一天,他家里来了一位最亲近的朋友郭林宗。茅季伟天色微明就起床了,从鸡窝里逮了一只鸡,然后烧水、杀鸡、煮汤。郭林宗一看甚为高兴,觉得茅季伟对自己真不错。孰料吃饭时,茅季伟把整只鸡都端到母亲房里,与郭林宗吃的是鸡汤炖蘑菇。郭林宗瞬间明白了,原来茅季伟杀鸡不是为了招待自己,而是为了孝敬母亲。知道真相后,郭林宗比真吃了鸡还要开心,对茅季伟说:“你真是贤良至孝的人,日后读书求上进,定可大展宏图。”后来,茅季伟果真成了贤德且有名望的人。
后人为此事写诗:一鸡供母不供宾,主亦无惭宾不嗔。礼遇何须分厚薄,论交只是贵清真。
像茅季伟这样“以草蔬与客同饭”的人尽管不能给人美味佳肴,却在无形之中烹饪了一道“美德佳肴”。
吃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心相,有什么样的吃相,就有什么样的心性。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图/千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