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新宜
取名
◎ 朱新宜
小杨是个乡村老师,虽然工作地点的条件艰苦了点,他却自得其乐。
这天,小杨正在准备教案,村民张大狗匆匆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小杨老师,我老婆生了个大胖小子!”
小杨很奇怪,说:“恭喜啊,不过你来找我干啥?”
原来张家村信息比较闭塞,还留着一个古老的传统——孩子出生后,当爹的出门第一眼看见啥,孩子就叫啥。
迎着小杨好奇的眼神,张大狗不好意思地说:“当初我爹看见了一条大狗,结果我就叫张大狗。今天我出门看见了一条大黑狗,难不成我家娃只能叫‘黑狗’了?小杨,你是有文化的人,帮我想想办法吧!”
小杨哭笑不得,想了一会儿,说:“叫‘张默’怎么样?你看,黑狗就是黑犬,合起来就是个‘默’字。你儿子以后默默奋斗,必将有所成就。”
张大狗听了很满意:“这一听就是文化人起的名字。真是太感谢你了,等孩子满月请你喝酒!”张大狗满意地走了,小杨也很高兴帮村民办了件好事。
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个村民,也是来求名字的。他家生了个女孩,结果当爹的出门看见一口水井,媳妇不肯让女儿叫“水井”,又哭又闹。
小杨琢磨半天,想起网上的一个笑话,灵光一闪:“井字横竖都是二,二就是双,你女儿叫‘双双’怎么样?”
对方一听,这比“水井”好听多了,也千恩万谢地走了。
找小杨取名的人越来越多,他给看见公鸡的起名叫“鸣晓”,看见麻雀的叫“展翼”,看见渔网的叫“经纶”,看见柴堆的叫“高材”……
这天又来了个人求名字,小杨问他看见什么了,对方吞吞吐吐地说看见两条狗打架。
小杨接着问,对方哭丧着脸说:“有个小孩拉了泡屎在我家门口,两条狗为了抢口热乎的打起来了……”
小杨皱着眉,在屋里走来走去,突然,他一拍大腿,叫道:“我知道了,就叫‘争先’!”
对方吓了一跳,赶紧问为什么。小杨说:“狗打架不就是为了争一口那个新鲜的玩意儿吗?叫‘争先(鲜)’最合适!”
(摘自《故事会》2016年第11期 图/千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