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大王的缺点是粗心、爱忘事,一有了些成绩就得意忘形是他最致命的缺点。这不,错别字大王刚消灭了讧和彗,就把过去的遭遇忘得一干二净。结果,他被祅抓进了寺庙。面对一杯难以下咽的苦茶,他是喝,还是不喝?他的命运又将会如何呢?
(小好奇)
七、乐极生悲
错别字大王消灭了讧和彗,又一次获得了胜利。他异常兴奋,把过去的遭遇忘得干干净净。粗心是他的缺点,爱忘事也是他的缺点,一有了些成绩就得意忘形是他的最大缺点。因此,他曾多次被冉红老师批评过,其中有一次令他终生难忘。
一天,错别字大王忘了做值日,有同学把这件事告诉了冉红老师。
冉红老师把错别字大王叫进办公室问道:“你昨天为什么没有做值日?”
错别字大王不好意思地说:“我忘记了。”
“你怎么老是忘记做值日?”冉红老师生气地问。
“其实我不是故意的。一下课,昊牛就叫我去玩儿,我就跟他走了。”错别字大王找了个理由。
“后来呢?”冉红老师追问道。
“后来我想起来了,赶忙跑回教室,可其他同学已经做完了。”错别字大王委屈地说。
冉红老师说:“错别字大王,你会写忘记的‘忘吗?”
“会。”
“那你在作业本上写十遍‘忘。”冉红老师说道。
错别字大王很快就写好了。
“‘忘字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冉红老师问错别字大王。
“您就是这样教我们的呀。”
“这是前人创造的。错别字大王,心字头上的字读什么?”
“亡,夭亡的‘亡。”
“对。‘亡表示失去了,没有了。要是你连心都失去了,还能记事吗?”冉红老师拍拍错别字大王的头说道。
“老师,我以后一定不会忘记做值日了。”错别字大王说完又用心地在作业本上写起来。
冉红老师见他写了十遍“忌”,不解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错别字大王拍着胸脯说:“我要把‘自己时时刻刻记在‘心上,千万别再忘记。”
冉红老师听了,哈哈大笑:“错别字大王,这个‘忌可不是好东西。”
“心里装着‘自己怎么不好了?”错别字大王奇怪地问。
“心里只有自己,容不下别人,这不就是‘忌妒吗?”冉红老师意味深长地说。
“老师,那我该怎么办?”错别字大王拿不定主意了。
冉红老师告诉他:“很简单,做人一是不要不负责任——健忘,二是不要太看重自己而容不下别人——忌妒。”
不管怎么说,战胜讧和彗都让错别字大王非常开心。他走在路上,看见别人正在舂米,就蹲在旁边看。他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冉红老师曾经也带他们去看过舂米是怎么一回事。
冉红老师带同学们去农村参观,只见田地里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农民们有的在耙地,有的在播种,有的在施肥……
冉红老师给同学们讲解道:“假如春天时不播种,土地就会荒芜,到了秋天就不会有收成。因此我们常说‘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不用心读书,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你们也亲眼看到了,春天时农民们很忙碌。”
错别字大王说:“老师,难道只有春天时人们才忙吗?我觉得无论春夏秋冬,大家都很忙。”
冉红老师接过错别字大王的话茬儿说:“不错,一年四季人们都没有闲着。但为什么要强调‘春呢?因为‘春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在开头时就抓紧时间。前人一再告诫我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意思是说做事时如果开始不用心,后面就很难出成果。我们的祖先在‘春字的结构上也做了进一步的强调。谁能说出‘春字的结构?”
昊牛回答:“是春字头()下面加一个‘日字。”
“春字头是由‘三人组成的,表示人多。说明春天到了,太阳一出来,大家就得抓紧时间干活儿了。所以‘春是春字头()加‘日字构成的。”
错别字大王听后,又想到了新认识的一个字“舂”,便问冉红老师:“那为什么‘舂字也是春字头?”
冉红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问学生:“你们还记得前一阵子大家到民俗村参观的事情吗?”
同学们答道:“记得。”
“你们在那里都学过关于‘舂米的知识,还有印象吗?”
“有!”
“要把稻谷加工成大米,除了有人‘舂,还得有人从‘臼里往外舀……这个过程得需要不少人围着‘臼劳动。”
错别字大王一拍脑袋,说:“我明白了!‘春是春字头()加上‘日字,‘舂是春字头()加上‘臼字。”
丽丽感叹道:“看来,白米饭来得可真不容易呀!”
“所以你们一定要加倍地珍惜粮食。”冉红老师教导大家。
错别字大王看完别人舂米,又路过一个卖竹篮的摊位。他一下子就乐了,因为他曾经去买过竹篮,结果还闹了一场大笑话。
星期天,妈妈打发错别字大王去买竹篮,错别字大王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任务。他来到集市上,看见一个卖竹篮、竹椅、竹篓的地摊儿,摊主是一个驼背的老人。
“爷爷,我要买一个竹篮。”错别字大王说。
老人看了他一眼,把手放在耳朵边,侧过脸说道:“你说啥?”
这时,旁边有路人插嘴说:“他的耳朵有点儿背。”
错别字大王只好写了张纸条给他看。
老人看完纸条,朝前面指了指:“你去那边买吧。”
错别字大王提起一个竹篮,奇怪地问:“为什么你不卖?”
老人说:“我老少无欺,你去那边买吧。那家商店里有你要买的东西。”
错别字大王只好去了商店,可里面并没有卖篮子的。他正纳闷儿,售货员笑容满面地迎上来问道:“小朋友,你要买什么?”
错别字大王把纸条递给她:“那边地摊儿的老人说这里有这个东西卖。”
售货员一看纸条,说道:“有。”说完便取出一瓶蓝色的颜料给错别字大王。
错别字大王被彻底搞糊涂了:“你弄错了吧?我是来买竹篮的呀。”
售货员笑着说:“竹篮是用竹子劈成的篾条编成的,竹篮的‘篮是竹字头。可你写的‘蓝是草字头。所以,这就是你要买的‘蓝啊。”
错别字大王说:“可我要买的是盛东西的‘竹篮,不是蓝色的颜料。”
“那这纸条是谁写的?”售货员问。
“是我——”错别字大王突然意识到自己又因写错字闹了笑话,赶紧吞下了后面“写的”两个字。
之后,错别字大王又回到地摊儿前,重新写了“竹篮”二字递给老人。
老人笑呵呵地说:“竹篮5元一个。”
错别字大王提着竹篮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家,他不解地问妈妈:“蓝色的‘蓝字为什么是草字头?”
妈妈告诉他:“有一种叫蓼(liǎo)蓝的植物,人们从它的叶子中可以提取出蓝汁。于是,蓝色的‘蓝就和这种草本植物挂上钩了,因此它是草字头。”
错别字大王说:“篮子是竹子做的,因此‘篮字就和竹字头挂上了钩。”
“没错。”妈妈笑着说。
错别字大王在卖竹篮的摊位前看得正起劲儿,突然被一只毛茸茸的大手抓住了:“跟我走!”
错别字大王抬头一看,只见自己被一个鼓眼睛、大嘴巴的怪物抓着,吓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你……你是谁?”
“我是神怪!”
“神怪?我不认识你啊!”
“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你帮王奶奶写信的时候,不是写过‘祅吗?‘祅就是我的名字。”
错别字大王想起来了,他确实写过“祅”这个字。
天气冷了,王奶奶想让在外工作的儿子给自己买件棉袄寄回来,于是她托错别字大王帮自己写一封信给儿子。王奶奶的儿子收到信后,不知如何去买这件从来没有见过、也从来没有听过的东西,只好给母亲写了一封回信,并同时把来信也寄了回来,想问个清楚。王奶奶一收到儿子的信,就叫错别字大王来读给她听。错别字大王说:“王奶奶,您儿子写的信我有的地方看不懂,我去问问老师,之后再来读给您听,行吗?”
王奶奶见错别字大王这么认真,便高兴地说:“好,好。”
错别字大王拿着信去请教冉红老师,冉红老师看完信说:“王奶奶给她的儿子出了个难题。”
“什么难题?”错别字大王奇怪地问。
冉红老师反问道:“错别字大王,王奶奶到底要她的儿子买什么东西呀?”
“买棉袄啊。”
“可这信上写的是买‘神怪。”
错别字大王吓得睁圆了眼睛:“老师,您说什么?买‘神怪?”
“没错,信上就是这样写的。”
错别字大王连忙拿过信来认真地看了看:“老师,这信上写的是买‘袄呀。”
“那个字比‘袄少一点儿,读‘祅(yāo),古时候同妖怪的‘妖字。”
“‘祅是什么东西?”
“‘祅就是神怪。”
错别字大王琢磨了一下,试探性地问道:“老师,我是不是把衣字旁(衤)写成了示字旁(礻)?”
“你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有进步。‘袄和‘祅之所以容易弄错,是因为它们太相似了。它们的右边都是一个‘夭字,只是左边的偏旁差了一点儿。其实,你只要理解了它们的含义就不会出错了。比如‘袄字,它是棉衣,当然和衣服有关了,所以得用衣字旁;而‘祅字,它是神怪,就用示字旁(礻)。”
错别字大王还是没太明白。
“凡是和鬼神、祭祀有关的字,一般都用示字旁。‘祅和‘袄的区别就在这里。”冉红老师耐心地解释道。
错别字大王这下彻底明白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把“祅”字加了一点儿后,又将信重新寄给了王奶奶的儿子。不久后,王奶奶就穿上了儿子寄来的新棉袄。
祅把错别字大王抓到庙里,里面到处是泥塑木雕的菩萨,让人看了感觉阴森可怕。
祅说:“你不尊重我,在这里先好好反省一下吧!”
谁叫自己把“袄”写成了“祅”呢?错别字大王想,错在自己,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反省就反省吧。
这时,祅递给错别字大王一杯茶:“你把它喝下去!”
错别字大王接过茶杯却不敢喝。
“你放心吧,我不会下毒药的。”祅说完便走掉了。
错别字大王端起茶仔细观察,并没发现有什么异样。他想,既然是祅要我喝的,看来我不喝是不行了。于是,他试着尝了一口,好苦!他赶紧放下了茶杯。刚才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错别字大王,现在却被抓进了寺庙。面对一杯难以下咽的苦茶,他是喝,还是不喝?他的命运又将会如何?真是乐极生悲呀!
(未完待续)